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哲学史大纲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中国哲学史大纲》,中国哲学思想史专著。胡适著。1919年上海商务印书馆出版。其后有1926年《北京大学丛书》本等。
本专著收编于《世界百科名著大辞典》。
内容简介
本书原计划出版3卷,正式出版只有上卷,全书12篇。本书在第1篇《导言》中,论述了哲学、哲学史的定义、研究哲学史的目的、中国哲学史的分期、史料整理以及中国哲学在世界哲学史中的地位等问题,认为历史上的各家哲学只是关于人生切要问题的种种研究法和解决方法,主张用达尔文的进化观念和历史的态度考察中国哲学,实现哲学史上明变、求因、评判三个目的。第2—11篇系统考察了从老子到韩非先秦诸子哲学的发展过程,一反传统的儒家古史观,将老子、孔丘时代视为中国哲学诞生的时代,将孔丘与其他诸子并列起来,打破了孔学独尊的地位,注重探讨先秦诸子的进化观念、实功事效思想和逻辑方法。最后一篇《古代哲学之终局》对古代哲学作了总结。本书首次对中国哲学史的对象、目的、分期等作了厘定,基本摆脱了传统的经学形式,是第一部用近代方法写成的中国哲学史专著,给人耳目一新之感,在中国古代哲学史的研究中占有重要地位。
作者简介
胡适(1891—1962),原名洪骍、嗣糜,字希疆,后改名适,字适之,中国现代学者。安徽绩溪人。早年受严复、梁启超等人影响,曾留学美国,师事杜威,获哲学博士学位,五四时期是新文化运动的著名人物。后主张改良,挑起“问题与主义”的论战。曾任中国公学、北京大学校长等职。主要著作有《中国哲学史大纲》、《先秦名学史》、《胡适文存》等。
相关信息
《世界百科名著大辞典》为书籍文献[1]的综合性、科学性和知识性的工具书。选收自然科学、技术科学、综合性科学、社会和人文科学、文学艺术的各个学科,以及宗教的名著和重要典籍。收书以专著为主,少数是全集、选集,以及在科学上有开创性的论文[2],公认的有很高价值的单篇文学作品。以具有大专以上文化程度的人为主要对象。
视频
中国哲学史大纲 相关视频
参考文献
- ↑ 文献的概念,豆丁网,2008-11-13
- ↑ 著作与论文的优势对比,新浪博客,2011-08-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