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變更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

增加 15,865 位元組, 4 年前
無編輯摘要
[[File:%E5%9B%BD.jpg|400px380px|缩略图|右|[https://pediainside.com/index.php?title=File:%E5%9B%BD.jpg 原图链接] [http://m.wx24.cn/wwzk_Article.asp?id=2237 图片来自微文周刊</small>]]] 
2004年3月14日,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通过宪法修正案,正式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为《[[义勇军进行曲]]》。<ref>[https://www.iqiyi.com/w_19rzfyzgy9.html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 - 义勇军进行曲 - 军乐队]</ref>
 
《义勇军进行曲》作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在中国全国人大、国庆节等重要庆典或政治性的公众集会时都会演奏/唱,很多学校也在每周有一次隆重的升国旗、奏国歌仪式。<ref>[https://mp.weixin.qq.com/s?src=11&timestamp=1576482096&ver=2037&signature=bIQDJI85cvTNnm9iQBbfbItKgqklE5MoOucZgN3kHaOQXoSXyQSLjo4koUWM-Du*H3JHYNXkoXSvEbVI5iPAVZDe4Q90ltuo*ukfhOnZmir9--EBYwv3gBhEM0TS3Zn5&new=1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义勇军进行曲》手语版,致敬祖国!]2018-10-01</ref>
 
2009年3月,从第十一届全国人大第二次会议开始,会议的开闭幕式上,由过去的奏国歌改为唱国歌 。
 
2017年9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法》在第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九次会议表决通过,于10月1日起正式实施。<ref>[http://tv.cntv.cn/video/C10634/3863b17e58f046df8692bb54f8039adb 央视网视频 > 百年歌声 >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ref></br>
== 歌词 ==
[[File:国歌3.jpg|600px500px|缩略图|float|[https://pediainside.com/index.php?title=File:%E5%9B%BD%E6%AD%8C3.jpg.jpg.jpg 原图链接] [http://www.tuxi.com.cn/viewb-87141937541337-871419375413379012.html 图片来自突袭网信息中心</small>]]]
&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
&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起来!<ref>[http://bd.kuwo.cn/play_detail/13051088?from=sogou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_义勇军进行曲 ─ &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 合唱版歌词_]</ref></br>
 
