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中国草学会教育专业委员会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跳转至: 导航搜索

来自 搜狐网 的图片

中国草学会教育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为师尚礼,秘书长为白小明,第六届理事会共有会员102人,常务理事60人,秘书处挂靠在甘肃农业大学。

主要任务

成立于2006年4月,专业委员会下设组织建设组和教学改革组2个组,开展日常工作。联系的主要对象是全国大中专院校及科研院所的草业科学专业不同培养层次的师生员工,主要任务是联系全国草业科学专业[1]的教育工作者,为他们搭建关于草业教育的讨论和议事平台,进行草业科学专业的教学工作经验和学术交流以及咨询服务,推动我国草业教育事业改革的不断发展。

组织活动

中国草学会指导下,与教育部高等学校草学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联合提出举办全国大学生草学类本科专业技能大赛,以培养草学类专业学生的专业技能和实践动手能力。2017年以后,与草学会年会同步,组织其中的草学教育分会场报告,协助年会墙报的评选等。经常性与设立草学学科的大学和院所负责人联系,商议草学教育教学方面的事宜,或征求意见等。主任委员、副主任委员及理事均积极参与学会和本分支机构组织的学术活动,以及本科教育方案、研究生[2] 培养方案、教学评估、教育部高等学校草学类专业教指委会议等交流活动。与教育部高等学校草学类专业教指委就举办全国大学生草学类本科专业技能大赛多次沟通协调,促成启动了“第一届全国大学生草学类本科专业技能大赛”社会影响力较大。

主任委员师尚礼

师尚礼,甘肃农业大学草业学院教授\博导,草业生态系统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主任\科技部草学创新人才培养国家示范基地主任\国务院学科评议组成员\中国草学会副理事长,草业教育专业委员会主任\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第一届草学名词审定委员会委员,国家林业和草原局草原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副主任委员\甘肃省教学名师,甘肃省优秀专家。坚持以草地农业生态系统理论为指导建设草学学科,提出了人才培养的“三学四过程”知识和能力素质构建体系,草业科学本科专业被教育部批准为国家级特色专业,领衔设立草坪科学与工程专业并被教育部批准增设为国家级特种专业。集中在寒区旱区苜蓿新品种创制、旱作寒作栽培、草田轮作、苜蓿根瘤菌等方面进行理论创新和应用研究。研发的青藏高原东北缘高寒牧区“抗寒苜蓿品种、垂直风向深开沟、浅覆土、冬季耙平埋颈”的寒地栽培专利技术,突破了紫花苜蓿高纬度地区高海拔种植区域,由海拔2500米以下的冷凉带推高到3000米的高寒带,提升垂直高度达500米。提出了苜蓿与根瘤菌精准选择性共生固氮促生的观点——①发现了根瘤菌对苜蓿结瘤具有促生、寄生和无效应的现象,苜蓿品种与根瘤菌株随机侵染状态下,其苜蓿生物量具有约40%菌株共生增产、30%菌株共生无效应和30%菌株共生减产效应,通过筛选利用可使苜蓿与根瘤菌共生固氮效应提高200%。②苜蓿种子能够内生根瘤菌并传代,且通过种子萌发优先侵染根系结瘤固氮。基于此,创新研发出苜蓿与根瘤菌种子内栖“可遗传性”共生育种技术。

秘书长白小明:

白小明(1969.12—),男,汉族,甘肃灵台人。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1993年毕业于甘肃农业大学草原专业并留校工作,现任甘肃农业大学草业学院院长,草业生态系统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副主任,中国草学会副理事长、草坪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教育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兼秘书长、运动场场地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中国高尔夫球协会场地委员会常务理事。

主要从事草坪建植与管理、草坪草与观赏草种质资源和抗逆性等方面的研究工作。主持和参加完成科研项目10余项,获省部级奖励5项,厅局级奖励3项。近年来,发表研究论文50余篇,副主编全国统编教材和专着4部、参编7部,参与选育牧草新品种1个,授权专利2件。目前,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甘肃省草原生态修复治理科技支撑项目等课题2项。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