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科學技術交流中心
中國科學技術交流中心經國務院批准於1982年成立,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科學技術部領導下的,具有獨立法人地位的國家級對外科學技術交流專業機構。其宗旨是通過對外科技交流活動,促進中國與世界其他各國和地區的科技、經濟和社會發展等方面的合作與交流,為推動中國經濟發展和社會進步,增進與各國人民的友誼做出貢獻。
歷經40年的發展,交流中心現已與世界上4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130 多個機構及著名企業集團建立了合作關係,形成了對美洲和大洋洲、歐洲、亞洲和非洲及港澳台地區合作交流的局面,在國際和港澳台地區的科技合作與交流中發揮着重要作用。
目錄
相關資訊
「凝眾智啟深思,謀實策拓新局」—— 中國—中東歐國家科技創新政策及項目合作研討會成功舉辦
2022年11月9日,中國—中東歐國家科技創新政策及項目合作研討會以線上形式召開。會議在科技部國際合作司指導下,由中國科學技術交流中心主辦、浙江理工大學承辦,主題為「凝眾智啟深思,謀實策拓新局」,旨在深入研討新形勢下加強對中東歐國家科技創新合作的有效路徑,共同為中國—中東歐國家合作第二個十年注入更多科技創新新動能。科技部國際合作司副司長孫鍵、中國科學技術[1]交流中心副主任莊嘉、浙江理工大學副校長陳文華出席會議並致辭,外交部歐洲司參贊崔志民等作主旨演講,浙江省科技廳副廳長吳卿與會。
孫鍵在致辭中指出,中國—中東歐國家科技創新合作為推動各國經濟增長、增進民眾福祉、促進國家間關係發展作出了積極貢獻,有關各方應在應對共同挑戰、聚焦綠色發展、增進人文交流、加強政策對接等方面進一步豐富合作內涵、提升合作效益。莊嘉在致辭中強調,中國—中東歐國家相關合作已在科研[2]平台建設、聯合研究等方面取得豐碩成果,未來需進一步明確合作路徑,強化合作機制的穩定性和可持續性,產出更多務實有效的合作成果。陳文華在致辭中表示,參與中國—中東歐國家科技創新的國內機構應相互學習、相互啟發,共同提升,攜手推動相關合作邁上新台階。
外交部歐洲司參贊崔志民、科技部國際合作司歐亞處處長周宇、中國社科院俄羅斯東歐中亞研究所研究員朱曉中等主旨演講嘉賓介紹闡釋了中國—中東歐國家合作特別是科技創新合作的內涵、歷程與成就,結合當前形勢,從外交、國際關係等不同層面分析了合作的機遇與挑戰,提出了對策建議,為國內科技界從更高站位、更寬視角、更多維度謀劃實施自身與中東歐國家同行的務實合作提供了政策諮詢和方向性指導。
來自北京、上海、浙江、四川、河南、廣西、江蘇、安徽、陝西、山東、山西等地的科技主管部門、科技交流中心、智庫、科研院所、高校代表與會,共同分析研判中國—中東歐國家科技創新合作的現狀、共性問題,交流分享合作經驗、進展與成效,研提政策建議。會議為加強各相關單位間的互學共鑒提供了平台,為謀劃未來中國—中東歐國家科技創新合作提供了智力支撐。
參考文獻
- ↑ 科學技術的社會作用是什麼?,搜狐,2022-08-16
- ↑ 做科研,必須掌握的四項能力,搜狐,2017-06-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