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中国雏蜂虻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跳转至: 导航搜索
中国雏蜂虻珠

昆虫名,为双翅目,蜂虻科蜂虻亚科。主要分部在中国山东省地区。主危害作物: 小麦、棉花。功能类别:捕食性天敌 。

基本信息

中文名: 中国雏蜂虻

拉丁学名: Anastoechus Chinensis Paramonow

界: 动物界

目: 双翅目

亚科: 蜂虻科蜂虻亚科

分布区域: 中国山东省地区

目录

1形态特征

2生物学特性

形态特征

成虫

体中型,粗壮,多绒毛,外形似蜂。体长12-14mm。足细而长,前、中足基本等长,约10mm,后足长约14mm,足前端有2个爪垫,无足垫。头半球形,复眼大,雄性为合眼式,雌性为离眼式。触角3节,短而粗,呈黑色,长约3mm,吻直长,伸前,内生口针3根。胸部隆起,翅发达,R2+3与R4弯曲达顶角前,只有3个闭室,M3与Cu大部分合并,放无M3翅室。臀室不封闭,腋瓣明显,腹部8节。

幼虫

初孵幼虫乳白色,I龄1mm左右,胸部3节,每节两侧备具一长毛,腹部末端有1对长毛,约为体长的1/3。2、3龄幼虫皆为蛆形。老熟幼虫体长11-15mm,腹面扁平,为无足式。头小,不突出向下,部分缩入前胸内。腹部9节,后气门位于第8节,各体节两侧具有小突起。

长椭圆形,稍透明,长0.7-0.9mm,宽0.3-0.4mm。初产为灰色,渐变为褐色。

为裸蛹。体长11-13mm。初化蛹时白色。后渐呈黄褐色。头部有刺突4对,胸部各节两侧各具刺突2对。腹部各节两侧有对称的突起,其上着生刚毛,各节背面中央着生一列整齐的刺突及刚毛。腹部末端具1对尾刺。

生物学特性

雏蜂虻在鲁北地区1年发生1代。以卵在蝗虫卵囊的海绵体内及其附近的土壤中越冬。越冬卵于3月下旬开始孵化,4月上旬为孵化盛期。幼虫共3个龄期。1龄盛期在4月中旬束和下旬初;2龄盛期在5月上旬末,5月下旬大部分幼虫老熟,初不吃不动,进人前蛹期。8月下旬开始化蛹。盛期为8月中旬至下旬初。9月上旬开始羽化,盛期为9月中旬至下旬初。成虫于9月中旬开始产卵,盛期为9月下旬至10月上旬。无棣县植保站1985-1986年,在自然变温条件下,观察各虫态历期,卵期平均为193d,幼期为39d,前蛹期80d,蛹期31d,产卵前期11d,成虫寿命22d。

生活习性

成虫活动与取食。中国雏蜂虻成虫喜在晴朗天气,阳光充足,风力较小,温度16℃以上,特别在19-25℃时,活动取食。夜问和阴雨大风天气,停止活动与取食,多隐蔽于草丛中。每天8-9时开始活动、取食,以10-15时最盛,18时后活动、取食停止。成虫的食料主要是阿尔泰紫菀[Heter0pappus a1taicus(Wi11d)N0v0p0kr]、双色补血草[1im0nium bic010r(Bunge)0. Kuntze]以及其他蜜源植物。成虫羽化后带经补充营养方可交配产卵。取食野生植物蜜源时,将口针插入花内取食花蜜,在每朵花上取食儿秒钟或几分钟,可连续取食数朵花。

据无棣县植保站观察,补充营养与成虫寿命长短有密切关系。饲喂自然生长的蜜源植物的寿命最长.雌成虫一般为20-24d,最长为29d;雄成虫一般为11-14d,最长18d。用10%的白糖水和15%的蜜水饲喂,一般寿命仅2-4d。

