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大夫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中大夫
中大夫,读音为zhōng dà fū,汉语词语,官名。秦光禄勋属官有中大夫,汉武帝太初元年(前104)改名光禄大夫,掌论议。
中文名 | 中大夫 | 类 别 | 古代官名 |
拼读 | zhōng dà fū | 词 性 | 名词 |
基本解释
官名。东汉于光禄大夫外,另置太中大夫、中散大夫,秩依次递减。秦光禄勋属官有中大夫,汉武帝太初元年(前104)改名光禄大夫,掌论议。 东汉于光禄大夫外,另置太中大夫、中散大夫,秩依次递减。
出处
《宋书·百官志》叙此,“太中大夫”作“中大夫”,应系误书。北周依《周礼》设六官,有中大夫,秩正五命,位似秦汉后的九卿、尚书等官。北齐始再有在大夫,与上大夫同为王国官。唐置为文散官第九阶,从四品下,宋为从四品,元丰改制后,以换秘书监,后定为第十二阶,金从四品上,元为从三品升授之阶。明为从三品。民国三年(1914)袁世凯定文官分九秩,中大夫为第五秩,简任,五年七月废。
据《吕氏春秋通诠·知度》载:“中大夫,官名,战国(公元前475—公元前221)诸侯国中的爵位分为卿、大夫、士三级,大夫比卿低一等。大夫又分为上、中、下三等,“中大夫”是中间一级的大夫。”《史记·孝武本纪》:“天子于是幸缑氏城,拜卿(公孙卿)为中大夫,遂至东莱,宿留之数日,毋所见,见大人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