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中世紀的具體簡介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中世紀的具體簡介中世紀(Middle Ages)(約公元476年~公元1453年),是歐洲歷史上的一個時代(主要是西歐),自西羅馬帝國滅亡(公元476年)到文藝復興和大航海時代(13世紀末至14世紀中葉)的這段時期。下面為你整理的中世紀的具體簡介,希望對你有用![1]

中世紀的時間範疇

中世紀史,也叫中古史,由於概念不同,對世界中古史的起訖年代的認識也不同。

封建制度的形成、發展和解體是這一時期歐洲歷史的主線。但是世界各國封建社會的發展是不平衡的。(注:這裡的"封建社會",不是我們通常與"奴隸社會、資本主義社會"等相提並論的"封建社會",而是指分封制下的社會。主要是夏、商、周三朝,以西周最為典型。但華夏背景下的這種"封建社會"與歐洲的封建社會並不相同)

黑暗時期

另外一種觀點認為:一直到公元9世紀,絕大多數的近古(Late Antiquity)學者都按照聖奧古斯丁的觀點,認為人類是處於歷史的第六個階段也是最後一個階段,即《聖經》在"啟示錄"里預言的"末日",故而有黑暗之意;一個被歷史學家普遍接受的說法是,"中世紀黑暗時代"這個詞,是由十四世紀意大利文藝復興人文主義學者彼特拉克所發明的。他週遊歐洲重新發掘和出版經典的拉丁和希臘著作,志在重新恢復羅馬古典的拉丁語言、藝術和文化,對自公元四一零年羅馬淪陷以來的變化與發生的事件,認為不值得研究。人文主義者看歷史並不按奧古斯丁的宗教術語,而是按社會(學)的術語,即通過古典文化、文學和藝術來看待歷史;所以人文主義者把這900年古典文化上發展的停滯時期稱為"黑暗的時期"。

  彼特拉克把歐洲歷史分為兩個階段:一是古羅馬與古希臘時期;二是"黑暗時期"。人文主義者也相信,總有一天羅馬帝國會再次興起,重新恢復古典文化的純潔性。14世紀末與15世紀初,人文主義者們認為一個現代時期(Modern Age)已經開始了,所以從邏輯上來講,一個"中世紀"已經形成了。

  因此,自人文主義者起,歷史學家們對"黑暗的時期"和"中世紀"也多持負面觀點。在16世紀與17世紀時基督教新教徒的宗教改革中,新教徒也把天主教的腐敗寫進這段歷史中。針對新教徒的指責,天主教的改革者們也給出了一幅與"黑暗的時期"相反的圖畫:一個社會與宗教和諧的時期,一點也不黑暗。而對"黑暗時期",許多現代的負面觀念是來自於17、18世紀啟蒙運動中的康德和伏爾泰的作品中。

中世紀的歷史變遷

  19世紀初,浪漫主義運動轉變了這種對"黑暗的時期"負面觀念一邊倒的趨勢。

  它給出了一幅祥和的圖畫:社會和環境的和諧,紮根於大自然的生活;同時也回應啟蒙運動中的理性主義以理性完全超越感性的作法,以及由正在興起的工業革命所帶來的環境破壞與污染。浪漫主義者對待"黑暗時期"的觀點,仍可以在今天的一些慶祝那個時期文化活動與節日中,通過所展示出來的風俗與發生的歷史事件中看到。

  浪漫主義運動後的19世紀下半葉,考古學取得了很大的進展,許多不為以前的學者所知的歷史文獻與文物被挖掘和整理出來。而1939年發現的公元625年左右的薩頓骺(Sutton Hoo)寶窟,以及中世紀研究的著名學者查理哈斯金(Charles H. Haskins)的研究發現,使得"黑暗時期"看上去不再是一個合適的詞彙。

