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中丞严公雨中垂寄见忆绝奉答二绝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中丞严公雨中垂寄见忆绝奉答二绝》
唐代诗人杜甫的诗作

《中丞严公雨中垂寄见忆绝奉答二绝》是唐代诗人杜甫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

杜甫,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杜甫被世人尊为“诗圣”,其诗被称为“诗史”。杜甫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跟另外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开来,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他忧国忧民,人格高尚,他的约1400余首诗被保留了下来,诗艺精湛,在中国古典诗歌中备受推崇,影响深远

基本信息

作品名称;中丞严公雨中垂寄见忆绝奉答二绝

创作年代;唐代

作品出处;《全唐诗

文学体裁;七言律诗

作者;杜甫

作品原文

《中丞严公雨中垂寄见忆绝奉答二绝》[1]

雨映行宫辱赠诗,元戎肯赴野人期。

江边老病虽无力,强拟晴天理钓丝。

何日雨晴云出溪,白沙青石先无泥。

只须伐竹开荒径,倚杖穿花听马嘶。

作品赏析

【鹤注】此宝应元年建已月得雨时作。

雨映行宫辱赠诗①,元戎肯赴野人期。江边老病虽无力,强拟晴天理钓丝②。

(首章,从雨中说起,据来诗而答之。晴理钓丝,畜鱼待赴也。)

①《通鉴》:玄宗离蜀,以所居行宫为道士观。《杜诗博议》:《旧书·崔宁传》:初天宝中,鲜于仲通常建一使院,甚华丽。玄宗幸蜀,常居之,因为道观,写帝御容,置之正室。郭英又奏请旧院为军营,乃移去御容自居之。朱云:此即玄宗行宫,当在成都城内,有谓近万里桥者,非也。谢瞻诗:"杨銮戾行宫。"②《诗》:"其钓维何,维丝伊缗。"

其二

何日雨晴云出溪,白沙青石洗无泥。只须伐竹开荒径,倚杖穿花听马嘶。

(次章,承晴天说入,望严公枉过也。路不沮泥,见马蹄可至。)

作者简介

杜甫(公元712年-公元770年),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汉族,祖籍襄阳,河南巩县(今河南省巩义)人。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与另两位诗人李商隐杜牧即“小李杜”区别,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杜甫也常被称为"老杜"。[2]

杜甫生活于唐朝由盛转衰的历史时期,杜甫出身在一个世代“奉儒守官”的家庭,家学渊博。早期作品主要表现理想抱负和所期望的人生道路。

在杜甫中年因其诗风沉郁顿挫,忧国忧民,杜甫的诗被称为“诗史”。他的诗清代三十六诗仙图卷之杜甫词以古体、律诗见长,风格多样,以“沉郁顿挫”四字准确概括出他自己的作品风格,而以沉郁为主。杜甫生活在唐朝由盛转衰的历史时期,其诗多涉笔社会动荡、政治黑暗、人民疾苦,他的诗反映当时社会矛盾和人民疾苦,他的诗记录了唐代由盛转衰的历史巨变,表达了崇高的儒家仁爱精神和强烈的忧患意识,因而被誉为“诗史”。[3]

盛唐伟大的诗圣杜甫是大家都喜爱的文学家,他的诗歌情感内敛、沉郁顿挫,充满了现实主义的艺术风格。他忧国忧民、悲天悯人,很多诗都留下了他的痛苦和沉思。比如“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尽欢颜”就表现了作者济世救民的使命感;“致君尧舜上,再使民风淳”也表现了他的圣人情怀。[4]

视频

诗圣杜甫的故事

100秒看完杜甫的一生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