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村(山东省烟台市开发区)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东村 |
中文名称:东村 外文名称:East Village 行政区类别 村 东村电话区号 0535 邮政区码 264000 经济技术开发区古现街道 人口数量 1200多人 气候条件 温带季风气候 车牌代码 鲁F、鲁Y |
东村:位于古现街道办事处驻地,地理坐标为东经121°07',北纬37°34ˊ。东距烟台经济技术开发区工委、管委行政中心办公大楼10公里;西距闻名于世的蓬莱仙阁50余公里;北临黄海之滨;南依凤凰顶。总面积2.64平方公里。村聚落呈长方形,东西最大距离1500米,南北最大距离1000米。有东西向主街6条,南北向主街5条。 [1]
人口
全村共有420户1200多常住人口,共分8个片区,其中党员46人,划分四个党小组。
交通运输
古现东村所处的地理位置,交通便捷,四通八达:北临威(威海成山头)龙(龙口)公路,城市道上海大街,南挨横贯东西的开发区长江路,东靠纵贯南北的开发区古现17路(城市街道路“湘潭路”),西接中(栖霞中桥)古(开发区古现)公路。
社会事业
在扩区浪潮中,东村已经全体农转非,“两保一补”政策为失地农民提供了生活与养老保障,让村民享受到了与城镇居民同等待遇,生活水平优于周边县区。经过新农村的改造,东村的道路硬化已经达到31740平方米,懿荣广场已经扩建至11875平方米。在“乡村文明行动”的持续开展中,东村两委成员与街道包片包村干部齐心协力,带领群众整治村居环境,大街小巷、野广告、“三大堆”都在行动中被清理干净,村容村貌更上一层楼。
历史文化
古现东村,是一个历史悠久、文化底蕴丰厚、地灵人杰之村。这里,不仅富饶的物产有诱人之色彩,更有那仁人志士留下了高风亮节之美谈。村素有“人才摇篮”之美誉。清至民国,整个胶东乃至山东省,在民间广泛流传着古现王家“官多一斗米”之说。自明至清,古现村王氏家族共考取进士(包括2名武进士)26名,占福山县35%,近乎半数,其中王检家竟一门出了三个翰林;考取举人32名,占福山县37%;考取贡生68名,秀才357名。堪称“科第绵绵、仕宦之家”。
在这些出类拔萃的人才中,不仅有户部尚书王骘、湖广总督王检、山西巡抚王兆琛等政坛要员和封疆大吏,更有那甲骨文之父、民族英雄王懿荣等杰出人物。在当代史上,古现东村更是人才迭出,群星灿烂。他们在革命战争、抗日战争、解放战争中,以及建国后祖国建设的各个领域中,都成长出一批批优秀的人才。在这些人才中,有省优秀教师王希元,有省劳动模范李文轩等优秀人物。他们为家乡续写着辉煌,为祖国和家乡的建设与富强奉献着年华与智慧。
民俗文化
村山会,即古现山会。山会日为每年的农历三月初三。村山会规模较大,为福山三大山会(太平顶、黄家、古现)之一。新中国建立后,人民政府为了繁荣农村经济和活跃群众文化生活,利用山会形式进行物资交流,开展传统的民间娱乐活动。1978年后山会又逐渐恢复。1985年后,山会盛况接近往昔,每年山会由村东大街赶集处延伸扩展到北边黄金河河床里,连赶三天,赴山会者来自四面八方,东到牟平、芝罘区;西至蓬莱、龙口市;南跨栖霞、莱阳诸地。唱戏三天三夜,戏剧团、马戏团、杂技团均来演出助兴。日上市人数达12000余人,上市摊位1000余个,日成交额达40余万元。
每年的农历三月初三山会已成为当地居民走亲访友、购物消费、文化娱乐的民俗节日。村山会已成为当地居民的商品经营、购物消费等不可缺少的一个经济文化活动中心。每逢山会,各村居爱好文艺的民间队伍也纷纷走上街头,有大秧歌、踩高跷、杂耍等众多百姓喜闻乐见的表演形式,人山人海甚是热闹,进入21世纪初期,古现赶山会者多达3万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