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主菜单

求真百科

东岭镇荷山村

东岭镇荷山村有五个村都姓刘,故合称为五刘。又因此地有座小山丘,形似荷叶,故名荷山,村委会以此命名。[1]

中文名:荷山村

外文名:heshan village

行政区类别:村

所属地区:福建省三明市

下辖地区:沙县

邮政区码:365504

地理位置:荷山村东邻彭城村,西至大丘村,南到湖边,北至赤石村。

面 积:4平方公里

人口数量:2236人

目录

历史沿革

明、清属三十一都黄坑铺,民国时属东岭乡东山保。1949年冬起属三区(东岭)、东岭区东山乡。1958年起先后属飞跃公社,东岭公社置荷山大队。1985年改设为东岭乡荷山村委会。1989年乡改为镇属之。

行政隶属与交通位置

荷山村东邻彭城村,西至大丘村,南到湖边,北至赤石村

人口、土地面积

荷山村区域面积4平方公里,人口2236人。

历史人文

爱国华侨刘玉水先生创办荷山学校为家乡培养不少人才,同时荷山也是惠安三个革命时期党的地下活动阵地和据点之一。建有五刘地下党支部,培养不少早期中共党员,革命不断向周边邻村扩展,成为惠安县东部革命火种村,开展系列革命活动,给后代留下一段光荣历史。

早在土地革命时期,闻名惠安暴动前后。林权民同志在荷山开展革命工作。林权民的爱人刘养是荷山村人,当时荷山村有一大批青年跟随和掩护林权民同志开展革命活动,其中有刘贤良、刘水成、刘神兴、刘宝水、刘俺锡、刘胜法等革命志士。当林权民被判徒出卖牺牲后。参加惠安暴动受伤的刘倚怀等一批青年为了避开国民党的追捕,只好先后背井离乡,远渡重洋到南洋投靠堂亲刘玉水先生,继续开展革命活动。

值得一提的是红军二团政委陈琨的大姐——陈珠,是荷山媳妇,是一位非常优秀而坚强的地下女干部,她敢于冒着危险把阵亡的陈琨尸体收埋,后历尽艰辛抱养陈继志继承陈琨的后嗣,把继志抚育长大成人,在荷山毕业后考入北京地质学院,成为国家有用人才。

抗日战争期间一九四一年,组织上派刘祖丕来荷山小学当校长,刘以教员的身份在校教书育人,夜间经常深入群众家中,宣传革命思想联系进步青年,当时进步青年有刘晓江、刘天民、刘选金等,接着发展刘晓江参加地下党组织。一九四二年,刘祖丕离开荷山到前林去开展革命活动,荷山学校来了一批又一批的以教员身份为掩护的地下革命同志,如许惜今、许火东、王断成、王显川等仁人志士。这时荷山学校办夜校妇女班开展革命宣传,演革命戏剧。荷山村革命活动开展的轰轰烈烈,成为周边有影响的基点村。不少革命同志来过荷山,尤其是前林村的一批革命青年与荷山村结下不解之缘。林菊初与刘药,林思敬与刘秀(后改为郑秀)、林土法与刘恨、林川与刘庄、林丁财与刘县,先后结成伉俪。从此,这些革命人士与荷山结下千丝万缕的革命关系,他们的影响也非常深远。

解放战争时期,一九四七年惠东区工委林春法,以木工身份在五刘一带活动。刘清枝、刘仲法、刘永华、邱天尝、刘明金、刘景贤、刘妈扶等入党,接着又发展刘银、刘尝入党,成立五刘支部,支部书记为刘晓江。紧接地下党人刘浴沂在荷山学校建立地下(闽西南)团支部,一批青年教师如刘清源、张耀辉、刘倚宽、刘昆峰、刘添辉、刘真明、黄松法、辜炯成、刘国祥先后参加了团组织,团支部书记为刘国祥。这些同志后来成为我党地下中坚力量。这时荷山夜校办得很出色,不仅荷山彭城五甲多数青年妇女都入学读书,连东山梁坑村余嫌等人都到荷山就读。荷山人民接受革命道理的熏陶和教育,有广泛而扎实的群众基础,当时荷山村发生一起轰动全县的抗抓壮丁的群众自发事件,单丁刘扣生被抓,几十位妇女一哄而起,围攻抓壮丁国民党兵,弄得国民党兵胆战心惊地溜走。

一九四九年春,荷山成立武工队,队员有刘木成、刘其华、刘清湄、刘俊贤、刘乞成、刘德钦、刘秋金、刘辉良等十多人,是一支夺取政权不可缺少的武装力量。为迎接革命的胜利,荷山村组织地下农会,农会主席由归侨的“马共”党员刘土财担任。一九四九年解放,社会处于动荡不安,初生红色政权,不敢设在东岭其他地方,而是选在革命火种基点村荷山村,办公地点设在荷山学校,可见荷山村当时革命群众基础是突出而牢固。

下级组织

下辖:东房1个自然村,有6个村民小组。

视频

2021年广东省高州市荷花镇大路山高山村【美丽乡村航拍】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