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主菜单

求真百科

中国儿童少年基金会

中国儿童少年基金会(简称“中国儿基会”),成立于1981年7月28日,是新中国成立后的第一家国家级公募基金会,隶属于全国妇联,在中国基金会序列中,被民政部评定为最高等级——5A级 。2018年11月,获评2017年度全国4A级基金会 。[1] [2]

中国儿童少年基金会

康克清陈慕华顾秀莲陈至立同志先后担任中国儿基会理事长(会长),现任理事长为全国妇联党组书记、副主席、书记处第一书记宋秀岩 。彭丽媛同志担任中国儿童少年基金会“春蕾计划促进女童教育特使” 。2018年9月10日,荣获第十届“中华慈善奖”。[3] [4]

目录

发展历史

1981年7月28日 ,中国儿童少年基金会成立。中国儿童少年基金会是中国第一个以募集资金的形式为儿童少年教育福利事业服务的全国性社会团体,是一个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非营利性社会公益组织。现任理事长为全国妇联党组书记、副主席、书记处第一书记宋秀岩

中国儿童少年基金会成立以来,在理事会和业务主管单位全国妇联的领导下,为中国儿童少年教育福利事业做了大量的工作,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赞誉。中国儿童少年基金会曾多次拨款拨物救助中国遭受地震、洪灾和火灾等自然灾害地区的儿童,还赞助全国各地兴办学校、幼儿园、儿童福利院、孤儿院、儿童养育院和兴建少年宫、少年之家、儿童活动站等。


特别是1989年,中国儿童少年基金会设立了“女童升学助学金”以来,开展了旨在救助贫困地区失学女童重返校园的大型社会公益活动,后正式定名为“春蕾计划”,并在全国各地开办了“春蕾学校”、“春蕾女童班”。为使春蕾女童毕业后能够依靠自己在“春蕾学校”所学到的农村实用技术勤劳致富,中国儿童少年基金会还设立了“春蕾计划女童实用技术培训专项基金”。到2004年,“春蕾计划”已经募集资金6亿元,资助范围已遍布全国30个省区,捐建300多个“春蕾学校”,举办4600多个“春蕾班”,救助失学女童达150余万人次,通过各种形式的实用技术培训活动培训妇女和女童41.6万人次。“春蕾计划”已经成为中国社会知名度最高的社会公益品牌之一。

2000年5月,中国儿童少年基金会又推出了新的大型社会公益项目—“安康计划”。“安康计划”的目标是帮助广大儿童“远离失学、远离疾病、远离伤害、远离犯罪”。

“安康计划”推出以来,开展了一系列的大型公益活动——先后举行了三届“安康计划西部行”和“安康计划东北行”,到达内蒙古宁夏甘肃西藏青海新疆贵州云南四川重庆等西部10个省区和黑龙江辽宁等老工业基地。为当地带去了8340余万元的物资和资金。在当地捐建了学校、“安康医疗站”、“安康教室”、“安康远程电教室”、“安康远程音乐教室”等。大大地改善了当地孩子的学习条件。2002年6月22日,设立“儿童弱视专项基金”,已为249名弱视儿童解除了痛苦,带来了光明。2003年,在“非典”时期,中国儿基会又推出了“安康计划”进学校——“安康教室”和“安康计划”进社区——“安康益家”两个公益项目。现今天已捐建了“安康教室”604个,“安康远程电教室”380个,“安康远程音乐教室”20个,“安康益家”20个,“安康宣传栏”103个。

“春蕾计划”和“安康计划”作为人权事业发展的成就,被载入中国政府《中国的儿童状况》、《中国的扶贫与开发》、《公益中国爱心满世界》、《2000年中国人权事业的进展》白皮书和2001-2010年《中国儿童发展纲要》。