中世紀的國家

  隨着西羅馬帝國被日耳曼人所滅,相繼出現了一批蠻族國家。先後有法蘭克倫巴德奧多亞克、勃艮第、汪達爾·阿蘭、東哥特、西哥特盎格魯撒克遜等王國建立。王國之間戰爭不斷,其中盎格魯撒克遜、法蘭克王國存在的時間比較長。

  作為日耳曼人一支的法蘭克人,在486年打敗高盧軍隊,由克洛維建立起墨洛溫王朝的統治。克洛維通過和羅馬教廷的聯合,占領了羅馬帝國在高盧的全部領土。隨着法蘭克王國不斷的擴張,到了6世紀中葉,征服了勃艮第、圖林根、巴伐利亞和薩克森的一些部落,成為當時西歐最強大的國家,並建立了封建采邑制。751年,宮相矮子丕平成為法蘭克國王,建立了加洛林王朝。在查理大帝統治期間國力達到最盛,吞併了倫巴德王國,奪取西班牙邊區,占領東巴伐利亞,征服阿瓦爾汗國,西歐的大部分土地都成為了法蘭克王國的領土。查理大帝死後,法蘭克王國發生兄弟戰爭而分裂,在843年8月簽訂《凡爾登條約》經國家分為西法蘭克、中法蘭克和東法蘭克,現代的法國、意大利和德意志的疆域就是以這個條約為基礎的。

  日耳曼人的另外一支盎格魯人、薩克森人、朱特人在5世紀中葉進入大不列顛群島,在6世紀末,7世紀初,形成了7個王國,英國歷史上稱為七國時代。829年,威塞克斯王國吞併了其他6個王國,從此誕生了英格蘭(England)。1066年,法國諾曼底公爵威廉以親屬關係要求繼承王位,遭到拒絕後,發生了黑斯廷斯戰役,以武力奪取了英王之位,稱為"征服者威廉"(即威廉一世),並建立了諾曼王朝,後來法國國王的外孫繼承了英國王位,但是這也造成了日後英法兩國王室為法國王位的繼承權而進行的百年戰爭的根源。在亨利一世(1100年~1135年)統治時期,隨着王權的加強,社會矛盾激化。1215年約翰(無地王)被迫簽署《自由大憲章》。1264年的內戰期間,亨利三世被西門·德·孟福爾俘虜。1265年孟福爾召集國會,成為英國議會的開端。從1343年起,國會分成了由貴族組成的上院和代表騎士、市民的下院,確立了議會君主制。與此同時,西法蘭克王國演變成了法蘭西王國,並加強了王權,羅馬教廷被迫遷往法國南部的阿維農,並自上而下召開三級會議(一級為高級教士,二級為貴族,三級為富裕的市民),也形成了議會君主制。

  德國的前身東法蘭克王國,王權衰落,地方諸侯政權很強大。911年東法蘭克的加洛林王朝絕嗣之後,原本應該由法國王室派人繼任德國的國王,但是此時德國受到東部的外來侵略,因此地方權貴相互選出一名公爵作為盟主代替國王,這誕生了後來的德國選王制,選王一般自稱"凱撒",由選帝侯從諸侯中選出,人選不一定是德國諸侯,也可以是外國(無王位只有爵位的)諸侯,比如法國伯爵、意大利伯爵或者盧森堡等低地國家的公爵,在中國常常譯作"皇帝"或者"國王",更多是名譽,選王的權利和地方諸侯平等。這個特點被歷史學家認為是其熱衷於對外擴張的原因。951年,奧托一世率軍占領了倫巴德地區,其後的奧托二世進軍羅馬。1155年腓特烈一世攻占米蘭,教皇為其加冕,成為神聖羅馬帝國,全盛時領土包括了德意志全境,意大利中、北部,西西里島,捷克、瑞士、愛沙尼亞、普魯士。在腓特烈一世遭到15個城市聯合抵抗(即倫巴第聯盟),並被打敗。腓特烈一世在第三次十字軍東征時溺水而死,占領區也紛紛獨立。[2]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