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丝绸之路」修訂間的差異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未顯示由 2 位使用者於中間所作的 7 次修訂)
行 1: 行 1:
'''丝绸之路''' (古代连接中西方的商道)  
+
'''丝绸之路''' ('''英語: Silk Road''' ), (古代连接中西方的商道) 简称丝路,一般指陆上丝绸之路,广义上讲又分为陆上丝绸之路和海上丝绸之路。
  
'''丝绸之路''',简称丝路,一般指陆上丝绸之路,广义上讲又分为陆上丝绸之路和海上丝绸之路。
+
 陆上丝绸之路起源于西汉(前202年—8年)[[ 汉武帝]] [[ 张骞]] 出使西域开辟的以首都[[ 长安]] (今西安)为起点,经[[ 甘肃]] [[ 新疆]] ,到中亚、西亚,并连接地中海各国的陆上通道。它的最初作用是运输中国古代出产的丝绸。1877年,[[ 德国]] 地质地理学家李希霍芬在其著作《中国》一书中,把“从公元前114年至公元127年间,中国与中亚、中国与[[ 印度]] 间以丝绸贸易为媒介的这条西域交通道路”命名为“'''丝绸之路”''',这一名词很快被学术界和大众所接受,并正式运用。<ref>{{cite web|url=https://kknews.cc/zh-hk/history/393qkz8.html |title=開闢絲綢之路的歷史背景 |publisher=kknews 每日頭條 |date=2017-03-01|accessdate=2019-09-29}}</ref>
 
 
 陆上丝绸之路起源于西汉(前202年—8年)汉武帝派张骞出使西域开辟的以首都长安(今西安)为起点,经甘肃、新疆,到中亚、西亚,并连接地中海各国的陆上通道。它的最初作用是运输中国古代出产的丝绸。1877年,德国地质地理学家李希霍芬在其著作《中国》一书中,把“从公元前114年至公元127年间,中国与中亚、中国与印度间以丝绸贸易为媒介的这条西域交通道路”命名为“'''丝绸之路”''',这一名词很快被学术界和大众所接受,并正式运用。
 
 
   
 
   
 “海上'''丝绸之路'''”是古代中国与外国交通贸易和文化交往的海上通道,该路主要以南海为中心,所以又称南海'''丝绸之路'''。海上丝绸之路形成于秦汉时期,发展于三国至隋朝时期,繁荣于唐宋时期,转变于明清时期,是已知的最为古老的海上航线。
+
 “海上'''丝绸之路'''”是古代中国与外国交通[[ 贸易]] [[ 文化]] 交往的海上通道,该路主要以[[ 南海]] 为中心,所以又称南海'''丝绸之路'''。海上丝绸之路形成于秦汉时期,发展于[[ 三国]] [[ 隋朝]] 时期,繁荣于[[ 朝|唐]][[宋朝| ]] 时期,转变于[[明朝| ]][[清朝| ]] 时期,是已知的最为古老的海上航线。
 
2014年6月22日,中、哈、吉三国联合申报的陆上丝绸之路的东段“'''丝绸之路''':长安-天山廊道的路网”成功申报为世界文化遗产,成为首例跨国合作而成功申遗的项目。  
 
2014年6月22日,中、哈、吉三国联合申报的陆上丝绸之路的东段“'''丝绸之路''':长安-天山廊道的路网”成功申报为世界文化遗产,成为首例跨国合作而成功申遗的项目。  
  
2013年9月,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提出建设“新丝绸之路经济带”战略构想。2015年3月28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外交部、商务部联合发布了《推动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愿景与行动》。
+
2013年9月,中国国家主席[[ 习近平]] 提出建设“新丝绸之路经济带”战略构想。2015年3月28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外交部、商务部联合发布了《推动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愿景与行动》。<ref>{{cite web|url=http://www.xinhuanet.com/politics/2018-08/26/c_1123330829.htm |title=大道致远,海纳百川——习近平主席提出“一带一路”倡议5周年记 |publisher=新华网 |date=2018-08-26 |accessdate=2019-09-29}}</ref>
 +
 
 
[[File:A8773912b31bb0511a95981e3c7adab44aede057 (1).jpg|缩略图]]
 
[[File:A8773912b31bb0511a95981e3c7adab44aede057 (1).jpg|缩略图]]
 +
 +
==參考資料==
 +
{{Reflist}}
 +
 +
==外部連結==
 +
*[https://chiculture.org.hk/tc/search?category=All&keywords=%E7%B5%B2%E7%B6%A2%E4%B9%8B%E8%B7%AF&gclid=Cj0KCQjwrMHsBRCIARIsAFgSeI3zqmrMDV1AG4GCJv4ZtK79qGf1Yuos7upmtsikdsKiMgqFSIi-SzgaAnHxEALw_wcB  中國文化研究院版 絲綢之路]
  
 
[[Category:660 中國地理總志]]
 
[[Category:660 中國地理總志]]

於 2022年7月16日 (六) 08:10 的最新修訂

絲綢之路 (英語: Silk Road ),(古代連接中西方的商道) 簡稱絲路,一般指陸上絲綢之路,廣義上講又分為陸上絲綢之路和海上絲綢之路。

陸上絲綢之路起源於西漢(前202年—8年)漢武帝張騫出使西域開闢的以首都長安(今西安)為起點,經甘肅新疆,到中亞、西亞,並連接地中海各國的陸上通道。它的最初作用是運輸中國古代出產的絲綢。1877年,德國地質地理學家李希霍芬在其著作《中國》一書中,把「從公元前114年至公元127年間,中國與中亞、中國與印度間以絲綢貿易為媒介的這條西域交通道路」命名為「絲綢之路」,這一名詞很快被學術界和大眾所接受,並正式運用。[1]

「海上絲綢之路」是古代中國與外國交通貿易文化交往的海上通道,該路主要以南海為中心,所以又稱南海絲綢之路。海上絲綢之路形成於秦漢時期,發展於三國隋朝時期,繁榮於時期,轉變於時期,是已知的最為古老的海上航線。 2014年6月22日,中、哈、吉三國聯合申報的陸上絲綢之路的東段「絲綢之路:長安-天山廊道的路網」成功申報為世界文化遺產,成為首例跨國合作而成功申遺的項目。

2013年9月,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提出建設「新絲綢之路經濟帶」戰略構想。2015年3月28日,國家發展改革委、外交部、商務部聯合發布了《推動共建絲綢之路經濟帶和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的願景與行動》。[2]

A8773912b31bb0511a95981e3c7adab44aede057 (1).jpg

參考資料

  1. 開闢絲綢之路的歷史背景. kknews 每日頭條. 2017-03-01 [2019-09-29]. 
  2. 大道致遠,海納百川——習近平主席提出「一帶一路」倡議5周年記. 新華網. 2018-08-26 [2019-09-29]. 

外部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