为了募集更多的资金,救助需要帮助的孩子,中国儿基会开展了“零钱慈善”募捐箱、“8858”手机公益短信、招商银行“一卡通”网上捐赠等形式。特别是从2002年起,成功举办了三届“中国儿童慈善活动日”。首届“中国儿童慈善活动日”,募集资金和物资近 2亿元,向贫困地区捐赠1.3亿多元用于建立春蕾小学、安康医疗车、医疗站、孤儿院等;第二届“中国儿童慈善活动日”推出了“安康教室”和“安康益家”;第三届“中国儿童慈善活动日”,募集资金和物资1.7亿元,向荒漠中的空军试验训练基地、北京市未成年犯管教所及东北老工业基地等地捐建了一批“安康远程教室”、“安康远程电教室”和“安康远程音乐教室”,这些活动深受各地人民的欢迎。

2002年10月12日,为了表彰历年来为中国儿童少年福利事业作出突出贡献的单位和个人,中国儿童少年基金会在北京八达岭长城建造了“中国儿童慈善功德碑”,将一个个用爱心铸就的名字镌刻于功德碑上,实现了捐赠者和公益组织、公益效应和社会效益的双赢。 为进一步创新劝募模式,中国儿基会坚持“零钱慈善”理念,在全国各地设立了万台视频募捐箱。2003年、2006年,紧紧抓住中国科技信息迅猛发展的时机,先后与中国移动公司和中国联通公司合作,在中国率先推出了“8858”、“9592”手机公益短信募捐项目。随后又开通了“12361”固定电话募捐特服号码,为社会各界爱心人士奉献爱心提供了全新便捷的捐赠平台。

中国儿基会恪守为中国儿童教育福利事业竭诚服务的宗旨,用诚信凝聚了社会爱心,用执著和奉献谱写了一曲曲儿童公益事业的动人乐章,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支持和赞誉,先后被中央机关和国家有关部委授予“全国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先进集体”、“抗击‘非典’先进全国性社会团体”、“全国先进民间组织”、“中国扶贫奖‘劝募模式创新奖’”、 “中华慈善奖”等荣誉称号。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中国儿童少年教育福利事业是一项恩泽后代,造福民族,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社会公益事业。中国儿童少年基金会衷心希望与国内外一切热心于儿童少年教育福利事业的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和个人建立友好联系,相互支持,通力合作,为了孩子,为了构建和谐社会,为了中华民族美好灿烂的明天,奉献出爱心 。

建设宗旨

为抚育、培养、教育儿童少年,辅助国家发展儿童少年教育福利事业,特别是贫困地区少数民族地区的儿童少年教育福利事业。

公益项目

春蕾计划

1989年,在全国妇联领导下,中国儿童少年基金会发起并组织实施了一项救助贫困地区失学女童重返校园的社会公益项目——“春蕾计划”。截至目前,“春蕾计划”已筹集资金累计8亿多元,遍布全国30多个省区市,兴建800多所春蕾学校,资助180多万人次贫困女童重返校园,对40余万女童进行实用技术培训。“春蕾计划”已经成为中国民间公益组织促进女童教育发展的最成功、最有影响力的范例。2005年“春蕾计划”被民政部授予“中华慈善奖”。

随着修订后的《义务教育法》的颁布以及国家“两免一补”助学政策的实施,中国儿基会及时调整“春蕾计划”资助重点,对义务教育阶段的贫困女童的资助,从学杂费转移到生活费用的资助;资助范围也从小学、初中阶段扩大到了高中甚至大学;并加大实用技术培训的力度;根据当前中国农村大量劳动力转移城市,出现了“留守儿童”和“流动儿童”现象,“春蕾计划”又开展了向农村“留守儿童”集中的地区捐建“春蕾寄宿制学校”的公益项目 。

