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中国瓷器鉴定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跳转至: 导航搜索
中国瓷器鉴定

来自 豆瓣读书网 的图片

中国瓷器鉴一书打破了传统的以朝代顺序排列而进行叙述的方式, 从中国瓷器的发展规律出发,将各个历史时期,各个窑口出现的瓷器新品种的特点、造型、纹饰、釉色及如何签定做了详尽的描述

基本内容

李辉柄的《中国瓷器鉴定(上下)》分上、下两篇;上篇瓷器的时代特征,下篇瓷器的窑口与年代归属,即什么时代产生什么瓷器,什么时代的瓷器又必然归属于它的所属时代。这是鉴定瓷器的两个方面。

本书有陶瓷·陶瓷·艺术收藏品·收藏·文化·工艺·陶器·鉴定

作者简介

李辉柄,故宫博物院研究馆员。祖籍湖南临澧,1933年生于湖北沙市。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始,跟随我国著名陶瓷专家陈万里先生研习陶瓷。调查了全国南北各地古代瓷窑遗址,对故宫博物院清宫珍藏的官窑瓷器也进行了深入研究。先后发表了调查报告、考证、论述文章百余篇,一百多万字。参与撰写了《中国陶瓷史》、《中国陶瓷》教程的有关章节;主编《中国陶瓷全集》之《钧窑》、《中国美术大全》陶瓷卷的《隋唐五代》、《宋代》(上、下)共五卷;主编《故宫博物院藏文物珍品全集》中的《晋唐名瓷》与《宋瓷器》卷等;编辑出版了《陈万里陶瓷考古文集》;个人专著《宋代官窑瓷器》、《中国瓷器鉴定基础》等。

八十年代以来,多次参加有关中国陶瓷的国际讨论会。现任中国古陶瓷学会副会长,中国文物学会专家委员会委员;受聘南开大学历史系兼职教授,享受国家特殊津贴。

历史渊源

陶瓷器是历史的产物,什么时代产生什么器物,把握与认识各个时期陶瓷发展的特征,是我们判断窑口与鉴定时代的基本出发点。瓷器上的不同特征与风格(工艺上的痕迹),又是我们划分它的窑口与鉴定时代的科学依据。因为在各时期的传世和科学考古发掘出土的陶瓷器上,必然会打上各个时代的烙印。

目录

前言

上篇 时代特征

第一章 陶器的起源及其工艺成就——新石器时代的陶器(约公元前7000—公元前2000年)

第一节 陶器的起源

第二节 陶器发展的早期阶段——红陶

第三节 陶器发展的中期阶段——彩陶

第四节 陶器发展的晚期阶段——黑陶、灰陶

第五节 制陶工艺成就

第六节 陶器发展的连续性与阶段性

第二章 原始青瓷的出现与青瓷的烧成——商至汉代的陶瓷(约公元前2100—220年)

第一节 原始青瓷的孕育

第二节 原始青瓷的出现

第三节 原始青瓷的发展

第四节 早期青瓷的出现与发展

第五节 青瓷的烧成

第三章 青瓷的发展与白瓷的出现——三国两晋南北朝的瓷器(220—581年)

第一节 青瓷的正名

第二节 南方青瓷

第三节 北方青瓷

第四节 北方白瓷的出现

第四章 白瓷的发展与“南青北白”的形成——隋、唐、五代的瓷器(581-960年)

第一节 南北青瓷的融合与发展

第二节 《茶经》中记载的著名瓷窑

第三节 白瓷的发展与“南青北白”的形成

第四节 唐代陶瓷的工艺成就

第五节 五代瓷器特征与制瓷工艺的改进

第五章 “官窑”的建立与“民窑”的大发展——宋代的瓷器(960-1279年)

第一节 什么是“官窑”

第二节 “官窑”的建立及其对“民窑”的影响

第三节 “民窑”的性质及其特征

第六章 北方瓷窑的衰落与南方瓷窑的新发展——元代的瓷器(1279-1368年)

第七章 我国瓷器烧造中心的形成——明、清时代的瓷器(1368-1911年)

下篇 窑口与年代的归属

第八章 瓷器鉴定是一门科学

第九章 隋唐瓷窑的鉴别

第十章 宋代官窑的鉴别

第十一章 宋代民窑的鉴别

第十二章 瓷器年代的鉴定

第十三章 通过实践提高鉴定水平

结语

后记

瓷器的文化发展

宋代瓷器,在胎质,釉料和制作技术等方面,又有了新的提高,烧瓷技术达到完全成熟的程度。在工艺技术上,有了明确的分工,在我国瓷器发展的一个重要阶段。宋代闻名中外的名窑很多,耀州窑、磁州窑、景德镇窑、龙泉窑、越窑、建窑以及被称为宋代五大名窑的汝、官、哥、钧、定等产品都有它们自己独特的风格。耀州窑(陕西铜川)产品精美,胎骨很薄,釉层匀净;磁州窑(河北彭城)以磁石泥为坯,所以瓷器又称为磁器。磁州窑多生产白瓷黑花的瓷器;景德镇窑的产品质薄色润,光致精美,白度和透光度之高被推为宋瓷的代表作品之一;龙泉窑的产品多为粉青或翠青,釉色美丽光亮;越窑烧制的瓷器胎薄,下巧细致,光泽美观;建窑所生产的黑瓷是宋代名瓷之一,黑釉光亮如漆;汝窑为宋代五大名窑之冠,瓷器釉色以淡青为主色,色清润;官窑是否存在一直是人们争议的问题,一般学者认为,官窑就是卞京官窑,窑设于卞京,为宫廷烧制瓷器;哥窑在何处烧造也一直是人们争议的问题。根据各方面资料的分析,哥窑烧造地点最大的可能是与北宋官窑一起生产;钧窑烧造的彩色瓷器较多,以胭脂红最好葱绿及墨色的瓷器也不错;定窑生产的瓷器胎细,质薄而有光,瓷色滋润,白釉似粉,称粉定或白定。[1]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