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世田谷一家杀害事件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世田谷一家杀害事件
图片来自ettoday

世田谷一家杀害事件是一宗于2000年12月30日,发生在日本东京都世田谷区上祖师谷三丁目23番26号的谋杀案,当时居住于上址一所住宅的宫泽家一家四口惨遭灭门。日本警视厅把此案命名为“上祖师谷三丁目一家4人强盗杀人事件”。该案发生后,凶手曾于案发现场逗留一段长时间(一说是离去后重返),并遗留下大量物证与线索。

本案与歌舞伎町大楼火灾事故[1] 同为日本平成年代最受瞩目的未解决事件之一,也是日本史上悬赏金额最高的案件(2000万日元)。

案发现场及经过

案发现场的环境

案发住宅的一楼大部分为一间书房。该书房通常被当作户主的工作间、会客室、子女的学习室等用途使用。在书房里同时有一大书架,内存有6万日元现金,但于案发后仍保持原好。同时警方亦于此处发现一部保存著凶手浏览网页记录的电脑。

在通往2楼的阶梯旁,浴室的浴缸和格纳柜中,都发现了部分文件的碎片。在1楼和2楼间的阁楼,则包括厕所、凶手用以进入及离开案发现场的浴室、以及户主长男被杀所在的房间及阳台。而于2楼则为厨房及被凶手洗劫一空的客厅。户主妻子及长女则居住于该宅3楼(顶楼阁楼)。

在现场的天花阁楼中发现了一把折梯,凶手有可能曾经使用该折梯从阁楼爬到该处。在1楼通往2楼阁楼的楼梯,发现了许多凶手的鞋印,但从阁楼到2楼的一段楼梯却只发现了4个。同时在该宅玄关附近书房,亦可透过旁边的小车库进入。警方于该车库中发现3种不同的荧光染料,但后来证实该车库于案发时闸门一直关闭,亦没有被侵入的痕迹。

从现场外部观察,该宅貌似与旁边的住宅是相连的,但实际上两栋住宅并不相连。

凶手进出现场经过

警方推断凶手是由2楼浴室的窗户进入及离开案发现场。

  • 案件被发现时,位于玄关的正门被反锁。当初曾经因此而推断凶手把正门反锁后逃离现场,但后来警方于现场找到了该宅所有的钥匙,所以推翻了该结论。同时,警方亦未有在正门及其把手上发现任何凶手的血迹和指纹。由1楼通往2楼的阶梯上,发现了玷有血迹的鞋印,但鞋印都是阶梯的中段开始,往上层的方向。以此有警察干部怀疑,凶手可能在玄关把鞋脱去,但在行凶后因地板满布血迹,所以不得已在通往2楼时再次把鞋穿上(2002年12月19日报道)。
  • 现场浴室的隔尘纱窗,在案发后被发现已经被破坏。同时在该扇窗下的地面发现了凶手的鞋印,也发现旁边种植的树木树枝被折断。
  • 警方经过试验证实,即使是未成年人士也有足够的能力从该扇窗进入案发现场。
  • 有消息表示在窗户附近没有检测出纤维的痕迹。
  • 亦有新闻报导表示在案发现场发现正门的钥匙被放置在玄关。