“安康计划”全称“中国儿童少年安全健康成长计划“,发起实施于2000年5月。“安康计划”始终以实现儿童少年安全健康成长为最高准则,以帮助儿童少年实现“远离失学、远离疾病、远离伤害、远离犯罪”为目标,重点定位儿童少年“安全教育、健康救助”领域。通过筹集资金,开展系列宣传、救助、教育、培训等系列公益行动的实施,动员社会各界力量共同帮助广大儿童少年,特别是留守、流动儿童等贫困弱势群体改善教育环境、建立安全体系、提升健康素质,为儿童少年安全健康成长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主要实施项目:儿童安全教育工程、安康图书馆、安康计划校企助读工程、弱视儿童救助等。

儿童快乐家园

近年来,随着我国城镇化和工业化的加快推进,农村大量富余劳动力进城务工,农村留守儿童问题日益凸显。据全国妇联最新调查显示,全国现有农村留守儿童6100万,部分留守儿童因长期与父母分离,在生活照顾、亲情关爱、安全保护、心理健康等方面存在突出问题,由此引发了一系列社会问题。

为进一步深化留守儿童关爱服务工作,探索农村、社区关爱留守儿童的有效模式,全国妇联与中国儿童少年基金会共同推出“儿童快乐家园”公益项目。在农村的乡镇、村建立“儿童快乐家园”,为留守儿童提供托管服务、家庭教育指导、心理咨询等服务;同时以“儿童快乐家园”为阵地,开展亲子视频、亲子课堂、亲子阅读、亲子游戏,以增进亲情交流,加强家庭教育科学知识的宣传普及,优化留守儿童成长的家庭及社会环境。

Hello 小孩

2015年11月26日,由中国儿童少年基金会策划推出的公益项目“HELLO小孩”在京启动。HELLO是英语单词,表示打招呼、表达问候。“HELLO小孩”是项目总称,根据不同群体、不同层次儿童的需要,初设四项内容,包括儿童文化公益产品、儿童航空科普实践、“小外交官”圆梦志愿接力、爱心套餐等。中国儿童少年基金会用“HELLO小孩”作为项目名称,希望通过项目的实施,将祝福和希望送到孩子们身边,让孩子们健康快乐成长。

目前我国约有6100万留守儿童、3500万流动儿童、4000万生活在集中连片特困地区的儿童,他们的生存环境、教育环境、健康状况面临诸多问题和挑战。同时,在应试教育大背景下,学校、家庭和社会,倾向于孩子对知识、技能的掌握,忽视文化熏陶对人格塑造、品质培养的重要作用,传统的教育方式一定程度上阻滞了孩子们爱幻想、有梦想等天性,给孩子们的健康成长、全面发展带来不利影响。为此,中国儿童少年基金会在继续组织实施好扶危济困救助型公益项目的基础上,为进一步整合资源,丰富和完善儿童慈善项目体系,给广大儿童少年提供多方位、多角度、多层次的服务,经过调研认证,确定了实施“HELLO小孩”公益项目的思路。 [5]

告白行动

2015年4月10日,一项旨在关爱儿童白癜风患者,促进儿童身心健康成长的慈善爱心项目“中国儿童青少年告别白癜风关爱行动 [13] ”(简称“告白行动”)中国儿童少年基金会-全国青少年白癜风援助专项基金在北京人民大会堂正式启动。来自医疗界、社会爱心人士等二百多位与会代表及数十家媒体,共同见证了这一庄严而温暖的时刻。启动仪式由中央电视台著名少儿节目主持人鞠萍主持。中国儿童少年基金会秘书长陈晓霞、原卫生部副部长、中国保健协会理事长张凤楼、中国医师协会副会长赵书贵;“告白”行动执行医院北京国丹白癜风医院院长高毓梅、爱心形象大使何政军等领导与嘉宾出席启动仪式,并共同启动水晶球。书画界著名书法家宋渔姚兴圣卫双奎,《心理访谈》节目主持人沙玛阿果,中国知名女歌手陈明周艳泓以及影视界爱心人士李菁菁王颢森等嘉宾出席本次启动仪式,呼吁全社会共同关注白癜风儿童青少年。