&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不愿做奴隶的人们!</br>
 
&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把我们的血肉</br>
 
&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筑成我们新的长城!</br>
 
&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中华民族到了</br>
 
&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最危险的时候,</br>
 
&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每个人被迫着发出最后的吼声。</br>
 
&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起来!</br>
 
&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起来!</br>
 
&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起来!</br>
 
&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我们万众一心,</br>
 
&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冒着敌人的炮火,</br>
 
&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前进!</br>
 
&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冒着敌人的炮火,</br>
 
&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前进!</br>
 
&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前进!</br>
 
&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前进、进!</br>
== 作者简介 ==
[[File:%E8%81%82聂耳a.jpg|240px|缩略图|左|'''聂耳''' [httpshttp://pediainsidesn.people.com.cn/BIG5/n2/2018/0621/indexc378302-31729592.php?title=html 图片来自人民網]]]'''曲作者''' '''聂耳'''(1912年2月14日~1935年7月17日),[[云南]][[玉溪]]人,生于[[昆明]],原名聂守信,字子义(亦作紫艺),中国音乐家,[[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义勇军进行曲]]》的作曲者,曾用笔名有黑天使、噪森、浣玉、王达平等。  1912年2月,[[聂耳]]出生于云南省昆明市。1916年7月17日,聂耳的父亲病故,家庭经济立即陷入困境。后依靠他母亲给人治病同时仍兼成春堂制药、卖药的经营,勉强负起全家的经济重担。  1919年,聂耳进入昆明县立师范附属小学,他从小就明显表露出对音乐的爱好,先后向家人及邻居邱木匠学习民族乐器([[竹笛]]、[[二胡]]、[[三弦]]、[[月琴]]等)的吹奏并对当地民间音乐(如滇戏、花灯、洞经调等)开始接接触。之后并向柏氏学习音乐基础理论和钢琴的弹奏,积极热情参与校内外的业余音乐活动。  1927年考入云南省立第一师范学校。1928年,正式秘密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  [[File:%E8%81%82聂耳2.jpg |240px|缩略图|右|'''聂耳演奏小提琴的资料照片''' [http://www.gov.cn/lssdjt/content_337376.htm 图片来自中央政府门户网站]]]1928年11月底,出于投入实际斗争的革命愿望报名参加滇系军阀范石生所招收的“学生军”,1929年3月,随军官赴广州,4月8日被该部队遣散,流落[[广州]]。5月6日,靠朋友的借款,得以返回昆明家乡,回昆明省立第一师范,插入 图链 班继续学习,与张庚侯、廖伯民等友人一起组织九九音乐社。积极参与中共地下党领导的青年救济团的各项针对反动派的斗争,因而引起反动派的注意。在毕业(1930年)前夕,得悉他有被捕的危险,在其家庭的帮助下于7月10日匆匆逃离昆明,绕道海防、[[香港]]、到达[[上海]]。  1930年到上海,经朋友介绍参加由上海中共地下党所领导的进步发群众组织——反帝大同盟。 1931年4月,聂耳报考“明月歌剧社”,主考人黎锦晖慧眼识英才,破格录取他为乐队练习生,师从乐队首席王人艺、外籍教师普杜什卡刻苦学习小提琴,黎锦晖为他取名“聂耳”。  1932年4月,由田汉介绍加入左翼剧联及其剧评小组。11月,进入联华影业公司一厂工作,参加“苏联之友社”音乐小组,并组织“中国新兴音乐研究会”,参加左翼戏剧家联盟音乐组。  1933年初,聂耳由[[田汉]]介绍加入中国共产党。1933年到1935年,聂耳主要在上海联华影业、百代唱片从事电影配乐等工作,他绝大部分作品也产生于这短暂的几年。<ref>[http://www.yn.chinanews.com.cn/pub/html/special/2012/0330/7456.html 为什么纪念聂耳?拿什么纪念聂耳? 发布时间:2012-03-30]</ref>  1933年夏天,聂耳创作了他的第一首电影歌曲《开矿歌》,这是联华影业公司拍摄的电影故事片《母性之光》的插曲。 着聂耳又为独幕话剧《饥饿线》创作了插曲《饥寒交迫之歌》,还为街头的小报童创作了《[[卖报歌]] 》。在担任联华影业公司音乐股主任,为影片作曲、配音,辅导演员唱歌的同时,聂耳还担任中国电影文化协会组织部负责人等职务。由于聂耳积极参加左翼文艺的各种活动产生巨大影响,联华影业公司老板迫于压力,以聂耳“有病需要休养”为由,于1934年1月解雇了他。