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东观汉记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东观汉记》,汉代人称之为《东观记》,一百四十三卷,是一部以纪传体撰写东汉历史史书,同时也是中国第一部官修当代史。记事起于光武帝,终于灵帝,由汉代刘珍、延笃等撰,因修史馆设于东观而得名。

三国时代以后,将之与《史记》、《汉书》并举,合称“三史”[1]唐代以后渐以范晔后汉书》取代《东观汉记》。

修纂过程

《东观汉记》前后经过四次修纂。汉明帝时,明帝让班固与陈宗、尹敏、孟异三人共撰《世祖本纪》,又编次光武帝功臣和平林、新市、公孙述事,作列传、载记二十八篇[2]。此次与班固合力修史者,除陈宗、尹敏、孟异三人外,尚有杜抚、马严、刘复、贾逵等四人,是《东观汉记》的初次修纂。

第二次修纂在汉安帝永宁年间,邓太后下诏命刘珍、李尤、刘𫘦𬳿、刘毅等著“中兴以下名臣列士传”。据《史通·古今正史篇》,还尚有《纪》、《表》、《外戚》等传,时间起于建武,终于永初,书始名《汉记》,不久,工作地点迁至南宫东观。后来刘珍、李尤等人相继去世,伏无忌、黄景等奉命续修〈诸王〉、〈王子〉、〈功臣〉、〈恩泽侯表〉及〈匈奴南单于〉、〈西羌传〉、〈地理志〉,此书自此始具规模。

第三次修纂在汉桓帝元嘉元年(151年),桓帝命边韶、崔寔、朱穆、曹寿续修,作〈孝穆皇传〉、〈孝崇皇传〉和〈顺烈皇后传〉,又增安思等皇后入〈外威传〉,崔篆诸人入〈儒林传〉。崔寔、曹寿又与延笃作〈百官表〉和顺帝功臣〈孙程传〉、〈郭镇传〉,又作〈郑众〉、〈蔡伦〉等传,共撰成一百一十四篇。

第四次修纂在汉灵帝汉献帝时,灵帝熹平年间,蔡邕、马日䃅、杨彪、卢植、韩说、刘洪等继续修书,作〈灵帝纪〉和列传四十二篇。蔡邕据其师胡广传授给他的“旧事”草成十志初稿,入东观后即与张华、刘洪共撰十志,作《朝会》、《车服》二志。后因事徙朔方郡,上书求还,并续成十志,后避桓帝名讳,改称“意”。此十志,据《后汉书·蔡邕传》李贤注引《蔡邕别传》,有〈律历〉、〈礼〉、〈乐〉、〈郊祀〉、〈天文〉、〈车服〉,据《史通》,尚有〈朝会〉,严可均《全后汉文》注谓除前8志外,缺者乃〈五行〉、〈艺文〉也。但因汉末战可及董卓西迁长安,以至散佚不全。汉献帝建安元年(196年)迁都许昌市之后,杨彪进行最后一次总整理,但未能把散逸的篇章如数补齐。

《东观汉记》成于众人之手,经几代人不断递修才成书。直至东汉以后,仍有续补。但无一人对此从头至尾进行整理加工,形成“著述无主,条章靡立”的现象,所以各篇之间,详略不一,笔调不一。但由于《东观汉记》是官修当代史,修史者拥有丰富的材料来源,从起居注到私家著作,都可以直接取材,故保留大量原始材料

流传过程

东汉时初名《汉记》,三国两晋时如此,至南北朝时改称《东观汉记》。晋代以前《东观汉记》和《史记》、《汉书》合称三史。晚出的后汉史著作,无不取材于《东观汉记》。傅玄认为《东观汉记》烦杂。南朝宋范晔依据《东观汉记》,“穷览旧籍,删烦补略”,历时十三年,完成《后汉书》。《后汉书》取代《东观汉记》跃居东汉正史地位。

《东观汉记》在魏晋南北朝时未闻有亡失,隋代时尚有143卷之多,至唐代开元年间着录有127卷。至宋代时散佚愈多,北宋末年时尚存着录43卷,此本在宋高宗绍兴二十六年(1156年)时亡去,后获一蜀本刚经校勘,釐定为八卷,至此散佚殆尽。自元代以后,则无一完篇传世。

视频

东观汉记 相关视频

国学经典《史记》
《汉书》的文化史纪录 讲解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