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东兰镇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跳转至: 导航搜索

东兰镇位于东兰县中部,东隔红水河,与隘洞长乐镇相望,西与泗孟乡接壤,南与兰木乡相连,北与长江乡毗邻。总面积272.28平方公里,折合40.842万亩,其中耕地面积18300亩,林地面积31219亩。现辖2个社区(城东、城西),17个行政村352个村民小组,92个小区、375个自然屯。2003年底总人口为50156人,其中县城城区人口为16641人。[1]

中文名: 东兰镇

行政区类别: 镇

所属地区:广西东兰县

面 积: 272.28 km²

电话区号: 0778

气候条件: 亚热带季风气候

人口数量: 50156人(2003年)

车牌代码: 桂M

工业

骨干乡镇企业主要有水泥砌块成型机械厂、破碎机厂、火砖厂、机修厂、木材加工厂等,其中新型墙体材料专用机械空心砌墙成型机,以其先进的性能荣获国家和自治区科技进步奖,公司进驻广州市白云区,产品占有全国20多个省、市、自治区及非洲市场。东兰镇机械厂生产的破碎机系列产品,以其经济、实用挤入周边市、县及西南市场。2003年全镇个体私营企业发展1267户,从业人员4127人,每年为国家提供税收543万元。

概况

东兰镇治东兰县城是一座具有460多年历史的古城,明嘉靖十四年(1535年),东兰土知州韦起云将州署由武篆旧州屯迁来,从此,东兰镇成为全县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世代相沿。

交通状况

该镇交通便利,通讯便捷。即将建成的九圩至巴马二级公路穿镇而过,距首府南宁308公里,距桂西北重镇金城江108公里、百色市204公里、凤山县55公里、天峨县126公里。全镇17个村有5个村通二级公路,8个村通油路,其余村也都通了四级砂路,全镇等级公路里程达298公里。红水河航道傍镇而过,同拉码头紧靠国道323线(二级公路),上可通南丹、天峨、贵州,下可达岩滩、大化、梧州、香港,可谓水陆交通便利。

农业

东兰镇地处亚热带湿润气候区,适宜于动植物的生存、繁衍和亚热带作物生长。主要生物资源有水稻、玉米、黄豆、板栗、油桐、油茶、八角等,其中八角、油茶名列全县之首。种植面积分别达1.8万亩和1.2万亩。主要粮食作物有水稻、玉米、黄豆等;主要经济作物有木薯、旱藕、芋头等;主要经济林有油茶、油桐、八角、桑蚕;主要水果有板栗、腊月橙、李子、红七柚、黄皮果、蕉类等;主要动物资源有牛、马、羊、猪、鸡、鸭、鱼等。该是东兰县八角的主要产区,其种植历史悠久,品质优良,主要分布在巴拉、新烟、委荣、达文、板逢、拉岜等村,2003年八角产量达1950吨,油茶是东兰传统名特产品,其油茶因以其色泽光亮、气味芳香,并具有防高脂肪、高血压等保健功能而受到消费者的青睐,其产品远销区内外,主要分布在拉岜、委荣、那亨、达文、百豪等村。2003年,全镇油茶籽产量达483.7吨。东兰镇的山羊以黑山羊为主,分布在水洞、五联、仁义、弄华、田洞等高寒山区,由于得天独厚的气候资源以及丰富的牧草资源,加上常年自然放养,这里的山羊体型小、肉质鲜嫩,汤汁醇厚、多食不腻。2003年末,全镇出栏山羊16365只,年末存栏28340只。

旅游景区

东兰烈士陵园

原名“革命烈士公园”,位于东兰县城西更闹坡上,1957年修建,陵园占地总面积10万平方米,建筑面积3650平方米,园内有韦拔群、陈洪涛、黄大权等三位烈士石雕像、农军英雄群雕塑像、革命文物陈列馆、革命烈士纪念塔、韦拔群烈士墓、革命烈士纪念碑等重要建筑物。陈列馆内展出以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到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的各种文物、照片、文献、史料等共600余件。1963年定为自治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86年10月15日,国务院把东兰“革命烈士陵园”列为全国重点烈士纪念建筑物保护单位。

马鞍山

良风洞位于马鞍山脚的古榕树下,洞口宽约10米,洞深20多米;洞内有许多曲折小洞可穿通马鞍山后,洞内有清泉常流,三伏盛夏,洞里凉风习习,故名"良风洞"。1934年间,陆川萧道龙曾于洞边石壁镌刻"良风洞"三字,该洞历来为东兰山城百姓盛夏纳凉爽消遣去处。

石云洞(又称小月宫)

位于马鞍山腰,山脚至洞口修有石阶60多级;洞深20多米,宽10多米;洞顶乳石垂吊,形状千姿百态,有如天上云朵,有如春笋倒立,栩栩如生。洞内尚有天然神台,卧态石龙等,每到春秋季节,洞内雾气升腾,景致独好。抗日战争时期,该洞曾是抗日军队秘密通信指挥电台设置地。1978年曾是电影"拔哥的故事"拍摄景点之一。天然石门位于良风洞与石云洞之间的三角地,门高1.8米,天然雕凿,可供人穿入,门项端古人曾镌刻"石门"二字。石壁崖刻位于良风洞景区内之石壁上,多处有古代文人墨客刻下"霸陵西照"、"万家生佛"、"霸陵小桥流水人家"等赞美东兰山城景色诗句。百年古榕位于育风洞口之半山腰上,古榕盘根错节,枝叶繁茂,郁郁葱葱,树荫覆盖数米,景色迷人。马鞍山营盘位于马鞍山顶,石砌墙垣,为清顺治时绿营兵营地之一。自山腰修有石梯要通营盘岭。登至山顶营秀,可饱览东兰山城全景。

益寿桥

益寿桥,位于东兰县县城马鞍山南麓,跨九曲河,为三拱结构石桥。长38.7米,高8.5米,宽4.6米;两端为石级,桥面两旁以石条作栏,系明代万历六年(1578年),东兰州土司韦应龙为其母金氏六十寿辰募款所建,故名"益寿桥"。据考证该桥是广西境内建筑年代较早的两座石桥之一(另一座在贵港市)。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