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世界大百科事典

世界大百科事典》,國際性的大型百科全書。林達夫主編。1955—1963年出第1版,32卷;1964—1968修訂再版26卷;1972年經過修訂改編後出第3版,共35卷。1981年修訂重印本36卷,日本平凡社出版。

本書收編於《世界百科名著大辭典》。

目錄

內容簡介

本書是供中學以上程度的成年讀者直至專家查閱的大型綜合性百科全書。其編輯原則為:1.在反映日本情況的同時,重點兼顧世界主要國家,尤其是亞洲和歐美國家;2.在普及先進科學成果的同時,力求將科學研究與人類文化相聯繫;3.在如實闡述各國政治、經濟、社會的客觀事實的同時,闡明它們對當今社會所起的作用;4.力求避免主觀上的誇張和歪曲,儘量客觀地敘述各種信仰、主義、主張和思潮等;5.採用從大到小、從粗到細、由表及里的方式,闡述各種知識的確切含義;6.釋義力求簡明扼要、通俗易懂,講求文雅,避免俗套;7.附有大量圖片,以加深讀者對有關知識的直觀了解。其宗旨是為了將人類已有的文化和知識正確、如實地反映給讀者。參加編寫的各界專家達5 000餘人。

由於國際形勢的迅速發展,各領域,包括政治、經濟、文化等,發生了重大變化,科學、技術,文學、藝術以及其他各領域成果纍纍,有鑑於此,80年代初,在堅持上述編輯原則的基礎上,對全書進行了全面修訂,使其內容更趨充實,釋義更加準確,出版了1981年版,共36卷。其中1—32卷的各章節、條目依然保留,在第34卷(現代)卷中,新增添了2 400個條目,除補充1—32卷的新內容外,還收錄了1970年以來出現的新知識。對新選入的條目和修改補充的內容,均按分類編排,其中國會、政黨、地方自治、法律等劃入政法類;物價、消費問題、財政、企業、流通等屬經濟類;勞動、教育、醫療、福利、婦女問題、土地、住宅問題為社會範疇;資源、能量、環境、公害等置於人類與地球將來發展類;國際形勢、各國情況、外交、軍事為世界動向類;而生物學、原子能、宇宙、電子學、地震學等屬於科學、技術領域。書中還附有大量的彩色圖版、圖片和表格。第33卷末尾的(便覽)部分,登載了1980年10月國家統計的全國各行政區的人口數字。在日本與世界地圖集的卷中,採用了更加鮮明的色調,地名均是1980年剛剛修訂過的。尚未見35、36卷。新版的主要特點是:1.新版更重視國際性,但仍側重日本的內容。撰寫的中國條目較多,內容也較精確客觀;2.修訂迅速及時,材料新;3.裝幀考究、畫面生動,重視直觀性和形象化的處理。不足的是,條目後一律不附參考書目,影響使用。

平凡社自1973年開始逐年出版《世界大百科年鑑》,作為本書內容的一種補充手段。

作者介紹

林達夫(1896—),日本評論家,平凡社大百科事典總編輯、明治大學教授,日本文藝家協會會員、英格蘭俱樂部編輯委員會委員。早年畢業於京都帝國大學西洋文化史系,歷任法政大學、明治大學、立教大學、鎌倉學士院教授,《思想》雜誌編輯,《表現》雜誌總編輯以及中央公論社出版局局長等職。著有《歷史之傍晚》、《笑》、《昆蟲記》等。

相關信息

《世界百科名著大辭典》為書籍文獻的綜合性、科學性和知識性的工具書[1]。選收自然科學、技術科學、綜合性科學、社會和人文科學、文學藝術的各個學科,以及宗教的名著和重要典籍。以一部著作,或一篇論文、作品為一條詞目;古籍[2]中個別篇章,習慣上認為有特殊意義的,也獨立設目。一部著作一般只在一卷出現。少數著作是幾個學科不可缺少的,在有關各卷互見。互見條目用(參見第 頁)註明。

視頻

世界大百科事典 相關視頻

世界上最大的百科全書為何誕生在中國古代?總高度高於世界第一塔
有史以來,最大的百科全書

參考文獻

  1. 工具書有哪些類型,中學生讀書網
  2. 古籍目錄分類及演變,豆丁網,2011-06-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