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东山乡南林村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东山乡南林村隶属云南省文山州文山县东山彝族乡,属于山区。距离乡11.00公里,国土面积40.30平方公里,海拔1600.00米,年平均气温17.00℃,年降水量1000.00毫米,适宜种植甘蔗玉米等农作物。该村东邻追粟街镇,南邻开化镇,西邻前进村委会,北邻合掌村委会。辖10个自然村24个村民小组。[1]

中文名称: 南林村

地理位置: 云南省文山州文山县东山彝族乡

面 积: 40.94平方公里

人 口: 3075人

自然资源

全村有耕地总面积4276.00亩(其中:田70.00亩,地4206.00亩),人均耕地1.40亩,主要种植甘蔗、玉米等作物;拥有林地46000.00亩,其中经济林果地32.00亩,人均经济林果地0.01亩,主要种植桃、李等经济林果;其他面积8034.00亩。

基础设施

截止2009年底,该村已实现通电、路、电视、电话四通)。全村有 710户还存在饮水困难或水质未达标(占农户总数的 100%)。有710户通电拥有电视机农户280户(分别占农户总数的100%、39.89%);安装固定电话或拥有移动电话的农户数150户,其中拥有移动电话农户数150户(占总数的100%)。该村到乡道路为土路;进村道路为土路路面;村内主干道均为硬化的路面;距离最近的车站(码头)11.00公里,距离集贸市场16.00公里。全村共拥有汽车3辆,拖拉机2辆,摩托车140辆。到2009年底,全村建有沼气池农户296户;建有小水窖608口;已完成“一池三改”(改厨、改厕、改厩)的农户56户。有10个自然村已通电;有10个自然村已通路;有10个自然村已通电视;有10个自然村已通电话。有10个自然村还存在饮水困难或水质未达标。该村农户住房以土木结构住房为主,其中有10户居住砖混结构住房;有119户居住砖木结构住房;有520户居住于土木结构住房,还有53户居住于其他结构的住房。

农村经济

该村2013年农村经济总收入3728.32万元,其中:种植业收入1827.00万元,畜牧业收入1682.32万元(其中,年内出栏肉猪4824头,肉牛273头,肉羊1120头);林业收入25.00万元,第二、三产业收入33.00万元,工资性收入155.00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5290.00元,农民收入以种植业、养殖业等为主。全村外出务工收入155.00万元,其中,常年外出务工人数276人,在省内务工166人,到省外务工110人。

人口卫生

该村现有农户745户,共乡村人口3144人,其中男性1720人,女性1424人。其中农业人口2929人,劳动力1748人。到2013年底,全村参加农村社会养老保险1345;参加农村合作医疗2885人,村民的医疗主要依靠村卫生所,距离镇卫生院11.00公里。人畜混居的农户204户。

基层组织

该村设党小组,党员总数112人,党员中男党员83人,女党员29人。

文化教育

该村小学生就读到东山中心校,中学生就读到文山市二中。该村距离小学校11.00公里,距离中学19.00公里。目前该村义务教育在校学生中,小学生277人,中学生100人。

村务公开

该村到2013年底,该村已签定农业承包合同646份,农村土地承包面积3713.00亩,其中土地流转面积65.00亩。建立了农村公益事业建设“一事一议”制度,其中,一事一议筹劳1200个(劳均10个)。年末集体总收入2.34万元,有固定资产43.54万元,农村财务管理实行委托管理,定期开展村务公开,成立了民主理财小组,主要以粘贴公告、黑板报、会议等方式公开。

发展重点

该村存在的主要困难和问题是:一是基础滞后,发展后劲不足。农业水利化程度低,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弱,水、电、路“瓶颈”制约没有得到根本解决。特别是村内主要道路需要资金修缮,入村道路需要维护。二是科技文化落后,人口素质偏低,农科服务网络不够健全和完善,科技贡献率还很低;三是市场信息不对称,部份农产品出现卖难的问题。四是服务水平有待提高,招商引资的大环境没有真正形成,干部思想解放程度还不尽人意,服务意识不强等问题依然存在。该村的发展思路和重点是:认真贯彻党的十八大、中央一号文件和云南省、州、市、乡有关“三农”问题的意见精神,牢固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统筹城乡经济的发展方略,坚持“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总揽农业农村工作全局,全面落实党的惠农政策,突出一个中心(农民增收),明确三个途径(农业产业化、劳务输出、非农产业),抓住六个重点(农业基础设施建设、龙头企业建设、农村经济合作组织建设、农业科技培训体系建设、农业开放工作建设、千村经济振兴和文明生态村建设),深化四个制度(一制三化工作制度、基层民主政治建设制度、村级财务管理制度、农业重点工作责任制度),提高科技意识,培养一批致富能手,以带动全村的市场化意识。促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的持续、健康、快速发展,维护农村社会稳定,进一步开创我村农业和农村工作新局面。

视频

0227征迁:南林村墩头组回拨地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