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双扇蕨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中华双扇蕨,双扇蕨科,双扇蕨属,多年生草本花卉,常生于疏林下或灌丛草地中。产于西藏、云南、贵州和广西。印度支那、缅甸北部亦有。
形态特征
植株高60-90厘米。根状茎长而横走,木质,被钻状黑色披针形鳞片。叶远生;叶柄长30-60厘米,灰棕色或淡禾秆色;叶片纸质,下面沿主脉疏生灰棕色有节的硬毛,长20-30厘米,宽30-60厘米,中部分裂成两部分相等的扇形,每扇又再深裂为4-5部分,裂片宽5-8厘米,顶部再度浅裂,末回裂片短尖头,边缘有粗锯齿。主脉多回二歧分叉,小脉网状,网眼内有单一或分叉的内藏小脉。孢子囊群小,近圆形,散生于网脉交结点上,被浅杯状的隔丝覆盖。[1]
生长环境
产云南、贵州和广西。生灌丛中地上,海拔800-2100米。中南半岛和缅甸北部也有分布。
土生中型蕨类。 海拔下限 800,海拔上限 2100,常生于疏林下或灌丛草地中。云南珍稀濒危植物。
主要价值
景观用途
中华双扇蕨叶大扇形,奇特雅致,配置林缘、路旁颇相宜。
药用价值
药 名:中华双扇蕨。
来 源:为双扇蕨科植物中华双扇蕨的根茎。
功 效:利水渗湿,补肾疗虚。
主 治:治水肿、小便不利、肾虚、腰腿痛。
性味归经:甘,平。膀胱、肾二经。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39克。
别 名:半边藕、铁凉伞(广西大瑶山、大苗山)、八爪蕨(广西金秀)
动植物资源分布:分布于广西、贵州、云南。
拉丁名:中华双扇蕨 Dipteris chinensis Christ.
考 证:始载于《中国蕨类植物图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