行凶过程

透过分析受害者胃部的消化物,推断受害者被害时间约为30日下午11时30分的深夜时段。

  • 凶手先于2楼阁楼把熟睡中的长男杀害,然后再把因为察觉异常而来到阁楼的户主杀害,最后再到3楼(顶楼阁楼)把熟睡中的户主妻子及长女一并杀害。
    • 经检验证实长男因被手勒引发窒息而死。遇害时除了鼻孔带有血迹外没有其他外伤。
    • 同时,在长男遇害房间的床边,发现了凶手的鞋印,那些鞋印的步伐类似军队的横步。
    • 户主的尸体被发现倒卧于通往2楼的阶梯下,而妻子及长女的尸体则被发现倒卧于通往天花阁楼的阶梯。3人全身都带有刀伤。
    • 在顶楼阁楼的被褥中检测出户主妻子及长女的血迹。
  • 凶手最初使用了自带的柳刃刀把户主杀害,后来因刀被损坏,也使用了现场的厨刀行凶。从户主妻子及长女身上的伤口发现,凶手先以已损坏的柳刃刀袭击她们后,再用案发现场的厨刀把她们杀害。
    • 亦有推测表示凶手最初使用了另外一把刀把户主杀害,然后把凶器带离现场。
    • 亦有新闻报导表示在户主头部发现了柳刃刀的碎片。
  • 户主妻子及长女被凶手袭击头部及面部,而户主的脚部及臀部也被袭击。
    • 有消息表示户主妻子及长女被刺非常多刀,凶手有可能在对待不同性别时行凶手法亦有异。
    • 凶手也有可能于受害者死后仍然因某些特殊原因继续袭击死者。
  • 在现场发现了带有长女血迹的药用棉,表明凶手可能有做出多次攻击后停顿,最后发现正在与长女疗伤的户主妻子后再度攻击她们,导致母女死亡。

行凶后

  • 在案发现场的急救箱被打开,同时也在2楼的厨房发现了带有凶手指纹的创可贴和沾有血迹的毛巾。其中一片曾经使用过创可贴被贴在客厅的便利贴上。也发现了凶手曾经尝试使用女性生理用品止血。
  • 杀害四人后,凶手曾经从现场的冰箱中拿出了一瓶麦茶、哈密瓜、四个冰淇淋食用。其中两个冰淇淋的盒子被发现分别被丢弃在客厅和浴室的拜壂上,另外两个则丢弃在一楼的电脑旁。除此以外虽然也在厨房里发现了另外两个冰淇淋盒子,但是未能确定这些冰淇淋是由谁食用。同时也发现了凶手在搜掠案发现场时也在吃口香糖。
    • 在冰箱中另外还发现有10罐啤酒,但是完全没有被喝掉。由此推断凶手可能没有喝酒的习惯。
    • 有消息表示可能在凶手曾经食用的冰淇淋盒子上找到凶手的齿痕。
  • 在2楼的浴室的浴缸中,发现了有关户主工作和户主妻子经营教室的文件碎片。同时也发现了OK绷,毛巾,女性生理用品等。
    • 有推测表示凶手似乎利用浴室来处理案发现场无用的物件。
    • 除了浴室外,在2楼阁楼的厕所前也发现了文件的碎片。
  • 现场没有发现2000年正月的新年贺卡,有人因此而指出那些新年贺卡可能被凶手带走。
  • 在2楼客厅的沙发旁发现了一些卡片,记事本和驾照之类可以证明受害者出生日期的资料,都被按顺序排好。同时橱柜等都被从下至上地打开,这是一种独行贼惯用的手段。
  • 凶手也使用了案发现场的厕所。在厕所中发现了一个被搜掠过的袋子。
  • 现场的电话线被凶手拔掉。因为这个缘故,户主妻子的母亲在致电户主家时无法接通感到可疑,再到户主家按铃没有回应,以备用钥匙开门时发现惨剧。
  • 有证据表明,凶手在二楼客厅的沙发上小睡了一下。

电脑的使用记录

凶手有可能曾经使用了案发现场一楼的电脑。根据分析网络连接数据发现,案发前30日下午10时20分至50分电脑曾有使用记录(约于10时38分至45分期间,该电脑曾接收到一封附带密码的电子邮件),以此推断当时户主一家仍然生存。但于案发后(约于31日上午1时18分及上午10时5分),电脑仍然有两次被使用记录。该两次使用时间均只有5分钟左右。同时在鼠标上,也发现了凶手的指纹(但未有在键盘上发现指纹)。在事发调查时发现电脑的电源已被拔去。

