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中山市博物馆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中山市博物馆成立于1984年9月28日,隶属中山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属地方综合性博物馆。馆址为1934年建成的中山县侨立医院,是一座中西合璧的庭院建筑,主楼三层,建筑面积2000平方米[1]。中山市博物馆下设:中山美术馆香山商业文化博物馆、中山·中国收音机博物馆和孙文纪念公园展览馆。

中文名: 中山市博物馆

类 别: 综合性博物馆

地 点: 广东省中山市石岐街道孙文中路197号

竣工时间: 1984年

馆藏精品: 清咸丰木刻敕命匾

开馆时间: 1984年9月28日

票 价: 免费

发展历史

侨立公医院于1932年由旅美华侨萧悔尘创办,海外华侨及各界人士捐资兴建。历经2年建筑于1934年正式落成使用,它是中山最早的西医院。1949年10月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侨立公医院改为中共中山县委办公大楼。1950年3月侨立中山公医院与中山县公立卫生院合并,后扩充为中山县人民医院,亦即现中山市人民医院的前身。1984年9月,中山市文化局成立博物馆筹备办公室,由局党组书记甘棠兼任筹备办主任。1984年9月28日,中山市人民政府同意成立中山市博物馆,把原侨立公医院一层(地下)拨给市博物馆使用。1986年10月,中山市博物馆完成了第二期改建工程。1999年,政府投入资金对中山市博物馆大楼进行了装修改造,外墙和内墙重新油漆,维护灰塑等建筑装饰,配备了专门的给排水、电气、消防、空调、信息、监控等系统设备,展览场所和办公场所得到很大的改善。2004年,侨立中山公医院被公布为中山市不可移动文物。2005年6月底,中山市博物馆完成了恒温恒湿文物库房的建设。

建筑布局

中山市博物馆(Zhongshan City Museum)是一座国有地级综合性博物馆,隶属广东省中山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中山市博物馆现设有:中山美术馆、中山·中国收音机博物馆、香山商业文化博物馆。占地面积700平方米,建筑面积2000平方米。该址原为中山县侨立公医院,坐南向北,为中西合璧的庭院建筑,包括有主楼、附楼和花园(现已改为球场)。中山市博物馆所在地为原医院主楼,平面“凸”字形,为钢筋水泥三层建筑,白色外墙,中式绿色琉璃瓦屋顶,是中山保存最好的近现代医疗卫生类华侨建筑。

技术人员

中山市博物馆共有专业技术人员共20名,高级技术职称者1人,中级技术职称者7人,初级技术职称者12人,本科以上学历人员17人。近几年来,中山市博物馆公开出版专业书籍3本,参与编辑出版画册4本,参与编辑出版丛书1辑,并公开发表论文15篇,其中公开出版专业书籍有《中山历史文物图集》、《中山老行业》、《雕梁画栋岭南风——中山古建筑艺术图集》;参与编辑出版画册有《方成藏书画集》、《方成水墨画集》、《馆藏中山籍书画家作品选》、《余菊庵书画集》;参与编辑出版丛书为《中山市历史文化丛书》。2004年底至2005年初,中山市博物馆与广东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联合对南朗龙穴遗址进行了考古发掘,发掘简报发表在《四川文物》2005年第4期。

馆藏文物

中山市博物馆成立后,开展了对中山境内的文物普查、征集和发掘等工作,先后发现了龙穴遗址、白水井遗址等一批新石器时期、商周、战国、汉代的文化遗存和遗物点。经国家文物局批准,1990年12月至1991年1月,中山市博物馆与广东省考古研究所、中山市文管办一起对龙穴遗址进行考古发掘,出土了一批彩陶器、夹沙陶器、石器等珍贵文物,其中彩陶圈足盘、彩陶碗等彩陶器是珠江三角洲地区较有代表性的彩陶器,为研究珠江三角洲地区古代文化面貌提供了宝贵的实物资料。

馆藏文物以地方出土文物为主,主要有陶器、瓷器、铜器、名人字画、革命文物等几大类。

近年举办和引进了“中山出土文物展”、“馆藏书画展”、“广东省陶瓷藏品联展”、“方成捐赠名家书画展”、“秦始皇兵马俑展”、“大唐雄风——唐太宗昭陵宝藏展”、“广东清代贡品展”、“远古的呼唤——恐龙及古生物化石展”等一大批知识性、思想性、趣味性强的展览,并结合地方实际,积极发挥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的作用,送展下乡、到学校,受到了社会广泛的认同和赞赏。

