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中华山蓼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中华山蓼(学名:Oxyria sinensis Hemsl.)是蓼科山蓼山蓼属植物。多年生草本,高30-50厘米。根状茎粗壮,木质,直径0.7-2厘米。茎直立,通常数条,自根状茎发出,具深纵沟,密生短硬毛。无基生叶,茎生叶叶片圆心形或肾形。花序圆锥状,分枝密集,粗壮;苞片膜质,褐色,每苞内具5-8花。瘦果宽卵形;翅薄膜质。花期4-5月,果期5-6月。 分布于中国四川云南西藏。生长于海拔1600-3800米的山坡、山谷路旁。 中华山蓼植株矮壮,叶心形、灰绿、近肉质,同株叶片几乎伸展于同一平面,看上去一片绿,是极优良的地被物。中华山蓼用作中药材和民族药材(傈僳药),甘、平,舒筋活络,活血止痛,用于治疗跌打损伤和腿痛。中国四川康定、得荣等地居民割取中华山蓼嫩茎叶,切碎煮熟之后伴以玉米面等精粮饲喂生[1]

形态特征

多年生草本,高30-50厘米。根状茎粗壮,木质,直径0.7-2厘米。茎直立,通常数条,自根状茎发出,具深纵沟,密生短硬毛。无基生叶,茎生叶叶片圆心形或肾形,长3-4厘米,宽4-5厘米,近肉质,顶端圆钝,基部宽心形,边缘呈波状,上面无毛,下面沿叶脉疏生短硬毛,具5条基出脉;叶柄粗壮,长4-9厘米,密生短硬毛;托叶鞘膜质,筒状,松散,具数条纵脉。 花序圆锥状,分枝密集,粗壮;苞片膜质,褐色,每苞内具5-8花;花梗细弱,长4-6毫米,中下部具关节;花单性,雌雄异株,花被片4,果时内轮2片增大,狭倒卵形,紧贴果实,外轮2个,反折;雄蕊6,花药长圆形,花丝下部较宽;子房卵形,双凸镜状,花柱2,柱头画笔状。瘦果宽卵形,双凸镜状,两侧边缘具翅,连翅外形呈圆形,直径6-8毫米;翅薄膜质,淡红色,边缘具不规则的小齿。花期4-5月,果期5-6月。

生长环境

生长于海拔1600-3800米的山坡、山谷路旁。 喜生长在阳光充足的林缘、灌丛、草地和河岸河沟边,对土壤要求不严,有较强的抗耐干旱能力,在干旱河谷地带大量生长。

分布范围

分布于中国四川(盐源、木里、冕宁、得荣、乡城、稻城、雅江、康定、道孚、小金汶川、得格、马尔康、茂县和黑水)、云南(云龙、中甸、德钦、昭通、会泽、贡山、宁蒗、维西、丽江、鹤庆、大理和永平)和西藏(芒康和八宿)。

多图

栽培技术

选地整地 中国四川甘孜州干旱河谷区域内,阳光辐射强烈,日照时间长,这是植物生长发育的有利条件。但干湿季节明显,干旱时间长,雨量集中在5-7月,且土壤主要是山地燥红土、燥褐土,熟化度低,土层薄,石砾多,渗透性强,保水保肥性差,有机质含量低,贫氮、缺磷、富钾,但这些不利条件对中华山蓼的生长发育几无影响。为使人工栽培顺利进行,选择干旱河谷园林中阳光充足的绿地,按3千克/平方米施入腐熟有机肥(腐熟落叶土或农家肥),翻压入土,并与原土混合均匀,耙细整平后待播种或移栽。

种子直播 3月初,按30克/平方米种子,将中华山蓼瘦果在0.02%高锰酸钾溶液中浸泡24小时,捞出沥水,待瘦果表面干燥后,与3倍量细沙混合均匀,然后均匀撒播于准备好的绿地中,覆盖细土(整地时特意预留拌合均匀的有机肥与原土的混合物)3厘米,再盖上麻袋,于麻袋上浇透水。之后,注意保持土壤湿润。2周左右即可发芽出苗。待出苗率达90%时,揭开麻袋,亮出芽苗。

育苗移栽 按直播法在阳光充足的绿地育苗,或将花钵置于阳光下育苗,播种方法同直播。待幼苗长出真叶2-3片时,于晴天下午4时以后移栽。移栽苗,还可取自直播绿地间苗时拔出的幼苗,只是要注意尽量少伤根系;也可用分株法于3月中、下旬从刚展叶2-5片的野生或栽培多年的中华山蓼植株上分取,同样要注意在根壮茎上多留根系。

养护管理 中华山蓼生长期几乎没有病虫为害,仅苗期受杂草影响,故苗期除了间苗定苗浇水之外,注意除尽杂草即可。于2-3片真叶时间苗;3-5片真叶时定苗,按15厘米×15厘米定苗,每穴留1株健壮植株;定苗后锄杂草1-3次。苗期注意浇水,干透浇透即可。封行郁闭后,可10-20天浇透水1次。

采收加工 于4月至9月,多次割取嫩茎叶用作饲料。于10月下旬至11月中旬,割取地上部茎、叶、果序,流水冲洗,晾干作为药材备用。对生长2年以上的,还可应用分株法挖除部分根状茎,一是可以避免来年过密,二是挖取的根状茎也可流水冲洗,晾干作为药材备用。[2]

主要价值

观赏 中华山蓼植株矮壮,叶心形、灰绿、近肉质,同株叶片几乎伸展于同一平面,看上去一片绿,是极优良的地被物。顶生圆锥花序逐渐发育为顶生圆锥果序,密生单性花或瘦果,颜色也由白变褐,最后变为淡红色,花序果序连成片,随风摇曳于成片绿叶之上,颜色随着季节变换,且花果期长达3月有余,极具观赏价值。加之其对干旱条件的极强抗耐性,特别适宜在干旱河谷园林植物配置中加以应用。可配置于花径、花池、花坛,或配置于色块边、林地边、假山上下,可丛植、片植、带状种植。

药用 中华山蓼用作中药材和民族药材(傈僳药),甘、平,舒筋活络,活血止痛,用于治疗跌打损伤和腿痛。以根状茎和叶入药,秋采根,夏采叶,鲜用或晒干使用。

饲料 中国四川康定、得荣等地居民割取中华山蓼嫩茎叶,切碎煮熟之后伴以玉米面等精粮饲喂生猪。[3]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