丝瓜的诗意叙述(张华亭)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丝瓜的诗意叙述》是中国当代作家张华亭写的散文。
作品欣赏
丝瓜的诗意叙述
春天,丝瓜按照自己的生长方式,在母亲的眼皮底下,在阳光的抚慰下,开始了生命的诗意叙述。我对丝瓜的生长过程有一定的了解,它不是以诗的形式出现的,亦不是严格意义上的瓜。然而,我总觉得丝瓜就是诗,是诗的另外一种生长形式,是诗的叙事方式。把丝瓜比作诗,是我的冒险想象,或许是丝瓜的丝与诗歌的诗谐音,我固执地认为丝瓜比起其它的蔬菜和瓜类,包括它的生长历程,更像一首诗的分娩过程。
是母亲在后院里栽种的丝瓜,让我第一次看到了丝瓜的生长方式。母亲只是随意丢下几粒丝瓜种粒,并没有特意侍弄,它就以饱满的热情开始富有诗意的生长。母亲当初栽种丝瓜的目的非常简单,一是可以食用,以点缀清贫的生活,二是能够欣赏丝瓜诗意的生长过程。连母亲都这样认为,丝瓜生长的样子更像一个讨人喜欢的女孩,在一颦一笑,举手投足间,就长高了一截,就婀娜多姿了。
约莫十天左右就长出几根细细的丝瓜藤。丝瓜开黄花,金黄色的花朵点缀在一丛青碧中,如丝瓜一样的植物皆有弯弯曲曲的须,比如方瓜,玉瓜,黄瓜等等。这些纤细灵巧的须等如同一只只触角,你压根不知道它伸向哪里,你认为光滑的地方,不一定会落脚,你认为不会触及到的地方,兴许会在你不经意的时候突然看到了一朵黄黄的花,一绺细细的须。
我觉得,丝瓜从生长到开花再到结果,其过程就是非常曼妙的诗意叙述。
丝瓜的身影遍布大江南北,到处都是。丝瓜本身也没有想到,就连季羡林家的小院也栽种了丝瓜。先生对一株丝瓜是这样描写的:我仿佛觉得这棵丝瓜有了思想,它能考虑问题,而且还有行动,它能让无法承担重量的瓜停止生长;它能给处在有利地形的大瓜找到承担重量的地方,给这样的瓜特殊待遇,让它们疯狂地长;它能让悬垂的瓜平身躺下。如果不是这样的话,无论如何也无法解释我上面谈到的现象。但是,如果真是这样的话,又实在令人难以置信。丝瓜用什么来思想呢?丝瓜靠什么来指导自己的行动呢?
在季羡林看来,丝瓜有自己的神奇之处,有自己的思想,有自己的生存法则。那么,丝瓜的神奇之处又在哪里?瓜秧的纤细与瓜叶的肥绿,无疑有一定的反差,有明显的不对称,这始终给我以沉思。而更让我感到神秘与惊喜的是:丝瓜的成长方式充满了巧妙与智慧,它能让无法承担重量的瓜停止生长,让处于有利地形的瓜找到承担重量的地方,并让它享受成长的快乐,而且还能让悬垂的瓜找到平躺的合适位置。多么奇妙的丝瓜啊,这难道不是丝瓜的诗意叙述吗?
从丝瓜的诗意叙述中,我突然想到,作为在生命最高层次的人,我们是最有权利去感受生命,体验生命律动的。丝瓜生长的智慧,也恰恰在于它毫不张扬的静默与自我约束的自由。反观我们自己,人的生存,却你争我逐地沉浮在繁华的商品与利益的纠葛中,于是生命中许多精彩的细节被这种追逐所替代,所掩盖与遮蔽。丝瓜生长的智慧,体现的是自然的和谐之美,体现的是自然生命力竞争的有序与合理,但可悲的是我们对它们这种理想的生命状态却视而不见。作为简单生命形态的丝瓜能处在和谐的生存环境中,而我们高等生命形态的人却陷入了思考的迷茫与生存的困境。是我们人为的复杂打破了我们人类理想的生存状态,还是人的属性使然?其实,和谐的环境并不需要我们去保护,只要我们不去破坏即可;正如自由的环境并不需要管理任何人,只要我们每个人都管好自己。人与自然的交流,是开启生命智慧之门最简洁的方式。不妨,试试与一株丝瓜交流,或许能有所启发。
确实,对于自然感受的失落,对于生命中一些精彩细节的遗忘,使得我们现代人的心灵更加粗糙,从而也使我们的生活失去了一份诗意,而从丝瓜的生长过程中,让我们看到了生命细节中的诗意。
一切植物都有自己的诗意叙述。人对自然生命的疏远,导致了我们精神的退化。所以,我们看不到植物的诗意叙述。当我们看到丝瓜的自然生长,看到丝瓜的生命那么单纯,发现的也恰是一份久违而又近在咫尺的惊喜。惊喜于丝瓜的随遇而安,惊喜于丝瓜出乎意料的生命力;惊喜于丝瓜与世无争而又顽强不屈的适应力;惊喜于丝瓜和谐合理而又智慧简单的生存力。
作者简介
张华亭,七十年代生于内蒙呼伦贝尔盟,现北京市中学教师。崇尚自然,爱好读书、写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