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兩面針的鑑別方法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兩面針的鑑別方法

【鑑定中藥材名】

兩面針

【生境分布】

為適應性極廣的熱帶植物,常生于海濱、平原、丘陵、灌叢、溝邊、林緣、草地等處。分布於廣東、海南、廣西、福建、台灣、雲南等省區。

【藥材來源鑑定】

本品為芸香科植物兩面針Zanthoxylum nitidum( Roxb.) DC.的乾燥根。本植物的葉片兩面均有針刺,故名兩面針。

【藥材歷史考證】

兩面針一名見載於《嶺南採藥錄》。並以入地金牛之名見載於《本草求原》。亦有文獻記載本品為古代本草所載的蔓椒。最早記載蔓椒產地的《名醫別錄》云:「生雲中川谷及丘冢間。」雲中,漢代郡名、縣名,其治所在今內蒙古托克托東北,而雲中縣治所在東漢末年移至現今的山西平原縣南。據考證,兩面針分布於我國南方,與《名醫別錄》所載蔓椒產地不符。

【植物形態鑑定】

木質藤本,長3~5m。根外皮棕黃色。莖、枝、葉軸及葉主脈上均有下彎的皮刺。莖棕被色,有皮孔。奇數羽狀複葉互生,葉柄長2~4cm,有小葉7~11片,葉軸上無翅或近無翅;小葉柄長1~4mm,小葉片堅紙質或厚革質,卵形或卵狀長圓形,長4~11cm,寬2~6cm,先端具驟狹的短尖頭,鈍圓或凹入,基部圓形或寬楔形,邊緣有疏圓齒或近全緣。

傘房狀花序腋生,長3~8cm;花單性;苞片細小,錐形;萼片4,寬卵形,長不及1mm;花瓣4,卵狀長圓形,長2~3mm;雄花有雄蕊4,長約4mm;雌花的雄蕊極退化,心皮4,近離生,柱頭頭狀。

蓇莢果1~4,通常2,紫紅色,有粗大的油腺,頂端具短喙;種子卵圓形,直徑5~6mm,黑色,光亮,味麻辣。花期3~4月,果期9~10月。

【藥材性狀鑑定】

本品呈卵形,長6~10mm,直徑4~7mm。表面黑色或棕色,有隆起的網狀皺紋,網眼呈不規則的多角形,兩側有明顯的稜線,頂端漸尖,基部有凹陷的果梗痕。果殼質硬而脆,種子卵形,長5~6mm,直徑3~5mm,表面類白色或黃白色,具網紋;種皮薄,子葉乳白色,富油性。無臭,味極苦。[1]

【藥材顯微鑑定】

果皮粉末棕褐色。表皮細胞多角形,含棕色物。薄壁細胞多角形,含草酸鈣簇晶及方晶,簇晶直徑約至30μm。石細胞類圓形或多角形,直徑14~38μm。種子粉末黃白色。種皮細胞略呈多角形,稍延長。胚乳和子葉細胞含糊粉粒。

【藥材理化鑑定】

取本品粉末0.5g,用乙醇20ml回流提取10分鐘,濾過。濾液數滴置蒸發皿中,於水浴上蒸乾,殘渣滴加濃鹽酸3~5滴,溶液由黃色變為紫紅色。(檢查苦味素)

【採集加工】

秋季果實成熟時採收,除去雜質,曬乾。

【飲片炮製】

除去果殼及雜質,曬乾;或剝去外殼,取淨仁用。

【性能功用】

苦,寒;有小毒。歸大腸經、肝經。清熱解毒,截瘧,止痢,腐蝕贅疣。用於痢疾,瘧疾;外治贅疣,雞眼。內服0.5~2g,用龍眼肉包裹或裝入膠囊吞服。外用:適量。本品不宜多服久服。胃腸道出血及肝腎病患者,應禁用或慎用。

【附註】

置乾燥處貯藏。[2]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