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城市规划学会住房与社区规划专业委员会
中国城市规划学会住房与社区规划专业委员会原名居住区规划学组,于1982年4月成立,隶属于中国城市规划学会的专业学术团体组织。1991年4月更名为居住区规划学术委员会,2018年4月更名为住房与社区规划学术委员会,2023年3月31日更名为住房与社区规划专业委员会。
目录
本会宗旨
本着严谨的科学态度,认真研究我国国情、民情,以及国内外的学术动态,为国家迫切的住房与社区建设服务[1],积极开展住房与社区规划、设计、建设领域的学术交流[2],不断探索、引导、总结住房与社区规划的理论与经验。学术活动要有超前意识,贯彻“双百”方针,为国家的社会主义建设发挥作用,不断推动住房与社区规划理论的发展。
业务范围
组织机构
本会最高权力机构是全体委员大会,由全体委员会选举产生主任委员1名,副主任委员若干名,组成常务委员会,履行委员会的职责。由秘书办理日常工作。
相关资讯
中国住房问题的历程回顾和未来思考(节选)
2023年4月15-16日,“2022年中国城市规划学会住房与社区规划专业委员会年会”在重庆市规划展览馆召开。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副监事长、清华大学建筑学院教授、清华大学中国新型城镇化研究院执行副院长尹稚作题为“中国住房问题的历程回顾和几点未来思考”的主旨报告。
大家都知道住房问题在不同的历史时期都非常重要,一旦处理不当,就会引发变成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回过头来看,自1949年新中国成立以后,在住宅制度的设计和老百姓住房问题的解决上,其实做过大量努力,在不同时期有不同的做法。
1.政府和单位全包干阶段(1978年以前)
我国最早采取的其实是政府和单位全包干的制度。在1978年以前,我们一直采用这种制度来解决住房问题。在那个年代,90%的住宅建设来自于政府的拨款,10%来自于各种类型的国营单位。当时,我国正好处于一个经济建设的困难时期,也是一个资金资本非常紧张的时期,为了支撑中国的工业化和现代化进程,我们提出“先生产后生活”的口号。虽然由政府和单位包干性的解决住房问题,但这方面的资金投入的量非常非常小,住宅投资占全国固定资产投资总量比例非常之低。其结果是我国产生了住房供给的严重不足。
1985年,我跟随吕俊华先生读硕士研究生从事住宅研究的时候,住房短缺问题依然是非常严峻的,特别是在大城市、特大城市产生了大量的无房户。当时,我印象中人均住宅拥有面积不足5平米。当然,这不意味着这些无房户是睡在大马路上的,政府利用临时性的工棚、废弃的厂房仓库等资源,大量提供非永久性、非成套的居住空间。所以,当时除了严重的住房短缺,住房的成套率也非常低。当代绝大部分年轻人已经没有住过那种房子了,可能一条胡同只有一个厕所,特别是冬天半夜内急,需要走几十米甚至上百米才能找到一个公共的厕所。
实现共同富裕既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也是党的初心使命。近两年我一直在呼吁,我国作为社会主义大国,有没有可能建立起“国民住宅计划”,即第一套国民住宅只需要支付土建成本和基础设施的保障性成本,而不再支付地价。即使是商品性住宅,我们也要从“寅吃卯粮”的土地批租制度(趸交地价体制)中走出来改革为年租制。一方面,将极大的降低拥有自持住宅的初始投入成本,另一方面,也可以更好的管控以后的交易环节,真正通过制度化设计实现涨价归公。土地财政没有错,但“寅吃卯粮”的土地财政是有严重的财务风险和后患。如何为地方政府提供一个可持续、稳定增长的土地财政,其实是住房研究领域应该参与讨论的问题,也是值得探讨的问题。
参考文献
- ↑ 好的服务必定是超前的(2):三大服务层级 ,搜狐,2022-06-17
- ↑ 期待更多高质量的学术交流 ,搜狐,2023-08-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