  • 根据以往的调查记录,凶手使用电脑的时间,由案件发生的30日晚上,到翌日早上10点多(户主妻子的母亲于10点55分发现案件)均有记录,由此日本警方曾经推断凶手在案发后持续在现场逗留达10小时以上。但于2014年末,日本警方发布的最新调查结果显示,案发翌日早上约10时左右的使用记录,可能是由电脑故障导致。由此日本警方推断,凶手可能是在第一次使用电脑的记录时间(31日上午1时18分)至清晨日出前逃走。
  • 凶手所浏览的网站包括受害者所属公司的网站、大学研究室和科学技术厅等具有浓厚专业性的网站等。同时凶手似乎尝试从受害者在浏览器书签列登录的“四季剧团”网站预约门票,结果未能成功。
  • 凶手第一次使用电脑时连接了四季剧团的网站,持续使用了5分18秒,第二次则连接了受害者所属公司的网站,在使用了4分16秒后强行被关机。

逃走路线

  • 凶手从案发现场逃走的时间约为31日上午1时18分至31日清晨日出前左右。事件发现时间为上午10时55分。逃走路线及方法依然不明。
  • 案发现场附近的铁路站包括小田急线成城学园前站、祖师谷大蔵站、京王线仙川站、千歳乌山站。
  • 最接近现场的巴士站为小田急公车的“驹大Grand前”站。经过该站的巴士会前往“成城学园前站西口”、“千岁乌山站南口”、“千岁船桥站”、“粕谷一丁目”等。
  • 案发现场旁为多摩川支流的仙川。在川旁有散步道沿川而下。从散步道往北行走会经过都道118号,越过都道后可到达京王线仙川站。往南行走可到达祖师谷公园,透过公园内的道路可到达成城学园,越过学园后可到达小田急线成城学园前站。
  • 在事件发现时间大约6小时后,一班从浅草出发,在当日下午5时26分到达东武日光站的列车上,有一名右手受伤,伤口深至见骨的30岁男子,在该站的事务室接受了临时治疗。该名男子身高约175厘米,穿黑色羽绒服及牛仔裤,受伤原因与姓名不明。于本案发生时,一度以为凶手在犯案后迅速逃离现场,致使直到2001年10月,警方才派出探员到当地调查。现在该名男子下落不明。
    • 从案发现场(东京西部)到位于栃木县的东武日光站,可以在新宿站前往代代木上原站,乘搭东武伊势崎线经北千住站到达;或在新宿站前往栗桥站,乘搭东武日光线经板仓东洋大前站及栃木站等,再进行换乘亦可到达。
  • 从凶手遗留在现场的个人物品得知,凶手有可能生活在京王线沿线、JR荻洼站周边、小田急线本厚木站周边等地域。

凶手的线索

特征

  • 凶手于犯案时手部受伤,透过检验分析现场遗留的血迹可以确定凶手血型为A型(经调查于受害者中没有人血型为A型)。
  • 血迹检测中,没有对精神药物、感冒药、兴奋剂等药品呈阳性反应。
  • 于案发现场的冰箱中,发现里面雪藏的麦茶曾有被饮用的痕迹。但同时被雪藏在内的啤酒则没有。
  • 从受害者身上伤痕可以判断出凶手为右撇子
  • 凶手的指纹经检测确定为涡状纹。于案发现场发现十数个同样的指纹(经校对后未有于过往犯罪记录中找到一致指纹)。
  • 从凶手遗留在现场的服装可以判断凶手身高约170厘米,腰围约83厘米。
  • 警视厅根据分析线索判断,凶手应于1965至1985年期间出生,事发时约15歳至35歳。事发时,凶手爬上案发现场外公园的篱笆,然后从篱笆透过住宅2楼浴室的窗户进入案发现场。由此可判断凶手具有一定的体力。
  • 现场的衣服被发现折叠整齐,由此可判断凶手可能同时具有大胆与仔细的性格。