交配与产卵

成虫交配时于空中飞翔追逐,呈"平交"方式,交尾后逐渐落地,历时15-30min。交配时间多在10-13时,一生交配6次。成虫羽化后经7-8d进行交配,3-4d后产卵。雌虫产卵前,先在地面上爬行,将产卵器伸出,轻轻探扫地面,两翅随同振动,经儿秒或几分钟后产卵。每次产卵历时1-3min,最长可达25min。一般产卵3-4粒,最多可产14粒。卵单粒散产,产于蝗卵块海绵体上部及附近土壤中,多产于背风向阳沟堤的南坡。1头雌虫最多产卵597粒。一般产200-250粒。每日产卵在12-14时居多,适温21-26℃。中国雏蜂虻产卵对蝗虫种类有明显的选择性。无棣县植保站1985-1987年用大笼罩饲养中国雏蜂虻成虫进行产卵趋性试验。笼内置人东亚飞蝗、中华蚱蜢、短星翅蝗和小尖翅蝗、黑背蝗的卵块各10块,行距0.5m,定时观察。结果表明,产于东亚飞蝗卵块及其附近土壤的占80%,仅有20%的卵产于中华蚱蜢、小尖翅蝗卵块的附近土中。翌年4月挖卵调查,东亚飞蝗卵块寄生率50%-75%,中华蚱蜢卵块寄生率27%-35%,小尖翅蝗寄生率10%,短星翅蝗和黑背蝗卵块未寄生。

孵化与寄食

卵于翌年4月上旬孵化,由蝗卵块的海绵嘴处进入卵块内卵粒处寄食。当气温16℃以上时,开始取食蝗卵,19-24℃时,取食最盛,29℃以上停止活动与取食。捕食蝗卵时,先在卵粒中部或1/3处咬一小孔,吸食卵粒汁液。幼虫昼夜均可取食。1-2龄食量较小,3龄后食量激增。在食卵高峰期,1头雏蜂虻幼虫,一般日食蝗卵3-4粒,高的5-8粒,3龄期食量占总食量80%以上。1头幼虫一生可食蝗卵30-40粒,高的达50粒以上。

雏蜂虻幼虫为单一寄食。飞蝗卵块内多为1头幼虫,也有部分卵块内有幼虫2-3头。1块蝗卵可满足1头幼虫一生寄食之用。幼虫寄食后剩余卵粒多数也不能孵化,有的孵化后也不能出土。

发育始点温度与有效积温。无棣县植保站在自然变温条件下,测定了中国雏蜂虻卵、幼虫和蛹的发育始点温度与有效积温。

温湿度的影响

中国雏蜂虻成虫活动、取食受温度和湿度影响较大。当气温在16℃左右时开始活动与取食,适温25℃活动取食最好。相对湿度40%-70%为适宜,低于33%或超过80%时对其发生有抑制作用。卵、幼虫、蛹长期营土中生活,土壤湿度对其发生量有较大影响。据测定,土壤湿度10%-14%适宜其生长发育,低于5%幼虫和蛹也能存活,但生长发育缓慢,土壤含水量达20%以上时,则对其生长发育产生明显影响。土壤含盐量的影响土壤盐分含量对其产卵影响较大。经测定,中国雏蜂虻成虫产卵壤含盐量的临界值为0.3%,在含盐量在0.3%以下的土壤,其产卵无明显差异。当在0.3%以上,随含盐量的增高,成虫数量和产卵量减少。当含盐量超过0.8%或潜水矿化度10-20g/1时,成虫不产卵。因此,在含盐量高的近海滩涂区域,无该虫的分布。

蜜源植物的影响蜜源植物的多少与该蜂虻的发生数量关系密切。凡野生蜜源植物如双色补血草、阿尔泰紫菀及野菊花[Dendranthemaindicum(1.)Des.M0n1.]等多的荒洼区,成虫数量明显增多。据测定,当蜜源植物达8-15株/m2的荒洼,雏蜂虻成虫每公顷存量可达150头,高的可达600-750头;蜜源植物稀少的区域,每公顷存量仅30-45头,不生长蜜源植物的高盐量滩涂,也无成虫分布。沿海蝗区生态的综合影响1993年无棣县植保站调查,在沿海蝗区的不同生态区植被、土壤含盐量对雏蜂虻成虫的存量有明显影响。凡土壤含盐量在0.3%以下,禾本科植物间阿尔泰紫菀的区域,成蜂存量最大,其次为含盐量0.3%,马绊间双色补血草的区域,再次为含盐量0.4%-0.6%碱蓬、蒿类问有蜜源植物区域;在含盐量0.8%以上;小芦苇间黄蓿。无蜜源植物的,不见成蜂虻活动。

雏蜂虻对飞蝗卵块寄食率与夏蝗发生面积和密度关幕表明,其寄食率高低直接影响飞蝗的发生面积。凡寄食率高的年份,飞蝗的发生面积和密度大大降低。1982年和1986年幼寄食卵块率分别达到75%和68%,将飞蝗发生随积由常年发生I333hm2压低到200-267hm2,密度压低到0.2-0.4头/m2,大有保护利用前景。[1]

参考文献

  1. 中国雏蜂虻的研究,百度, 2018-08-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