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东亚语言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东亚语言(语系)原图链接来自 百度 的图片

东亚语言狭义上指由汉语、日语、朝鲜语、越南语组成的受汉字文化影响的语言群(汉字圈),广义上也包括东南亚其他汉藏语系、壮侗语系、南岛语系的语言。[1]

汉字圈

汉字文化圈的覆盖地域与现代地域区分所指的的东亚地区有的很大的重合部分,包括了中国(汉族)、越南(京族)、朝鲜半岛(朝鲜族)、日本(大和族及琉球族)等。日本的历史学者西嶋定生提出的“东亚世界论(册封体制论)”,成为了有关历史学的“文化圈”概念形成的模型之一。

汉语、日语、朝鲜语、越南语中含有大量古汉语起源的词汇,把文言文(汉文)作为书面语。

在中国以外的地区,作为书面语被利用的古汉语文言文对没有文字的民族的语言的文字化带来了影响。古汉语的词法和语言生成规则也被应用到这些的语言。近代,日本利用汉字发明的汉熟语的和制汉语在中文也被再借用,中国人大多未意识到那些是日本制造的词汇。(类似大量引入古希腊拉丁词汇的英语,按照希腊拉丁系构词法利用罗马字母制造新词又逆输入罗曼语系诸语中。)源自古汉语的词汇的表记用传统汉字(包括汉语<以及中国的台湾、香港、澳门地区>,日语<旧字体>,朝鲜语有时用汉字表示汉字词),简化的汉字(汉语<中国、新加坡等>,日语<新字体>),表音文字(朝鲜语,日语有时用假名)以及改良的罗马字(越南语国语字)。东亚语言的软件相关的语言支持请参照CJKV。

语法

● 单音节语素是汉语、越南语、缅甸语、泰语,老挝语及其他东南亚大陆和中国南部的语言的典型特性之一。该特征在日语、朝鲜语、南岛语系的语言不多见。

● 单音节语素不一定是单音节语言的必要因素。现代汉语的多音节词较多。多音节的语素即使在越南语也存在,那些大多是来自其他的语言的借用语。声调:汉语、越南语、缅甸语、泰语、老挝语及其他东南 亚大陆和中国南部的语言大多是声调语言。日语、朝鲜语及南岛语系的语言不是声调语言。(日语和朝鲜语被相信可能属于同一语系,他们存在着汉藏语系和其他的语系没有的几个特征。)越南语、汉语、藏语原本没有声调,而后边发展出了声调(tonogenesis)的观点被提及。

●孤立构造:汉语和东南亚的语言是具有高度孤立性的语言。词性,数,人称,格,时态,语气 不需要根据单词而活用。这些单词相对独立,加以不活用的修饰语来表达意义,这些也有不是拘束语素的情况。

● 在日语、朝鲜语使用地区以北分布的乌拉尔-阿尔泰语系同样有由于体、语气、时态等而形成的动词变化,不过,动词不由性、数等条件(verb argument)而变化的特征与汉语及东南亚语言的特征相符。

● 量词、单位词:中日韩越及东南亚大陆和岛屿地区语言的量词较发达。(名词和量词的关系不严密,在这个点上并不比其他的语言都更具孤立性。)

● 根据不同的分类搭配不同的量词,这一特征在南北美洲大陆西侧的原住民语言中也存在。量词发达的特点可以说是环太平洋地区语言的共同的特征。

语义学

● 敬语系统发达是爪哇语、藏语、日语、朝鲜语共同存在的特征。 ● 近代化的实际需要,敬语走向简单化的道路。这样的现象出现在印尼语和英语中,避开复杂的敬语,追求平等主义。

● 日语、马来·印尼语等的语言代名词不稳定,使用也较少。新的代词、总结性语言及号召的形式作为屡次表示尊敬和社会的地位的方法使新名词变得发达。另外的看法是如果按照印欧语系的基准,这些语言的的代词就是完全不存在。

● 汉语中的敬语体虽消失了,例外的、几千年前就存在的汉藏语系,所有的人都一直使用稳定的人称代名词至今。

构文

● 主语·谓语构造:话题优先语言的先主语其次谓语的构造。

日语的例子:こちらは田中さんです。 Kochira ha Tanaka-san desu。这是<话题标识>田中先生。

中文的例子:

你<所有格>衣服,为什么这么脏?

你的衣服,为什么这么脏?

语言的关系

东亚语言的特征与邻接的大洋洲语言、印度太平洋大语系、古西伯利亚语言以及印欧语系和闪含语系对比鲜明。与东亚相隔更远的非洲各语言中有一部分同样是具有单音节且带有声调,名词多样化等特征但这些特征被认为是非洲各语言独立发展出来的。

东亚、东南亚的语言被分成复数的语系,意味着它们不存在共同的源头。伴随的这些地域性特征的是数千年的借用方式,即典型的言语联合。属于这个语言的最原始语系假定如下:

● 汉藏语系(Sino-Tibetan languages)

● 苗瑶语族(Hmong-Mien languages)

● 壮侗语系(Tai-Kadai languages)

● 南方诸语言(Austric languages)

视频

东亚语言 相关视频

书法是重建汉字文化圈的重要软实力(一)
《汉字史画》之一 【人之初】

参考文献

  1. 东亚的语言和印欧语 ,道客巴巴 ,2016-08-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