“告白”行动把“实现儿童青少年身心健康成长”作为最高准则,以“援助一个孩子,幸福一个家庭”为宗旨,重点定位于“关爱儿童青少年白癜风患者身心健康、慈善救助和公益宣传”领域。通过向社会募集资金和专项拨款的形式对家庭贫困的儿童青少年白癜风患者进行慈善救助,北京国丹白癜风医院作为临床诊疗定点执行机构,让他们获得科学诊疗,告别痛苦与压力,同时也开展公益宣传和教育、培训,以营造和谐关爱的社会环境。

专项基金

春蕾

1996年11月,中国儿童少年基金会设立“春蕾计划实用技术培训专项基金”,该基金将专门用于支持“春蕾生”小学毕业后的实用技术培训项目。

春蕾生小学毕业后,除一部分特别优秀的学生继续读升学外,其他女童将不能继续升学,由于她们毕业时的年龄一般仅12、13岁,独立生活能力还较差,很可能几年以后又成为一批新文盲。因此,通过进行初中职业培训或高小毕业后延长一年的实用技术培训,使春蕾女童不仅具有一定的文化基础知识,还能掌握一、两门当地需要的专业知识和劳 动技能,为她们今后的就业或回乡科技致富打下基础,从而深化“春蕾计划”的成果。

培训应与有条件的学校紧密结合,培训内容根据当地现状,并和扶贫项目相结合,以扶贫项目内容做为实用技术培训的主要内容。各地的女童班普遍因地制宜地设置了能够学以致用的实用技术课,如种植、养殖、编织、缝纫、刺绣、会计、木材加工、摄影等等。在传授给春蕾生一种致富本领的同时,获得生产收益,补充培训费用 。

基金运用

“春蕾计划”是1989年中国儿童少年基金会发起并组织实施的一项救助贫困地区失学女童重返校园的社会公益项目。

“春蕾计划”通过开办“春蕾班”,捐建“春蕾学校”等形式救助贫困失学女童,实施规模遍布全国30多个省区市。“春蕾计划”已筹集资金累计6亿多元,捐建“春蕾学校”500多所,捐助“春蕾女童班”近5000个,救助失学女童170多万人次 。

全国青少年白癜风援助专项基金

中国儿童少年基金会10日在北京启动全国青少年白癜风援助专项基金,开展慈善爱心项目“中国儿童青少年告别白癜风关爱行动”,旨在关爱儿童白癜风患者,促进儿童身心健康成长。

目前我国有超过2000万的白癜风患者,发病率约为1%—3%,其中3岁至12岁儿童和青少年发病率居多。部分患有白癜风的儿童因为家庭贫困,延误了病情,严重影响了发育、学习及正常生活,特别是给儿童青少年的身心健康带来很大影响。

“中国儿童青少年告别白癜风关爱行动”重点定位于“关爱儿童青少年白癜风患者身心健康、慈善救助和公益宣传”领域,通过向社会募集资金和专项拨款的形式对家庭贫困的儿童青少年白癜风患者进行慈善救助。中国儿童少年基金会秘书长陈晓霞在启动仪式上说,“我相信,通过我们的慈善救助和公益宣传等活动,白癜风患儿以及家庭一定会进一步改善疾病、减缓压力,拥有一个阳光健康快乐的生活。”

小师傅非遗文化传承专项基金

为了响应习近平总书记“文化自信”、“匠心精神”的重要讲话精神,“小师傅公益基金”以传统非遗技艺为基点,实现传承匠心精神的诉求,搭建青少年学习传统非遗项目的公益平台,是我国第一个非遗文化儿童传习传承的专项基金。

“小师傅公益基金”由中国儿童少年基金会联合乒乓球名将王涛、音乐人孙楠栾树、策划人孙鸣蔚共同发起,并成立专项基金账户,对善款进行统一管理,资金用途包括《小师傅》记录片摄制,小师傅非遗传播网络平台的开设,小师傅明星非遗传习课堂的执行等系列公益活动。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