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新闻传播学院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新闻传播学院(会议)原图链接来自 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网 的图片

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新闻传播学院是由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与传播研究所牵头,以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新闻学与传播学系为基础,整合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媒体学院的教学资源,于2020年9月成立的“本-硕-博一体化”科教融合学院。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新闻系是我国改革开放后最早培养新闻研究生的重要基地,40多年来形成了以“科研引领教学,实践培养人才”的独特办学模式,培养了一大批党和国家高层次领导干部、国内外著名专家学者和领军人才、中央主流媒体社长或总编辑,被誉为中国新闻界的“黄埔军校”。该教学单位1983年获得了新闻传播学[1]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予权,1998年获得了新闻传播学二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权,2012年经批准设立了博士后流动站,2018年获得了新闻传播学一级学科博士、硕士学位授予权。

教师队伍

学院目前拥有教师71人,其中教授18人,副教授24人;博士生导师11人(含兼职),硕士生导师43人。现有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新闻传播学科评议组召集人1人,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重点教材首席专家1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2人,全国新闻出版行业领军人才1人,宣传思想文化青年英才1人,担任国内外权威期刊主编、副主编的学者5人,7人次担任全国一级学会(协会)的副会长、常务理事。

专业设置

在专业设置上,新闻学传播学、广播电视学、网络与新媒体等学科在本、硕、博、博士后各个层次合理分布。本科设有新闻学、广播电视学两个本科招生专业,均为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硕士设有新闻学、传播学两个专业。博士设有新闻学、传播学、广播电视与数字传播、广告学[2]与传媒经济学四个学科方向。另设有博士后流动站,以及与相关媒体单位联合设立的多个博士后工作站。

平台建设

学院学术基础厚实,发展平台宽广。主办的国内新闻传播学领域顶级期刊《新闻与传播研究》和其他五种定期出版物在国内引领学科发展,在海外新闻传播学界具有广泛影响力。主持管理一个全国性的二级学会“中国新闻文化促进会传播学专业委员会”;建有五个实验室:全球影视与文化软实力实验室、中国舆情调查实验室、融媒体实验室、非线编实验室、数据新闻与计算传播实验室;建有九个研究中心:政治传播研究中心、媒体法研究中心、传媒和青少年研究中心、创意传播研究中心、新媒体研究中心、传媒发展研究中心、世界传媒研究中心、传媒调查中心、广播影视研究中心;建有两个国情调研基地:国情调研江苏张家港基地和湖北英山基地;建有一个智库:中国社会科学院国家治理研究智库舆情研究部。这些平台和基地在科学研究和人才培养方面发挥着巨大的作用。

学科建设

在学科建设上,学院突出马克思主义新闻学、跨文化传播研究、新媒体研究等优势专业,整合相近学科,形成了三大学科群:由马克思主义新闻学、建设性新闻学、政治传播、国家战略传播融合形成的“新时代新闻舆论研究”学科群,由新媒体研究、智能传播、网络传播、计算传播、数据新闻融合形成的“新媒体研究”学科群,由广播电视学、影视文学、媒体融合研究、创意传播形成的“融媒内容生产与创意传播”学科群。三大学科群立足前沿领域,对标世界一流水平,推进学科交叉融合,力争在建设新时代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新闻传播学科上取得新进展。

视频

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新闻传播学院 相关视频

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航拍
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2019毕业礼物宣传视频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