展览与藏品

清咸丰木刻敕命匾

长方形,由中部方形木板和四周匾框组合而成。周边匾框浮雕六条龙,正中木板阳刻汉、满两种文字,贴金,木刻精美。

明嘉靖凤鸟纹铜豆

直口,深腹,高圈足,腹有凤鸟纹,圈足有回纹,腹有“嘉靖二年秋香山教谕颜阶奉提学副使魏命造”铭文。

清光绪五彩二十四孝纹大瓶

盘口,直颈,溜肩,直壁,圈足,器身饰五彩人物山水图案。

战国方格纹四耳陶罐

战国。泥质灰陶,小直口,矮颈,宽折肩,深腹内收,平底,肩部边缘贴附四个桥形耳,耳两侧各贴附一枚乳针,肩中部贴附四组乳钉,肩饰刻划凹弦纹与栅纹、腹饰方格纹。

明正德青花鱼藻纹大缸

圆唇,敛口,鼓肩,斜弧腹,矮圈足,肩部饰青花花卉纹,腹部饰青花鱼藻图案,底露胎。

所获荣誉

中山市博物馆自1984成立以来累计举办陈列展览200多个,展出地点除了本馆外,还送展到各个镇区和学校进行巡展。近三年来利用现有馆藏资源、引进展览、合作办展等多种办展方式,每年举办临时展览10个以上,总计参观人数约25万人次。

中山市博物馆通过多种合法途径拓宽藏品获得渠道。有考古调查采集、考古发掘出土,有广东省文管会调拨、中山市图书馆和中山市公安局移交,有单位、个人捐赠及向广州市文物总店及收藏家手中购买。截止2008年底,现有各类文物8000余件/套。主要以地方文物为主,主要有石器、陶器、瓷器、铜器、书画、钱币等类。

中山美术馆于2002年11月建成投入使用,为中山市有史以来的第一座美术馆,位于西区岐江公园内,是一座楼高两层、钢结构、拥有2000平方米展厅的具有欧洲先锋派的美学意念及后工业时代特色的建筑,它将在提高中山市的城市文化品位,培育高雅的艺术氛围,促进文化艺术事业发展,向市民提供多元化的业余文化生活等方面发挥重要的作用。正式对外开放后先后举办了“中日书法家作品交流展”、“中山籍著名漫画家作品展”、“馆藏中山籍名家书画作品展”等高雅的艺术展览。

香山商业文化博物馆于2006年1月17日正式对外开放,位于孙文西路文化旅游步行街内,该馆将集文化和旅游为一体,主要展示中山早期(以清末民初为主)商贸发展和商业历史文化的演变脉络。它的建成将大大提高和丰富文化旅游步行街的文化积淀和内涵,进一步激发中山人的爱国爱乡之情。

中山·中国收音机博物馆于2005年5月18日建成并正式对外试展开放,位于市博物馆副楼,它的建成活现了中国收音机历史,展示收音机文化,成为中国首家收音机博物馆,填补中国收音机历史的空白,是中山市特色博物馆建设的一个重要成果。

机构设置

  • 办公室

协助领导处理日常事务,协调各部门工作;负责文秘、档案、人事、财务、固定资产管理、后勤服务等工作。

  • 保管部

负责各类型展览的策划、制作、布展等工作;负责展览的讲解、对外宣传等工作;负责馆藏文物的保管、文物的相关研究、文物的修复等工作;负责全馆文物资料的数字化管理工作;负责有关田野考古发掘工作;负责有关中山历史研究、编辑出版馆内各项研究成果等工作;负责各种有关中山历史与民俗的文物、实物资料的征集工作。

  • 美术馆

负责中山美术史的研究和展示,收藏近现代优秀美术作品,开展国内外美术交流,促进和繁荣中山市美术事业的发展。

  • 文化馆

负责展示中山清末民初的商业风情、历史沿革、研究中山近代商业史,收集整理有关中山商业风情文物史料等工作。

  • 收音机馆

中山·中国收音机博物馆位于市博物馆副楼,主要展示中国收音机历史、收音机文化,是中国首家收音机博物馆。

  • 纪念公园

该展览馆位于中山市重要的旅游点——孙文纪念公园内,展厅面积3000平方米。2002年11月,中山市为庆祝中山立县850周年和迎接第四届世界中山同乡恳亲大会在中山召开,特别在孙文纪念公园展览馆举办了中山市的“昨天、今天、明天”大型展览。该展览内容共分三个部分:“昨天”部分回顾从远古直至二十世纪七十年代中山历史的重大变迁;“今天”部分反映改革开放以来中山所取得的全方位的辉煌成果;“明天”部分展示中山“十五”规划的宏伟蓝图和2010年的美好前景。