<ref>[http://www.sohu.com/a/226385454_100127098 129099699_391643 先锋文化丨聂耳的音乐人生 ]2017-03-16 18:58</ref>  [[File:聂耳3.jpg|240px|缩略图|右|'''聂耳在创作''' [http://www.cflac.org.cn/ArtExchange/201203/Chinese/201403/t20140326_249585.htm 图片来自 搜狐<艺术交流]]]党组织随即又安排聂耳进入英资企业百代唱片公司担任录音、作曲等工作。这期间聂耳先后为田汉的歌剧《扬子江风暴》创作了《打桩歌》《打砖歌》《码头工人歌》《苦力歌》等中国最早的劳工歌曲;还为电影《桃李劫》谱写了主题歌曲《毕业歌》;为电《大路》谱写了《大路歌》《开路先锋》;为电影《飞花村》谱写了《飞花歌》《牧羊曲》等歌曲。同时,聂耳还组建了百代国乐队,亲任队长兼指挥,经常演奏他整理改编《[[金蛇狂舞曲]]》《翠湖春晓》等具有云南风味的民族器乐曲。上述电影歌曲与民族器乐曲都由百代公司灌制了唱片而广泛传播,大受欢迎。  后来由于各种原因,聂耳离开了百代公司并回到联华影业公司工作。聂耳在为该厂拍摄电影片《新女性》配音和创作了主题歌《新女性》组歌之后,1935年初为田汉新写的话剧《回春之曲》谱写了4首插曲:《告别南洋》《慰劳歌》《[[梅娘曲]]》《春回来了》;接着又为电影《逃亡》谱写了《逃亡曲》《[[塞外村女]]》两首歌曲。  20世纪30年代中期,日寇侵占东北后又把铁蹄伸向华北,国内的反动腐朽势力却仍沉溺于纸醉金迷中。共产党员作家田汉找到聂耳,二人就此议定,要创作一首歌,二人研究了《[[国际歌]]》、《[[马赛曲]]》和《[[船夫曲]]》,认为很有气势,可以借鉴。1935年初,田汉改编了电影《[[风云儿女]]》,并写了一首主题歌——《义勇军进行曲》。由于发现国民党特务已来追捕,他仓促间在一张小小的香烟包装纸上写下歌词,就被抓进监狱。  1935年初,聂耳为《义勇军进行曲》作曲,随后为躲避国民党政府追捕,于1935年4月15日离开了上海,拟途经日本赴欧洲和苏联考察、学习。1935年7月17日,聂耳在日本神奈川县藤泽市鹄沼海滨游泳时,不幸溺水身亡,年仅23岁。   [[File:聂耳4.jpg|240px|缩略图|左|'''玉溪聂耳音乐广场铜像特写''' [http://bbs.zol.com.cn/dcbbs/small>d139_64822.html 图片来自ZOL论坛]]]1936年7月,受中国左翼作家联盟东京分盟的指派张天虚几经辗转,才将聂耳骨灰及遗物送回上海。  在聂耳24载年华中,真正从事音乐创作的岁月仅有两年多。聂耳创作了36首歌曲、6首民族器乐曲和口琴曲,他的一系列作品影响中国音乐几十年。他的音乐创作具有鲜明的时代感、严肃的思想性、高昂的民族精神和卓越的艺术创造性,为中国无产阶级革命音乐的发展指出了方向,树立了中国音乐创作的榜样。  1954年11月1日,日本人在藤泽市鹄沼海岸聂耳遇难地附近,建立了聂耳纪念碑1963年,随着中日民间的贸易往来,日本人民又重建“耳”字形的花岗石纪念碑,日本戏剧家[[秋田雨雀]]先生撰写介绍聂耳生平碑文,并请[[郭沫若]]题写纪念碑。郭沫若书题了“聂耳终焉之地”六个大字。  1954年,中共云南省人民政府决定重修聂耳墓地,请郭沫若题写墓碑和墓志铭,郭沫若题“人民音乐家聂耳之墓”碑和墓志铭。  1985年6月玉溪市人民政府兴建聂耳公园,位于玉溪市南门街南端,占地面积13万平方米。1987年7月竣工,是以纪念人民音乐家聂耳为主,兼容文化、休息、娱乐的综合性公园。园内分为纪念区、游乐区、文化活动区、安静休息区、儿童游乐区、花卉生产观赏区和公园管理区。聂耳铜像是纪念区的主体,铜像坐南朝北,采用锡青铜料铸成,高2.4米,重1.8吨,铜像基座建在高出周围约2.25米的平台上。  ''' 主要 品:'''</br>
'''聂耳'''(1912-1935 歌曲:《进行曲》(口琴曲)、《圆舞曲》、《天伦之爱》(歌舞曲 、《[[开矿歌]]》、《[[饥寒交迫之歌]]》、《[[卖报歌]]》、《翠湖春晓》、《雪花飞》、《[[金蛇狂舞]]》,《昭君和番》 原名聂守信 《卖报之声》 字子义(亦作紫艺) 《小野猫》 中国音乐家 《打砖歌》 [[ 中华 码头工 民共和国国 ]]》,《[[苦力歌]]》,《[[毕业歌]]》,《[[大路歌]]》,《开路先锋》,《告别南洋》,《春回来了》,《慰劳歌》,《[[梅娘曲]]》,《逃亡曲》,《[[塞外村女]]》,《打长江》,《[[采菱 歌]] 》, 《[[ 铁蹄下的歌女]]》,《 义勇军进行曲》,《白雪歌》,《[[采茶歌]]》 的作曲者。他创作了数十首革命 ,《[[茶山情 曲,他的一系列作品影响中国音乐几十年。他的音乐创作具有鲜明的时代感、严肃的思想性、高昂的民族精神和卓越的艺术创造性,为中国无产阶级革命音乐的发展指出了方向,树立了中国音乐创作的榜样 ]]》等 </br>
'''主要 著作成就:'''
《[[告别南洋]]》 1935年 《[[春回来了]]》,《[[慰劳 根据田汉 ]]》, 词创作出的 [[梅娘 义勇军进行 ]] 在1949年被选为中华人民共和国代国歌,1982年确定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 《[[逃亡曲]]》,《[[塞外村女]]》,《[[打长江]]》 成为中华民族精神文明的重要象征。2009年 《[[采菱歌]]》,《[[铁蹄下 被中国政府评为“100位为新中国成立作出突出贡献 歌女]]》 英雄模范人物和100位新中国成立以来感动中国人物”之一。2019年6月 ,《[[ 义勇军进行曲]] ,《[[小工 入选中宣部“庆祝中华 ]]》,《[[伤兵 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优秀 ]]》,《[[白雪歌]]》,《[[采茶歌]]》,《[[茶山情歌]]》</br>[[File:%E7%94%B0.jpg|200px|缩略图|右|'''田汉''' [https://pediainside.com/index.php?title=File:%E7%94%B0.jpg 原图链接] [http://www.gerenjianli.com/Mingren/08/gcep93in71.html 图片来自名人简历</small>]]]曲100首”。
'''词作者''' </br>
[[File:%E7%94%B0.jpg|240px|缩略图|右|'''田汉''' [http://www.gerenjianli.com/Mingren/08/gcep93in71.html 图片来自名人简历</small>]]]
 
