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丛集性头痛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丛集性头痛

丛集性头痛是所有头痛中比较严重的一种,属于血管性头痛之一。因头痛在一段时间内密集发作而得名。多见于青年人,20~40岁,男性发病率为女性的4~5倍,一般无家族史。分为发作性和慢性两种类型。 基本信息

[1]

英文名称cluster headache 就诊科室神经内科 多发群体20~40岁男性青年 常见症状头痛固定于一侧眼及眼眶周围,同时伴有疼痛侧球结膜充血、流泪、流涕、出汗、眼睑轻度水肿等

【临床表现】

发作时无先兆,头痛固定于一侧眼及眼眶周围。发作多在晚间,初感一侧眼及眼眶周围胀感或压迫感,数分钟后迅速发展为剧烈胀痛或钻痛,并向同侧额颞部和顶枕部扩散,同时伴有疼痛侧球结膜充血、流泪、流涕、出汗、眼睑轻度水肿,少有呕吐。大部分患者发作时病侧出现Horner’s征。头痛时患者十分痛苦,坐卧不宁,一般持续15~180分钟,此后症状迅速消失,缓解后仍可从事原有活动。呈丛集性发作时,即每天发作1次至数次,每天大约在相同时间发作,有的像定时钟一样,几乎在恒定的时间发作,每次发作症状和持续时间几乎相同。丛集性发作可持续数周乃至数月后缓解,一般1年发作1~2次,有的患者发病有明显季节性,以春秋季多见。缓解期可持续数月至数年,本病60岁以上患者少见,提示其病程有自行缓解倾向。慢性丛集性头痛极少见,占丛集性头痛不足10%,可以由发作性丛集性头痛转为慢性,也可以自发作后不缓解成持续性发作。慢性丛集性头痛临床症状与发作性丛集性头痛临床症状相同,症状持续发作1年以上,或虽有间歇期,但不超过14天。

【检查】

1.颅脑CI或MRI排除颅内、外引起头痛的器质性疾病。MRI显示发作期同侧下丘脑灰质激活。

2.组胺试验可诱发典型疼痛即可诊断。

【诊断】

1.以一侧眶周和前额的突发性搏动痛或胀痛为主,可一天内发作数次,连续发作数天至数月后中止。间隔数周、数月或数年后又以原有形式复发。

2.头痛突发突止,发作时间较恒定,1次发作持续数10分钟至数小时。

3.发作时常伴有眼部充血、流泪、鼻阻、流涕,少数可有恶心、呕吐。

4.脑阻抗血流图呈高血容量型。

5.可能有过敏、颅脑外伤、鼻窦炎、颈椎病变等病史及相应体征。

【鉴别诊断】

1.偏头痛

丛集性偏头痛发作与典型偏头痛容易鉴别,但是,与非典型性偏头痛常不易鉴别。普通型偏头痛发作时,有部分患者有视觉障碍或其他血管痉挛的表现。头痛常是普遍性而不限于一侧,也没有连续和密集发作的特点。面部偏头痛,有些患者头痛的部位虽然在面部或与丛集性头痛的部位一样,但疼痛一般较轻而持续时间较长。

2.血管性头痛

丛集性头痛发病机制是患者头痛时头颅外动脉扩张现象,因此传统上列为血管性偏头痛特殊类型。但本头痛与内分泌紊乱无明显关系,更年期发作不见减少,发作时血浆中5-羟色胺并不减少,而组胺升高,由于颈部血管对组胺超过敏反应所致。紧张、饮酒、服用硝酸甘油可以激发,亦有人认为缺氧也可以诱发。

【并发症】

发作时多伴有患侧鼻塞、流涕、流泪、结膜充血。由于长期头痛,患者会出现情绪抑郁,性格改变等精神症状。

【治疗】

1.与偏头痛治疗基本相同。发作时可口服麦角胺,或者在每天发作前服。预防发作或减轻发作时的症状,连服10-14天。舒马普坦(舒马坦))是5-HT受体激动药,与5-HT受体结合,从而抑制5-HT的扩血管作用,使血管收缩达到治疗目的,可以口服、滴鼻、皮下或静脉注射,用药后如出现胸闷、胸部发紧应立即停用。丛集发作时口服泼尼松,或甲泼尼龙(甲基泼尼松龙)静脉滴注,至丛集发作停止后停药。

2.发作时面罩吸氧或高压氧治疗,对部分患者有效。钙离子拮抗药,如氟桂利嗪(氟桂嗪)。抗癫痫药物,如丙戊酸钠,部分患者有效。非甾类固醇类止痛药,如阿司匹林、吲哚美辛(消炎痛)、双氯酚酸等可以试用。组胺脱敏治疗对部分患者有效。药物治疗无效的患者可试用神经阻滞疗法,如利多卡因蝶腭神经节阻滞,眶上神经或眶下神经酒精注射,射频三叉神经节阻滞。预后良好,多数经治疗或自行缓解。

【预防】

避免诱因,注意饮食,禁酒,保持心境平和。

[2]

【丛集性头痛护理】

1.注意休息:

家属应指导患者安排合理的生活作息制度,注意劳逸结合。保证充足的休息和睡眠时间。患者可依据自身生活规律,合理安排作息时,并尽可能地不要打乱自己的作息计划。

起床时间不能早于6:30,午休小憩一会儿很有益,晚间休息前不宜饱食、吸烟、饮浓茶或做过量的运动,行热水浴或用热水泡脚,熄灯,创造一个安静的休息环境,以降低大脑皮质兴奋性,使之尽快进入睡眠状态。

2.饮食护理:

头痛患者要注意饮食的合理性,应避免应用致敏的药物及某些辛辣刺激性食物,煎、炸食物以及酪胺含量高的易诱发偏头痛的食物,如巧克力、乳酪、柑橘、酒精类食物,多食富含维生素B1的谷类、豆类食物以及新鲜水果、蔬菜等。戒烟酒。

3.心理护理:

头痛虽然在症状上表现为躯体疾病,但发病和演变均与心理因素密切相关。因此,偏头痛患者必须要善于调节自己的情绪,尽量保持稳定、乐观的心理状态,遇事要沉着冷静,学会客观、理智地对待事情,不要过喜、过悲、过怒、过忧,如果确实有自己不能“消化”、“解决”的问题,也要学会控制情绪,进行自我调节。

例如爬爬山、跑跑步、打打球等,转移一下注意力,放松紧绷的神经,以减轻或消除不良的情绪对大脑神经的刺激,防止诱发偏头痛。家人应为患者创造温馨的家庭环境,使患者保持心情愉快,正确接受和认识疾病,并多给予心理安慰,避免不良情绪刺激。


丛集性头痛患者家族史或有或无,先兆症状如闪辉暗点、视野缺损、耳鸣、头晕、味觉异常,四肢异常等,发作时多伴有患侧鼻塞、流涕、流泪、结膜充血。多在睡眠中发病,出汗、流涕、唾液增加、同侧颞动脉扩张,持续时间1小时达高峰、持续4至数小时或1~2天。

丛集性头痛与组织胺的敏感性有关,组织胺的增多又与某些过敏因素和某些食物抗原的刺激有联系,因此要控制某些过敏的食物,生活要规律化,劳逸结合,避免过度劳累和精神刺激。


[3]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