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變更

东北野战军

增加 1,694 位元組, 4 年前
無編輯摘要
{| class="wikitable" align="right"|-| style="background: #E6E8FA" align= center| ''' 东北野战军''',即[[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野战军,有[[林彪]]、[[罗荣桓]]、[[刘亚楼]]、[[肖劲光]]、[[黄克诚]]、[[黄永胜]]、[[邓华]]、[[谭政]]、[[李天佑]]、[[吕正操]]、[[陈伯钧]]、[[洪学智]]等一批 “猛将”、“怪才”。 第四野战军是[[解放战争]]时期中国人民解放军主力部队之一。它是由[[抗日战争]]转入大反攻后进军东北的[[八路军]]、[[新四军]]主力各一部及东北抗日联军逐步发展起来的<refbig>[https://bbs.tiexue.net/post2_12979336_1.html 中国人民解放军 东北野战军],铁血网,小青开哥,2018/4/5</refbig>'''|-| [[File:东北野战 军1军领导在前线指挥战斗.jpg| 有框缩略图| 居中|[http://cpc5b0988e595225.peoplecdn.sohucs.com.cn/mediafileimages/20070520181031/25/F200705250900016674970011f4581f7d41574d8fa169b063eb4e3f94.jpg jpeg 原图链接][http://cpcwww.peoplesohu.com.cn/GBa/69112/83461/83468/5777750.html 272349618_162197 来自 人民 搜狐 的图片]]]|-| style="background: #C0C0C0" align= center|'''领导在前线指挥战斗'''|-| align= light|
'''中文名''' : 东北野战军
'''参谋长''' : 刘亚楼(1955年授上将军衔)
'''全 &nbsp;&nbsp;&nbsp;&nbsp; 称''' :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野战军
'''外文名''' : The Northeast Field Army
'''政 &nbsp;&nbsp;&nbsp;&nbsp; 委''' : 罗荣桓 (1955年授元帅军衔)|} '''东北野战军''',即[[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野战军,有[[林彪]]、[[罗荣桓]]<ref>[http://www.china.com.cn/military/txt/2011-02/18/content_21950552_2.htm 粟裕谋无遗策战功赫赫 却为何没能当上元帅?],中国网,2011-02-18</ref>、[[刘亚楼]]、[[肖劲光]]、[[黄克诚]]、[[黄永胜]]、[[邓华]]、[[谭政]]、[[李天佑]]、[[吕正操]]、[[陈伯钧]]、[[洪学智]]等一批 “猛将”、“怪才”。 1945年9月19日,主持中央工作的刘少奇在取得当时在重庆与国民党谈判的毛泽东同意后,为中共中央起草了关于《目前任务和战略部署》的指示,提出了“向北发展、向南防御”的战略方针,随后在关内根据地抽调10万主力部队,由林彪统率进入东北。三年后,由东北民主联军改称而来的东北野战军人数达到100万余人,成为四大野战军里人数最多的部队<ref>[https://bbs.tiexue.net/post2_12979336_1.html 中国人民解放军东北野战军],铁血网,小青开哥,2018/4/5</ref>。 ==组成部分== 第一、林彪所带领的十万大军,都是精锐部队,前身是红一方面军老部队。但同时,中共中央还派出了两万干部(其中有四个中央政治局委员)和一百个架子团,从排长到团长都齐全,这对扩大部队至关重要。 第二、1947年中期后,中共中央将原属于聂荣臻晋察冀军区的冀热辽军区划给了东北,此时冀热辽军区已有20多万人的部队,辖有三个纵队,五个独立师,两个骑兵师,一个炮兵旅,詹才芳和黄永胜等人就是此时归属林彪指挥的。这些部队不是林彪1946年初所率领的十万主力发展起来的。 第三、在关内派出十万多主力的同时,已先期进入东北的曾克林部,加上周保中的抗联部队已经扩军至十万人以上。 第四,东北野战军的百万大军武器来源,主要靠日军投降后留下的关东军武器,不是靠自己缴获或者生产发展为主。而二野、三野部队主要是以打败国民党军后缴获为主发展出来的。
'''改称时间''' : 1948年1月1日 第五,东北近70万人的二线兵团建立,主要归功于东北野战军政委罗荣桓。
==历史沿革==
1948年1月1日,东北民主联军改称东北[[人民解放军]],区分为东北军区和东北野战军,以原民主联军总部机关为军区兼野战军领导机关,[[林彪]]任司令员兼政治委员,高岗任第一副司令员兼副政治委员,[[吕正操]]、[[周保中]]、[[肖劲光]]任副司令员,罗荣桓任第一副政治委员,[[陈云]]、[[李富春]]任副政治委员,[[刘亚楼]]、[[伍修权]]任参谋长,谭政任政治部主任。2月,以9个独立师(旅)编成第1第11、第12纵队。1947年12月15日至1948年3月15 日,东北野战军冒着零下30℃的严寒,发动了为期90天的冬季攻势作战,歼灭国民党军15.6万余人,收复城市18座,将国民党军压缩于[[长春]]、[[沈阳]]、[[锦州]]等几处互相不能联系的孤立地内,东北解放区的面积扩大到全东北的97%,解放区人口占东北的86%,为全歼东北地区的国民党军奠定了基础。
[[File:罗荣桓111.jpg|300px|缩略图|右|<big>《罗荣桓元帅》</big>[http://5b0988e595225.cdn.sohucs.com/images/20171204/3aa22c9b841f4056a7ab03b11879ab10.jpeg 原图链接][http://www.sohu.com/a/208341290_677047 来自搜狐  的图片]]]
为适应大规模进攻作战的需要,东北人民解放军有组织、有计划地加强了二线兵团建设,从1947年7月至1948年11月,先后组训了164个团,为主力部队输送新战士37万人。同时,教育改造了大批俘虏士兵补入部队。继续加强炮兵建设,在炮兵司令部下成立了炮兵纵队,统一指挥与管理所属炮兵部队。各步兵纵队、师、团也分别扩建了炮兵团、营和连。全区拥有战防炮、迫击炮1600余门,山炮、野炮、榴弹炮、加农炮600余门,高射炮116门。1948年7月,以护路军所属部队为基础扩编为铁道纵队,下辖4个支队,共1.7万余人。至8月止,东北[[人民解放军]]总兵力已发展到103万人。为便于作战指挥,8月14日,建立了单独的东北野战军领导机关,由[[林彪]]兼司令员,[[罗荣桓]]兼政治委员,[[刘亚楼]]兼参谋长,[[谭政]]兼政治部主任。原第1前方指挥所改为东北野战军第1兵团部,[[肖劲光]]任司令员,[[萧华]]任政治委员;原第2前方指挥所改为东北野战军第2兵团部,[[程子华]]任司令员,[[黄克诚]]任政治委员。此时,东北野战军下辖2个兵团部, 12个步兵纵队,15个独立师,1个炮兵纵队,1个铁道纵队,3个骑兵师,1个坦克团等共70余万人。9月12日,东北野战军主力南下北宁线举行辽沈战役,至11月2日结束,历时52天, 歼灭国民党军47.2万余人,解放了东北全境。从此,东北野战军成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的一支战略机动部队。
==作战原则==
[[File:《林彪元帅》11.jpg|300px|缩略图|右|<big>《林彪元帅》</big>[http://5b0988e595225.cdn.sohucs.com/images/20171204/27837d8a955748d68540d9449596ddc7.jpeg 原图链接][http://www.sohu.com/a/208341290_677047 来自搜狐  的图片]]]
东北野战军六大作战原则 ——林彪
==参考文献==
[[Category: 590 總論]]
109,330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