DNA

由现场遗留的血迹的DNA鉴定结果可得知,凶手的父亲及其祖先具有亚洲人的血统,而母亲及其祖先则具有欧洲(南欧)人血统。同时亦有专家声称该种血统构造在日本人中极为罕见。

  • 于2006年的DNA鉴定结果显示,凶手的母系血统中,线粒体DNA核苷酸结合序列为“Anderson H15型”,此种序列形态较常见于居住在南欧亚得里亚海地中海沿岸的民族。而父系血统基因序列则显示为“Y染色体单倍群O3a2c1*类型(O-M134*)”,该种序列的带有机率,于日本人中为33分之1,中国人为10分之1,而韩国人则为5分之1。同时基因鉴定结果表示,凶手的南欧血统遗传自近代的可能性很高。虽然如此,但仍然未能以此判断出该血统来自凶手的哪位亲属。
  • 日本警方从上述鉴定结果判断,凶手可能为“带有亚洲血统的外国人”或“混血的日本人”。并以此为依据,向国际刑警寻求搜查援助。
  • 但于同时,因过往未有以人种及血统作为罪犯侧写的先例,日本警方仍然表示“在不能排除凶手为日本人的前提下,继续扩大国内搜查”。

遗留在现场的物品

本案其中一个特点是案发现场遗留了大量怀疑属于凶手的物品。以下将对遗留在现场的物品进行简介。

概要

案发现场的衣服,均被整齐的折叠起来放在该宅的2楼。凶手遗留在现场运动衫、切鱼片刀、腰包、玷有香水的手帕等物品,在通往现场的京王线沿线各站,杉并区的JR荻洼站以及现场附近都可以买到。

在此其中切鱼片刀、腰包、帽子、手帕、手套及围巾的物品,一部分应在小田急线本厚木站附近被购入。同时在神奈川县厚木市的店铺,也发现了曾卖出3件于现场发现同款的运动衫。凶手也有可能是从同线的相模大野站附近购入上述物品。

由于大部分现场的遗留物都是产量多而且极容易购买,所以很难追查物品来源。凶手准备的杀手套装可能经过精心安排,这也成为本案仍未侦破的其中一个成因。

案情概要及特点

在踏入21世纪前夕的2000年12月30日下午11时至翌日(31日)凌晨未知时间期间,宫泽氏一家四口(包括户主(当时44歳)、户主妻子(当时41歳)、长女(当时8歳)及长男(当时6歳))于日本东京都世田谷区上祖师谷三丁目的自宅内惨遭灭门。紧邻该宅居住的户主岳母,于31日早上10时55分发现事件。

本案凶手选择于接近大除夕的时间犯案,而案件被发现时,也刚好是20世纪最后一日(日本以2001年作为21世纪的开始),致使媒体报导时形容本案为“20世纪最后的未解决案件”。凶手在行凶时表现冷血,对儿童亦连刺多刀,户主妻子的上半身以及头部甚至因被刺太多刀而无法辨认。根据日本警方判断,凶手在行凶后有可能在案发现场逗留超过10小时以上,并有意无意间于现场遗留下大量指纹、血迹、鞋印、个人物品,甚至在现场吃雪糕以及使用电脑上网购买表演门票。虽然如此,但由于没有决定性的物证,警方仍然未能透过上述证据确认凶手身份。

本案因其残暴性以及上述几项原因,在日本曾引起了全国轰动。直至2018年,于日本警视厅通缉悬赏名单(悬赏広告事件)中,该案的悬赏金额仍为所有未解决案件中最高(2000万日元)。同时日本警视厅亦罕有地为此案制作了的案件简介与通缉海报,希望外国人亦可就此案提供线索。由于本案是于接近年底的时间发生的关系,日本警视厅自此案发生后,每年都会于接近年底的时间公布案情调查进展,并透过传媒呼吁民众提供线索。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