  • 保卫部

负责馆内的日常保卫值班、各种防盗、消防安全、消防监控设备的维护等安全保卫工作,负责馆内保安人员的培训管理。与公安、消防部门沟通联系等工作。

特色场馆

文化馆

香山商业文化博物馆是中国首家商业文化专题博物馆,馆址为四十年代的石岐镇总商会旧址,即孙文西路152号。共分三层,展厅面积2000余平方米。陈列各种实物近400件套,展馆以历史的发展为陈列线索,通过实物、图片、场景及多媒体等陈列手法,主要展示清末民国时期中山的商贸发展状况和富有特色的商业文化、孙中山和郑观应的商业思想、中国早期现代化中的香山籍买办以及四大百货公司的创立等,以期能够向人们提供一个充分展示中山深厚历史文化底蕴的平台,使中山的城市文化品位和内涵不断得到延伸和提高。

展馆在各层均设有多媒体查询系统和互动系统,观众可以通过多媒体系统查询与中山商业文化相关的资料,也可以通过展厅设置的等离子显示屏观看有关中山商业文化的电视片。

为丰富展览内容,在馆内还设有一个活动展厅,举办各种类型专题展览。

收音机馆=

“中山·中国收音机博物馆”是中国首家收音机专题博物馆,馆址为中山市博物馆副楼。共分两层,展厅面积330余平方米。陈列收音机展品200余台,展馆以历史的空间发展为陈列线索,通过实物、图片、场景及多媒体等陈列手法,展示了中国收音机产业的发展历史。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中国社会政治、经济等方面的历史变迁,以及以收音机产业为背景的新兴文化传播事业在中国的建立和发展过程。

一层主要展示解放前的中国收音机。制作了中国第一个民营电台——上海新新百货公司顶楼的“玻璃电台”和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富商家庭两个场景。另外还设有一个科普知识专题,陈列收音机机芯和元件等,简单扼要地介绍了收音机的技术发展历程。

二层,展示解放后的中国收音机。有开国大典场景并配以互动声效演示;毛泽东主席书房场景;以及六、七十年代农村生活场景。并设专柜展出了从30年代到80年代的部分无线电杂志。

为丰富展览内容,展馆还在一层设置了特殊机型展区,展出了应用在其它行业的专用收音机、军用接收机等。展馆二层设置了收音机发展展望区,介绍了收音机未来的发展路向。并挑选出有代表性的机型在一、二层设置收音机堆积区,以增加展览效果。同时,展厅内设有多媒体查询系统和互动系统,观众可以通过多媒体系统查询与收音机发明与发展的相关资料,也可以通过展厅设置的收音机收听到当年的广播节目。

此馆已收藏了2000多台收音机。从上世纪二十年代初在中国本土生产的第一代收音机,到八十年代的产品均有入藏,藏品系统而全面,具有较高研究价值。

此馆藏品由中山市民邱健球先生无偿捐赠。并望社会各界继续给予关心支持,共为中山博物馆事业添砖加瓦。中山美术馆中山美术馆位于岐江公园的心脏地带。这座由哈佛博士等设计专家为岐江公园做景观规划设计时就作为主体建筑的两层钢架结构建筑物,无论是外形设计和颜色配搭,都与美丽的岐江公园融为一体。楼高两层的钢结构建筑物,都与岐江公园保留原址粤中船厂的后工业时代特色一脉相承,而美术馆的铁青色钢架和鲜艳的柠檬黄墙壁,以及大幅的落地玻璃,使其极具欧陆色彩。美术馆的装饰设计者说,运用铁青色和柠檬黄这两种美学上对比最强烈的色彩作为美术馆的主色调,就是为了将美术馆建成为一个最有现代感、最能成为岐江公园一个令人瞩目的景点。美术与园林艺术相得益彰,是中山市城市规划建设中亮丽的一笔。

参观信息

交通指南

中山市博物馆位于中国广东省中山市石岐区孙文中路197号,地理坐标为东经113°22′10.3″,北纬22°31′23″。

公交线路

中山纪念堂-公交车站

途经公交车:1, 2, 005, 10, 050, 66

逢源路-公交车站

途经公交车:1

中医院悦来门诊部-公交车站

途经公交车:2, 005, 021, 050

小贴士

  1. 保护文物,游客请勿破坏内部的陈设和建筑设备。
  2. 注意环境卫生,不要随意乱丢垃圾。
  3. 儿童在游玩时,请勿攀爬楼体高处,注意安全。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