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中国科学院武汉病毒研究所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跳转至: 导航搜索
中国科学院武汉病毒研究所原图链接来自 新浪网 的图片

中国科学院武汉病毒研究所建于1956年,是从事病毒学基础研究及相关技术创新的综合性研究机构。同时拥有P4生物实验室[1]。截止2016年12月,研究所共有在职职工266人(科研岗位189人);在读研究生253人(博士生124人,硕士生129人);拥有博士后流动站1个、二级学科博士点2个、二级学科硕士点2个、专业硕士点1个。

研究所简介

科研布局上设有分子病毒学研究室、生物防治研究室、分析生物技术研究室和中国病毒资源与信息中心。共设有21个研究学科组。拥有病毒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与武汉大学共建)、中-荷-法无脊椎动物病毒学联合开放实验室、HIV初筛实验室、湖北省病毒疾病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中国病毒资源科学数据库等研究技术平台。技术支撑体系由大型设备分析测试中心、单抗实验室、实验动物中心、 《中国病毒学》编辑部、网络信息中心组成。管理系统设置综合办公室、组织人教处和科研计划财务处三个职能部门。

“中国病毒资源与信息中心”拥有亚洲最大的病毒保藏库[2],保藏有各类病毒900余株。创建了具有现代化展示手段的中国唯一的“中国病毒标本馆”,集学科性、特色性和科普性于一体,是第一批“全国青少年走进科学世界科技活动示范基地”。

建所50年来,经过几代科学家艰苦卓绝地努力,在病毒学学科建设、人才培养、促进国家社会经济发展等方面做出了重要贡献。取得科技成果227项,获奖成果96项,发表有学术价值论文1800余篇,出版专著50部,申请专利119项,授权专利73项。对外学术交流频繁,与联合国世界卫生组织英国、荷兰、德国等3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著名学府及科研机构,建立了良好的合作交流关系,20多名中外知名学者、专家兼做研究所客座研究员。作为国内少有的几个培养病毒学高级人才的单位之一,1978年开始招收研究生,现有微生物学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2个博士学位授予点和2个硕士学位授予点。已培养出病毒学相关专业研究生300多名,在学博士和硕士研究生240余人。主办的《中国病毒学》是中国生物学医学核心期刊和病毒学权威刊物,长期被美国BA、CA等国内外文摘刊物和数据库收录。

武汉病毒研究所拥有一支以中青年为主体的高水平研究队伍。现有职工180人,专业技术人员152人,高级专业技术人员72人,其中正高级25人。研究员中,45岁以下的占50%。从事科学研究人员82人,平均年龄38岁,拥有博士和硕士学位的占83%。从国内外引进中科院“百人计划”入选者6人,“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2人,国家“跨世纪百千万工程”第一、二层次人选2人。一批德才兼备的学科带头人脱颖而出,在国际学术舞台崭露头角。

本所拥有优越的科研支撑条件。有多种类型、价值2100多万元的先进科研仪器设备。建有BSL-3实验室和一栋使用面积约600平方米的SPF级实验动物房,湖北省微生物学会和武汉微生物学会挂靠本所。

武汉病毒研究所将秉承“求真务实、团结协作、勇于创新、追求卓越”的所风,在宁静、优美、和谐的科研环境中创造祖国科技事业的辉煌,努力为我国病毒学发展和国民经济建设做出更大的贡献。

视频

中国科学院武汉病毒研究所 相关视频

中国科学院武汉病毒研究所教师节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