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农业科学院廊坊综合试验基地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中国农业科学院廊坊综合试验基地位于河北省廊坊市广阳区万庄镇,属于黄淮海平原区,交通便利,区域代表性较强,地力均匀一致,排灌方便,基础设施完善。基地属于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1],年平均温度11.9℃,海拔18米,无霜期200天。基地现有建设用地200亩,长期租赁试验用地1800亩,建有3600平方米生物实验楼1座,职工宿舍、专家工作间、玻璃试验温室、试验生产车间、日光温室、晒场、综合气象观测站等设施多座, 并建立完善了实验和辅助设施。园区道路、围墙、水、电、网络、安防等基础设施基本健全。作科所、蔬菜所、资划所、生物所、饲料所、牧医所等研究所入驻基地开展作物种质资源鉴定与创制、基因资源挖掘与利用、育种新技术与新品种培育、蔬菜花卉新品种DUS测试、玉米水肥一体化技术研发、作物功能基因挖掘及优异材料创制、水产绿色养殖体系与数字渔仓、牧草种质资源评价鉴定及新品种选育等方面研究与示范工作。
地址
河北省廊坊市广阳区万庄镇伊指挥营
相关资讯
研究揭示施肥管理调控红壤氮素转化过程的微生物学机制
近日,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农业区划研究所土壤培肥与改良创新团队基于红壤旱地长期定位试验,揭示了施肥管理调控土壤氮素[2]供应与损失途径,为优化农田氮肥管理提供理论支撑。相关研究成果发表在《农业、生态系统与环境(Agriculture, Ecosystems & Environment)》上。
土壤有机氮解聚过程是控制氮转化的限速步骤。近年来,越来越多研究发现微生物氮利用效率在土壤氮供应上发挥着重要作用。长期施肥会引起土壤理化性状和微生物群落结构变化,进而调控微生物氮利用效率及氮转化过程。然而,目前关于土壤氮素转化过程对长期施肥管理的响应机制尚不明晰。
该研究依托红壤旱地长期定位试验,借助同位素示踪技术,解析了施用对土壤初级氮矿化、铵固持和硝化速率的调控机制。与施用化肥相比,施有机肥缓解了土壤-微生物碳氮计量不平衡,增加了氮解聚酶活性并降低了微生物氮利用效率,从而提高了初级氮矿化速率。有机肥施用通过提高微生物生物量促进铵固持,降低了铵的可利用性,从而减缓了硝化过程。
参考文献
- ↑ 什么是季风气候 ,搜狐,2018-11-09
- ↑ 土壤中氮的形态和转化 ,搜狐,2019-0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