'''田汉'''(1898年3月12日—1968年12月10日),[[汉族]],原名寿昌,1898年3月12日生于[[湖南]]省长沙县。'''乳名''':和儿,'''学名''':寿昌,'''笔名''':田汉、陈瑜、伯鸿、汉儿倚声、首甲、绍伯、漱人、陈哲生、等。<ref>[http://news.daxues.cn/lishi/lsrw/01/351231.html 田汉的人生经历 田汉是怎么死的 ]日期:2017-03-01 来源:大学生新闻网</ref>
 
 
[[田汉]],剧作家、戏曲作家、电影编剧、小说家、词作家、诗人、文艺批评家、文艺活动家,中国现代戏剧三大奠基人之一。他创作歌词的歌曲《[[万里长城]]》的第一段后来成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义勇军进行曲》的歌词。
 
 
1916年随舅父去[[日本]][[东京]]高等相关著作师范英文系学习,后参加少年中国学会。留学日本时曾自署为“中国未来的易卜生”。
 
1920年出版与[[郭沫若]]、[[宗白华]]的通信《三叶集》。
 
1921年与[[郭沫若]]、[[成仿吾]]、[[郁达夫]]等组织创造社。
 
 
1922年回国后与妻子[[易漱瑜]]创办《南国半月刊》,继而组织南国电影剧社,从事话剧创作和演出活动。此时期创作的话剧《[[咖啡店之一夜]]》、《获虎之夜》、《苏州夜话》等都充满浪漫主义气息。
 
 
[[File:田汉a.jpg|240px|缩略图|左|'''年轻时代的田汉''' [https://www.shobserver.com/news/detail?id=157147 图片来自上观新闻]]]
1927年秋,任上海艺术大学文学科主任,不久被推举为校长,编写了话剧《苏州夜话》、《[[名优之死]]》等。<ref>[https://www.shobserver.com/news/detail?id=157147 引风气之先的田汉,搅动了上海滩的一池春水]来源:上观新闻 2019-06-27</ref>
 
 
1928至1929年率南国社先后在[[上海]]、[[杭州]]、[[南京]]、[[广州]]、[[无锡]]各地举行话剧公演和其他艺术活动,推动了中国话剧的发展。田汉主蝙了《南国月刊》,写作了《古潭的声音》、《颤栗》、《南归》、《第五号病室》、《火之跳舞》、《[[孙中山之死]]》、《一致》等剧本和一系列关于戏剧运动的文章。
 
