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中书令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跳转至: 导航搜索

中书令

中书令,中国古代官职名称。汉武帝以宦官主中书,称中书令,置令与仆射为其长,掌传宣诏命等。最初是帮助皇帝在宫廷处理政务的官员,负责直接向皇帝上奏的密奏"封事",责任重要。中书令、尚书令在西汉并置,与谒庭令、内者令等都是由宦官士人担当。

西汉年间中书,乃归属于内廷宦官机构,负责在皇帝书房整理宫内文库档案,与皇帝有频繁接触的机会,其主官称中书令。司马迁中年以后,因学识过人,故以太史公的身份担任中书令,朝位在丞相之上,是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位中书令。

基本信息

名称 中书令 朝代 汉武帝时期
外文 head of the secretariat 职能 帮助皇帝在宫廷处理政务

历史沿革

西汉中后期汉武帝改尚书令为中谒者令,《后汉书》:"尚方(书)令一人,千石。本注曰:承秦所置,武帝用宦者(亦用士人,如张安世),更为中书谒者令,成帝用士人,复故。"尚书令作为中书令属官,在汉武帝时尚书由中书令负责,尚书令是中书令的谒者,故称中书谒者令。

元帝时中书令权势甚至比丞相都大,《汉书·匡衡传》:"初,元帝时,中书令石显用事,自前相韦玄成及衡皆畏显,不敢失其意。"后来萧望之为给事中,始领尚书事,反对由中书令弘恭掌握尚书,表示:"尚书百官之本,国家枢机,宜以通明公正处之。武帝游宴后庭,故用宦者,非古制也。宜罢中书宦官,应古不近刑人。"这是外朝官员与内廷官员争权的开始,因为中书令弘恭是刑人,萧望之借此要改变汉武帝制定的中书尚书体制,汉成帝元年中书令石显降为中书谒者令,中书令不再是要职,在汉成帝四年"罢中书宦官"废中书令,完全终止汉武帝建立的中书尚书制度,削弱皇权改内廷尚书为朝廷官。

东汉不置。

三国魏文帝时,宫内图书的整理逐渐不拘于宦官,也起用士人,从而演化成可以讨论政策的研究机构。并改秘书为中书,分设中书监与中书令,掌握机要。如西晋的中书监荀勖和中书令和峤。

两晋沿设。

南北朝时,中书令一官最为清贵华重,常用有文学才望者任职。谢安担任中书令执政,地位开始日益提高。十六国时前秦王鱼担任中书令,职高位隆,建言朝政。北周官制与各代不同,其内史中大夫即是此官。

隋唐早期,任中书令为中书省之长官,属于宰相职。隋朝时因为隋文帝的父亲名叫杨忠,为忠避讳,改中书令为内史令,中书省为内史省。炀帝时一度改为内书令,开始与侍中成为宰相,在具体执政上超过尚书令,尚书令仅仅成为荣誉头衔,隋文帝的三个儿子同时被加尚书令,而执政的杨素为中书令(内史令)。唐朝依然沿袭隋朝,唐太宗开始也加衔尚书令。唐武德三年(620),复为中书令。高宗曾改为右相。武则天时改中书令为"内史",中书省为"凤阁"。玄宗开元初一度改为紫微令,天宝初又改为右相。后均复旧。唐初中书令为正三品,位侍中上,大历二年同升正二品。唐后期多以两省侍郎同平章事为宰相,以两省长官位高权重故,不常除拜。或用以藩镇武将加衔,不预政事。后周显德元年冯道死后,中书令不再真拜。

宋中书令因五代之旧,只为亲王、使相的兼官,无职事。元丰改官制,三省长官都为宰相,正一品,但不真拜,而以右仆射兼中书侍郎行令之职,别置侍郎以佐之。中兴后,置左右丞相,省令不置。 明洪武年间,中书令即当朝宰相。后由于胡惟庸案,原负责草拟和颁发诏令的机构中书省及中书令一职皆遭撤销,权归皇帝。

明成祖以后,清朝内虽无相职,但有所谓"首辅"或内阁大学士等职接连替代中书舍人原有的角色,清朝中堂一词即由此衍生而来。惟与前期相较,内阁大学士等要职皆不复宰相威信。

宋朝瞿蜕园《历代职官简释》:"在体制上,中书省是决策机构,所以中书令更是政务的本源。" 在封建社会以中书省、门下省和尚书省为执政机构,有时形式不同,本质相近。

辽金夏的中书令掌实权,位在丞相上,辽夏中书令是宰臣之首。金国只太祖、熙宗朝有中书令,完颜亮废除中书令数年后灭亡。

元代中书令权位尤重,忽必烈统制中国之后,耶律楚才任中书令执政,恢复了中书令宰相的职权,但权限则大为扩充至地方行省。后来也仿效宋太祖时,赵光义任中书令为嗣子,或以皇太子兼任。


隋唐中书令

唐朝初年,唐太宗以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三省综理政务,共议国政。中书令、侍中、尚书仆射分别为三省长官,并为宰相。 内史令 杨昭

杨暕

杨约

李德林

赵芬

杨素

杨广

杨秀

萧琮

元寿

萧瑀(618-620)

窦威(618)

封德彝(620) 中书令 萧瑀 (620-623)

封德彝 (620-626)

杨恭仁(623-626)

李世民(625-626)

房玄龄(626-629)

宇文士及(626-627)

李靖(628-630)

温彦博(630-636)

杨师道(639-643)

岑文本(644-645)

杨师道 (645)

马周(645-648)

长孙无忌(648-649)

褚遂良(648-650)

高季辅(649-651)

柳奭(652-654)

来济(655-657)

崔敦礼(655-656)

李义府(657-658)

杜正伦(657-658)

许敬宗(658-662)

李义府 ( 663)

刘祥道(664)

陆敦信(665-666)

刘仁轨(666-670)

阎立本(668-673)

郝处俊(675-679)

李敬玄(676-680)

薛元超(681-683)

崔知温(681-683)

内史

裴炎(683-684)

骞味道 (684-685)

裴居道(685-687)

岑长倩(686-690)

邢文伟(690)

豆卢钦望(693-694)

李昭德(694)

王及善(697-699)

武三思(698-700)

狄仁杰(700)

李峤(704)

杨再思(704-705) 中书令

李峤(706-709)

杨再思(705-709)

崔玄暐(705)

袁恕己(705)

韦安石(705-706)

魏元忠(705-706)

宗楚客(709-710)

萧至忠(709-710)

钟绍京(710)

萧至忠 (710)

韦嗣立(710)

姚崇(710-711)

韦安石(711)

崔湜(712-713)

张说(713)

萧至忠 (713)

姚崇(713-716)

张嘉贞(720-723)

张说 (723-726)

萧嵩(729-733)

张九龄(734-736)

李林甫(736-752)

杨国忠(752-756)

崔圆(757-758)

郭子仪(758-781)(郭子仪担任中书令二十四年,其时间仅次于新中国周恩来担任总理的时间)

李光弼(760-761)

李辅国(762)

李怀光(783-784)

李晟(784-793)

浑瑊(796-799)

韩弘(819-822)

裴度(839)

白敏中(860-861)

参考资料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