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丙酸血症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丙酸血症
图片来自财团法人罕见疾病基金会

丙酸血症为一先天性代谢异常疾病,由于体内缺乏丙酰基辅A羧化酵素(Propionyl CoA Carboxylase),使得丙酸(propionic acid)无法转变成甲基丙二酸(methylmalonic acid),导致大量丙酸累积体内。

临床症状依照个别疾病严重程度而不一,患婴可能于出生数天至数月内出现症状,或是于童年时期发病。症状包括:喂食困难、呕吐、嗜睡、肌肉张力低下、脱水、癫痫、酸中毒高血氨,若无适当治疗,可能导致智力障碍、昏迷与危害生命的并发症。食欲不佳可能导致生长不良,而喂食困难可能被误认为神经中枢系统异常疾病。

此疾病于美国之发生率为1/50,000。丙酰基辅A羧酸化酵素是由位于第十三对染色体位置13q32的α基因,及位于第三对染色体位置3q21-q22的β基因组成。此为体染色体隐性遗传的疾病,父母双方皆为隐性之带因者,病患必须同时带有两个缺陷基因(由父母各得到一个)才会发病。若父母均为带因者,有25%的机率生下病童,有50%的机率小孩为带因者,有25%的机率生下健康宝宝,罹病机率并无性别之分。

此疾病目前已列在国内先天性代谢异常新生儿筛检的项目之中,一般新生儿可运用此技术提早发现宝宝是否有异常,并及早治疗。在确认诊断方面,对于具有临床症状的患者,可透过血液串联质谱仪及尿液有机酸分析体内异常产物,并可进一步检测丙酰基辅A羧化酵素活性作为确诊。生化检验可检测患者之血清电解质、血小板、血球数、血氨、阴离子间隙(anion gap),与尿液中丙酸、乳酸、β-羟基丙酸、甲基柠檬酸之量以了解病情的严重度。产前检查方面,可检测羊水中甲基柠檬酸代谢物的浓度,或是做羊水细胞、绒毛膜细胞培养,以分析丙酰基辅A羧化酵素活性。[1]


丙酸血症患者症状

丙酸血症可以分为新生儿型或晚发型,其中新生儿型较常见。

  • 新生儿型:大部份的患者在出生后几个星期即产生症状,喂食情况差,出现呕吐、癫痫、肌肉张力低下、脱水、嗜睡、呆滞及脑部病变等症状,这些症状可能会经常性地反复发作,尤其是伴随于感染、便秘或喂食情况改变,摄取高蛋白饮食后以突然发作呈现。实验室检查会出现代谢性酸中毒、酮尿、血糖过低、高血氨及全血球减少症 (pancytopenia) 等情况。若合并脑部基底核梗塞会导致肌肉张力不全与手足徐动。此外,有患者会出现心肌病变等。
  • 晚发型:发生于较大的婴儿或年幼的孩童,丙酸血症的症状(阵发性昏睡、食欲减少、呕吐与酸血症)随著时间的推移而出现,住院接受葡萄糖与重碳酸盐注射后病情好转。由于疾病无典型特异性的临床表征,有可能被怀疑为败血症,不易从其他病症中区分出来。亦有个案因渐进式的心智发展迟缓或心肌病变或心律不整,才至医院求诊。


发生率及遗传模式

目前丙酸血症已列为我国公告罕见疾病,台湾地区的发生率约为1/230,000。

此疾病遗传模式为体染色体隐性遗传,propionyl CoA carboxylase包含α链与β链,α链由PCCA基因(位于13q32)生成;β链由PCCB基因(位于3q21-q22)生成,当PCCA基因或PCCB基因突变将造成体内丙酰辅酶A羧化酶功能异常,导致体内丙酸蓄积,发生代谢性酮酸中毒。


新生儿筛检疑阳性之处理

新生儿筛检方法为利用串联质谱仪测量体内血中丙酸肉碱 (Propionylcarnitine,C3)含量及进阶筛检测定滤纸血片中甲基丙二酸(methylmalonic acid)与3-羟基丙酸(3-hydroxy propionic acid) 浓度是否异常。当丙酸肉碱及3-羟基丙酸浓度高于正常值,而接获采集院所通知时,请尽速配合医疗人员指示进行复检。若新生儿有相关临床症状时,请立即与新生儿筛检中心或当地所属转介医院医师联络,寻求及时的医疗协助。[2]


丙酸血症治疗方式

高血氨急性期治疗

  • 快速降低血氨浓度:利用药物(至少包括carnitine 与Cabaglu)移除有毒代谢物质;若有持续性高血氨症无法利用药物及输液改善者,则可考虑利用血液透析方式。
  • 逆转分解代谢:24-36小时内先暂时停止所有蛋白质摄取,尽快恢复肠道进食,如无法在48小时内恢复,应开始使用全静脉营养,补充所需的蛋白质。静脉点滴提供* 基本热量需求量的100-150%;可加上脂肪输液。
  • 治疗加重因素(发烧、感染、脱水、疼痛、呕吐等) 。
  • 避免相关后遗症(处理胰脏炎)。

长期的治疗:

  • 口服L-carnitine
  • 控制蛋白质中会产生丙酸的胺基酸(isoleucine, valine, methionine, threonine)摄取
  • 提供足够营养素以供维持正常生长发育所需
  • 考虑使用口服metronidazole
  • 考虑肝脏移植以稳定病情

治疗监测方式:

  • 定期1~3个月检查血中丙酸肉碱、血中NH3浓度、血中胺基酸浓度分析,以及生长发育情形。[3]


预防

  • ‧了解饮食限制的重要性。
  • ‧确认早期征象如:脱水、喂食量减少、抽搐、呼吸急促等。
  • ‧定期追踪血液酸碱度、胺基酸、尿液propionic acid与生长状况,会诊营养师作饮食调整。
  • ‧可运用羊水细胞检测羧化?活性、自羊水中检测methylcitrate浓度作为产前诊断参考。

预后

早期诊断与治疗其预后较佳。研究指出早发性患者的存活岁数中位数为3岁;晚发性患者多呈现永久性神经学的损伤。 [4]


视频

台南市102年微电影比赛佳作-“罕见的弟弟,不罕见的爱”-罕见疾病“甲基丙二酸血症”(MMA)

爱+好医生~肾小管酸血症

甲基丙二酸血症可以被治愈吗?预后好吗? 【医学微视】


外部连结


参考资料

  1. 丙酸血症,财团法人罕见疾病基金会
  2. 丙酸血症,新生儿筛检中心
  3. 丙酸血症,新生儿筛检中心
  4. 丙酸血症,台中荣民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