 
1932年经[[瞿秋白]]主持加入中国共产党。从此参与了党对文艺的领导工作,先后担任过“剧联”的党团书记和中共上海中央局文化工作委员会委员。此时创作了《年夜饭》、《梅雨》、《乱钟》、《顾正红之死》、《暴风雨中的七个女性》等大量作品;同时又和夏衍、阳翰笙等打入电影阵地,为“艺华”、“联华”等影片公司写了《三个摩登的女性》、《青年进行曲》、《[[风云儿女]]》等一批进步电影文学剧本,使电影文学从思想到艺术出现了新面貌。他还与[[聂耳]]、[[冼星海]]、[[张曙]]等合作创作了大量歌曲,其中的《[[毕业歌]]》、《义勇军进行曲》等都曾广泛流传。
 
 
1935年创作的剧本《[[回春之曲]]》是以浪漫主义与现实主义相结合来表现人民抗战决心的作品。同年被国民党逮捕,经营救出狱。
 
 
1939年后在桂林主编《戏剧春秋》月刊,此时对[[京剧]]、[[汉剧]]、[[湘剧]]等戏曲进行了改革,写了大量以反侵略为内容的戏曲剧本,有《[[江汉渔歌]]》、《[[岳飞]]》等。
 
 
1940年应三厅召赴重庆,期间与欧阳予倩、杜宣、许之乔等创办《戏剧春秋》,“[[皖南事变]]”后,田汉离开[[重庆]]到[[湖南]]南岳住了近半年,随后到[[桂林]]从事抗战戏剧活动,在极端艰苦的条件下领导组建了新中国剧社和京剧、湘剧等民间抗日演剧团体。同时写作了话剧《[[秋声赋]]》、《[[黄金时代]]》,与[[洪深]]、[[夏衍]]合编了《[[再会吧,香港]]》。<ref>[http://www.archives.sh.cn/shjy/hsrw/201406/t20140609_40919.html 田汉与话剧]</ref>
[[File:田汉c.jpeg|300px|缩略图|左|'''聂耳和田汉''' [https://www.sohu.com/a/345444941_99965069 图片来自搜狐快讯]]]
 
 
1944年,田汉与欧阳予倩等在桂林组织了西南戏剧展览会。
 
1946年春抗战胜利后回到上海,投入了反对国民党反动统治的民主运动,写作了《[[丽人行]]》、《[[忆江南]]》、《[[梨园春秋]]》等戏剧和电影。
 
 
解放后历任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文化教育委员会委员,文化部戏曲改进局局长,艺术事业管理局局长,中国剧协主席和党组书记,全国文联副主席等职,创作了话剧《[[关汉卿]]》、《[[文成公主]]》、《十三陵水库畅想曲》及整理戏曲《[[白蛇传]]》、《[[谢瑶环]]》等,在历史剧的创作和改编方面达到了新的高度。
 
 
1968年,田汉在“文革”中惨遭残害,病死狱中。1979年4月平反,在[[北京]]召开了隆重的追悼大会。
[[File:田汉b.jpg|340px|缩略图|右|'''1947年田汉(左三)与洪深、熊佛西、茅盾、于立群等在一起''' [https://www.shobserver.com/news/detail?id=157147 图片来自上观新闻]]]
 
 
田汉从1920年代开始戏剧活动,毕生从事文艺事业,创作了[[话剧]]、[[歌剧]]60余部,电影剧本20余部,戏曲剧本 24部,歌词和新旧体诗歌近2000首。他写的《义勇军进行曲》,经聂耳谱曲传唱全国,被定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他不仅是中国革命戏剧运动的奠基人和戏曲改革事业的先驱者,同时也是中国早期革命音乐、电影事业的卓越组织者和创造者。
 
 
'''主要作品:'''
 
