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中国医药工业研究总院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来自 搜狐网 的图片

中国医药工业研究总院(简称“医工总院”)前身为1957年创建的上海医药工业研究院,隶属于中国医药集团有限公司,是经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的全国首批具有博士硕士学位[1]授予权单位之一,是高层次、复合型药学人才的培育基地。

机构简介

中国医药工业研究总院主要为创新药物及药品研发、制药工艺研究、药学领域研究生培养以及药品生产、销售,于1995年被批准设立(药学)博士后流动站,2000年被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为药学一级学科博士、硕士学位授予单位。2012年,经教育部-中国工程院联合批准分别与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开展联合培养博士研究生的试点工作,以培养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充分融合的复合型人才。2014年,与复旦大学进行联合培养硕士研究生的试点工作。经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2014年7月起上海医药工业研究院的药学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以及生物化工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变更为中国医药工业研究总院。

根据2020年10月研究院官网显示,中国医药工业研究总院前后共有研究人员一百余名;下设5家研发机构、4家国家级中心、1个国家级重点实验室以及3家工业企业;下设有9个二级学科硕士点,7个二级学科博士点。

历史沿革

1957年,上海医药工业研究院成立。

2000年,上海医药工业研究院进入中央企业序列,先后隶属于中央企工委、国务院国资委

2010年4月,根据国务院国资委“打造中央企业医药健康产业平台”的要求,原上海医药工业研究院与国药集团、中国生物技术集团重组形成新的“国药集团”。

2010年12月,经国药集团董事会研究决定,在上海医药工业研究院等单位的基础上,建立医工总院。

2011年2月26日,中国医药工业研究总院揭牌仪式在上海举行。

2014年,医工总院调整管理架构,医工总院总部、上海医工院、张江分院管理部门合并,统一管理;被国家科技部评定为“国家技术转移示范机构”;经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上海医药工业研究院药学一级学科[2]博士硕士学位授予权以及生物化工学科硕士学位授予权转至中国医药工业研究总院。院长王浩被聘为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七届药学学科评议组成员。

2018年,医工总院进入国资委第一批“双百”改革序列。

学术交流

根据2020年10月研究院官网显示,中国医药工业研究总院与众多世界的医药企业、科研机构、高校建立了合作关系,如美国的默克、辉瑞、礼莱、强生、孟山都、诺华公司,法国的施维雅公司,日本的津村、住友、味之素公司,比利时杨森公司等制药企业,美国斯坦福大学研究院、美国加州州立大学、加拿大阿尔伯塔大学、香港科技大学、日本北里研究所、韩国生命工学研究院、台湾工业研究院等大学和研究机构,还接待了来自海外的多家工商科技代表团。通过各种形式的合作备忘录、委托研发合同、产品出口外贸订单,在科研、生产、教学等领域加强国际合作。

科研成就

科研成果

根据2020年10月研究院官网显示,中国医药工业研究总院共获得国家技术发明奖13项、国家科技进步奖22项、全国科学大会奖40项、省部级奖333项。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