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主菜单

求真百科

中共山东省委党校图书馆

来自 搜狐网 的图片

中共山东省委党校图书馆始建于1949年10月,其前身是原《渤海日报》资料室。1955年4月,山东行政学院、政治学校与党校合并建立中央第四中级党校,三校的图书资料也合并到一起。1957年7月,中央第四中级党校改由山东省委管理,1958年12月1日复名为中共山东省委党校。文化大革命中,省委党校被撤销,图书资料室也停办。1972年6月,随着党校复校,图书资料室也随之恢复。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随着党校教育的正规化,在历届省委和校委的亲切关怀和大力支持下,图书馆的硬件设施不断完善,服务质量逐步提高,图书馆事业得以迅速壮大和发展。省领导李建国、姜异康、姜大明、王军民、李玉妹、高晓兵等先后到图书馆视察指导工作,中央党校校领导和图书馆领导也多次到图书馆检查指导工作。现在,图书馆已成为党校的文献信息中心。

目录

一、基本情况

图书馆是校委直接领导下的教学科研部门,处级建制,编制30人,其中四级岗4个,五级岗2个,六级岗4个,七级岗3个,八级岗3个,九级岗5个,十级岗3个,十一级岗3个,十二级岗3个。图书馆下设采编部、流通部、阅览部、信息部、技术部等5个业务部门,皆科级建制。现馆舍于2011年3月18日启用,建筑面积7100平方米。馆藏图书51万册,期刊报纸合订本10万余册。馆藏图书以哲学[1]社会科学为主,其占全部藏书的90%;其中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等着作及研究资料的收藏尤为全面、系统、完整,占全部藏书的9%左右。党校重点学科文献是我馆收藏的重点,占全部藏书的40%,形成了具有党校特色的文献资源体系。同时收藏了部分大型资料性丛书及建国前的报刊,如台湾影印版《文渊阁四库全书》《孔子文化大全》《东方杂志》《申报》《民国日报》《山东文献集成》等。珍藏有古籍线装书2万余册。

二、服务工作

图书馆坚持全方位、多角度、深层次服务,由一次文献服务发展到二、三次文献服务;由单纯的文献服务发展到文献与信息一体化服务;由提供一般性馆藏目录服务发展到提供推荐目录、专题索引服务;由闭架借阅服务发展到全开架借阅服务;由单纯为校内读者服务发展到在保证教学科研用书的前提下,向社会开放。

图书馆采取大开间、通透式结构,实现了收藏、借阅、研究、休闲四位一体,形成了大流通、大开放、藏借阅一体化的新型服务模式,新书和反映我校教研人员着作成果的“党校文库”均设专架展示,一切从读者需要出发,为读者提供了一个信息随手可得、服务无处不在的优雅阅读环境。

近年来,从贴近用户需求、优化服务流程、拓宽服务内容入手,努力提高服务质量,开展了一系列创新活动。(1)举办校园书展活动。一方面邀请教员为图书馆推荐藏书,共建党校文献资源体系;另一方面为教职员工和学员购书提供方便,活跃校园文化气氛。(2)建立个人数字图书馆。为全校教研人员提供个性化的信息定制和推送服务。(3)积极探索学科化信息服务模式。试行学科馆员制度,深入到各教研部,开展“嵌入式”信息服务。(4)建立图书需求登记制度。及时登记读者的特别需要的图书,想方设法购进,并及时通知他们前来借阅。(5)加大与公共图书馆[2]、高校图书馆和党校系统图书馆的协作。实现信息资源共建共享,拓宽信息资源获取渠道。(6)广泛联系社会各界为图书馆赠书,丰富馆藏资源。

馆办刊物《信息与资料》,紧密联系党校教学科研实际,以文摘形式及时反映理论与学术前沿动态和改革开放实践中的热点、难点问题,在全省党校系统有较好反响。

三、业务管理工作

业务管理工作坚持标准化、规范化和科学化,运用图书馆自动化集成系统(ILAS)对图书馆业务流程实行自动化管理。馆藏图书分类全部采用《中图法》,并按国家颁布的文献着录条例及《中国机读目录着录格式》进行着录。做到了馆藏分类统一,检索手段完备。

四、数字图书馆建设

数字图书馆建设实现了以校园网为依托、与互联网对接的7×24小时不间断的网上信息服务。提供中国知网系列、《读秀学术搜索》《人大复印报刊资料》《龙源期刊》《方正数字图书》《书生数字图书》等全文数据库近50种,包含网络版期刊5000余种,重要报纸800余种,电子图书200万种,基本满足了我校教学科研的需要。自建有《信息与资料》《山东省委党校科研成果》《山东省情》和《领导学研究》等全文数据库以及《馆藏书目》数据库。承建的中央党校三大文库子项目——《中国共产党历史文库(山东部分)》专题数据库正在建设之中,其子库《沂蒙精神》文库已建成使用。

五、科研工作

秉承“一心一意干工作,千方百计搞科研”的优良传统,图书馆的科研一直走在全国党校系统图书馆前列。截至2012年底,图书馆先后主持立项国家社科规划项目4项;省社科规划项目及软科学计划项目10余项;发表论文400余篇,其中在《人民日报》《光明日报》《情报资料工作》等国家级报刊发表文章10余篇,多篇文章被人大复印资料全文转载;出版专着5部;参编着作十几部。荣获山东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3项,山东省软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3项,山东省党校系统科研成果一、二、三等奖多项,其中三项成果获省领导签批。

六、取得的荣誉

在校委的正确领导和全校各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图书馆全体员工精诚合作,锐意进取,在服务工作、队伍建设和党团工会活动等各个方面,展现了图书馆的良好形象,荣获了多项荣誉。

年荣获中华总工会授予的“全国五一巾帼标兵岗”称号;

年荣获山东省“巾帼文明岗”称号;

年荣获省直机关“巾帼文明示范岗”称号;

4.连续多年荣获中共山东省委党校“巾帼建功”先进集体;

5.被评为全国党校系统数字图书馆建设示范馆;

6.多次被评为中共山东省委党校先进处室;

7.多次被评为中共山东省委党校先进党支部;

8.被授予“中共山东省委党校申请硕士学位授予权工作先进集体”称号;

9.多次荣获中共山东省委党校歌咏比赛、广播操比赛、舞蹈大赛等一等奖;

10.多次荣获“山东省古籍保护先进单位称号;

11.被评为“中国知识基础设施工程应用示范单位”。

七、未来展望

山东省委党校图书馆将建成一个现代化、多功能、研究型、开放式的有党校特色的图书馆,一个在文献保障、信息环境、服务水平、人员素质等方面与党校教学科研相适应且同步发展的文献信息中心。其主要内容:文献信息资源建设按照建立学科门类比较齐全,能适应学位点建设需要,具有党校特色的要求进行布局;文献资源开发坚持高质量、深层次,建成党校优势学科的文献检索系统;数字图书馆建设按照全国党校系统数字图书馆建设的总体要求,采用国内外先进技术建立山东省委党校图书馆网络平台;建设山东省党校系统具有特色优势并形成一定规模的数据库群;以山东省委党校图书馆网站为门户站点,以国际互联网为依托形成上联中央党校图书馆,下联全省市、县、区党校图书馆的全国党校系统数字化文献信息资源保障体系。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