與作家一次心靈上的對話(薛紅岩)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與作家一次心靈上的對話》是中國當代作家薛紅岩寫的散文。
作品欣賞
與作家一次心靈上的對話
原來了解茅盾是從小學課本上的文章,我並不知道這位文學巨匠是出生於這樣一個江南水鄉。也許為了應付考試,我也只是背一背他居住在桐鄉。這個桐鄉,是梧桐的故鄉還是說多有梧桐樹,我是一點概念也沒有。說起自己熱愛文學純屬標榜自己,根本就是泛泛的讀了幾本自己喜歡的書而已,對於一個人為什麼要寫作,怎麼樣寫作,寫出什麼樣的作品來更是沒有想過。
大概是在瀋陽求學時,我讀了許多中外名著,現在印象深刻的也無幾個了。是呀!都說讀萬卷書,未及萬卷卻忘記了。近日,認真的看了看過去的幾篇巨著,心中又不免澎湃起來。一個年齡段對一部作品有着極其不同的看法。閱歷這兩個字不僅僅是對人生,更是對精神層面一個全新的認識。
當我今年以一個遊客的身份近距離接觸茅盾,我的內心久久不能平靜。立志書院,二層小樓的展廳,向人們敘述着這位文學家的一生。牆角那一張木質桌椅,鏤空雕刻的木質窗戶,偉大的他就曾經在這裡學習和生活過。江南水鄉的人們在這個千年古鎮繁衍生息,即便現在遊人如織也打擾不了他們的清靜。來時路上,我透過木質門縫,看到了一位雕刻的匠人在細細的雕刻,他帶着眼鏡,頭髮有些花白,用刻刀一下一下的刻着,全然投入,根本不知道,在喧囂的外面有一個遊人在偷偷的看他;還有一位老者,她的家雖臨街,但沒有開任何鋪面,木質的牆面上掛着相框,她步履蹣跚着在屋內走過去。那一幕,我感覺我這個外鄉人真是讓人無語,從心底里發出一種聲音,真不應來這裡,打擾他們的清淨。
小橋,流水,人家,一方水土養育一方人。茅盾就是在這一個風景如畫的烏鎮度過他的童年、少年。展示牆上有茅盾寫的《我可愛的故鄉》手稿,他那顆愛國之心就是從這方水土中孕育出來的。展櫃中,有茅盾每個時期所寫出的書。他投身於革命事業,與當時聞名一時的文壇巨人成立了「文學研究會」;曾以《小說月報》編務為掩護,從事黨中央聯絡員工作。他的足跡遍布中國大地,他的一生是奮鬥的一生,革命的一生。當我看到他最後的遺書時不禁滿眼含淚,「如蒙追認為光榮的中國共產黨員,這將是我一生最大榮耀」,並將自己積蓄二十五萬元拿出設立茅盾文學獎。一個人傾盡一生為國為民為文學,此刻我深刻的理解臧克家那句「有的人死了,他還活着」,他就是千萬個如茅盾一樣的文學家。
從《白楊禮讚》到《林家鋪子》再到《子夜》,我已不再少年,然而我的文學起步卻如同「少年」。我慶幸我愛好文學,正如一個人熱愛着他的家鄉一樣。那家鄉的每一座山就是每一個文學巨匠的作品,那每一條河,就是文學巨匠流淌的熱血,他們早已融入一體,他們靜靜的述說着世事變遷,用他們的精神,感染着一代又一代人……[1]
作者簡介
薛紅岩,筆名:冷冰兒 ,女,滿族,撫順市新賓縣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