戏曲作品:《土桥之战》、《[[新雁门关]]》、《[[江汉渔歌]]》、《[[新儿女英雄专]]》、《[[岳飞]]》、《金钵记》、《情探》、《[[双忠记]]》、《[[武松]]》、《[[武则天]]》、《[[琵琶行]]》、《[[白蛇传]]》、《[[金鳞记]]》(与安娥合作)、《[[谢瑶环]]》、《[[西厢记]]》(六场京剧),二场京剧《[[林冲]]》,七幕京剧《雪与血》、六场京剧《[[明末遗恨]]》、豫剧《[[对花枪]]》等。
 
 
话剧剧本:《[[蔷薇之路]]》(日记)、《[[咖啡店之夜]]》(戏剧集)、《[[丽人行]]》、《[[回春之曲]]》,《[[文成公主]]》、《关汉卿》、《[[朝鲜风云]]》(《甲午海战》三部曲之一)、《黎明之前》、《[[月光曲]]》(剧集),独幕话剧《[[孙中山之死]]》、《[[黎明之前]]》、《初雪之夜》,《[[母亲]]》(根据[[高尔基]]同名小说改编)、三幕话剧《[[暴风雨中的七个女性]]》,《[[名优之死]]》(三幕话剧);四幕话剧《[[卢沟桥]]》,四场话剧《[[最后的胜利]]》,四幕话剧《[[黄金时代]]》;五幕话剧《[[阿Q正传]]》(根据[[鲁迅]]同名小说改编),《[[秋声赋]]》(五幕话剧);六幕话剧《[[复活]]》(根据[[托尔斯泰]]同名小说改编),六幕话剧《[[卡门]]》(根据[[法国]][[梅里美]]同名小说改编);《[[关汉卿]]》(十三场话剧),等
 
 
电影剧本:《母性之光》、《[[三个摩登女性]]》、电影片《到民间去》、 《民族生存》、《肉博》、《烈焰》、《[[黄金时代]]》、《[[凯歌]]》、《[[风云儿女]]》、《青年进行曲》、《胜利进行曲》、《[[忆江南]]》、《[[梨园英烈]]》等。
 
'''田汉'''(1898年3月12日—1968年12月10日 其他:《银色的梦》(随笔),《续银色的梦》(随笔),《 南国的戏剧》(论文集 ), 乳名:和儿 《抗战与戏剧》(论文集) 学名:寿昌 《爱尔兰近代剧概论》(论著) 笔名: 《[[ 田汉 、陈瑜、伯鸿、 选集]]》(戏剧诗歌集), 《田 儿倚声、首甲、绍伯、漱人、陈哲生、明高、嘉陵、张坤等。男 散文集》 《田 代表作》(戏剧散文诗歌集) 湖南省长沙县人。</br>
歌词:聂耳作曲《[[前进歌]]》、《[[毕业歌]]》、《[[ 田汉告别南洋]]》、《[[慰劳歌]]》、《[[梅娘曲]] ,剧作家 》、《打长江》 《[[义勇军进行 ]]》等;[[冼星海]] 曲的《[[救国进行曲]]》 电影编剧 《[[茫茫的西伯利亚]]》、《莫提起》 小说家 《[[青年进行曲]]》 词作家 《[[追悼歌]]》 诗人 《[[夜半歌声]]》 文艺批评家 《热血》 文艺活动家,中国现代戏剧三大奠基人 《[[黄河 一。他创 恋]]》等;[[张曙]] 歌词 曲或编曲 《[[筑堤 ]]》、《洪波 》、《征夫别》、《赶豺狼》、 《[[ 万里长城日落西山]]》、《芦沟问答》、《章彦摆渡》、《[[秦琼访友]]》 等;[[任光]]作曲 第一段后来成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国 《[[采菱 ]]》、 义勇军 不害怕 进行曲》 等;贺绿汀作曲或编曲 《[[胜利进行曲]]》、《垦春泥》、《[[四季歌]]》、《[[天涯 女]]》等 <ref>[http://news.changsha.cn/zt2018/html/111184/20180322/1709.html 孙慎: 田汉 早年留学日本时曾自署为“中国未来的易卜生”。1968年,田汉在中国文化大 同志对 革命 中不幸被迫害死于狱中。音乐的杰出贡献   ]2018-03-22 17:39</brref>
3,616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