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中山」修訂間的差異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以“中山国,姬姓,白狄。”替换内容)
(1 個標籤替換)
行 1: 行 1:
'''中山'''(广东省地级市)
+
 中山国, 姬姓 ,白
[[File:中山市.jpg|缩略图| 中山市[https://p1.ssl.qhimg.com/t01fb4805970284bfa9.jpg 原图链接]]]
 
==简介==
 
'''中山'''市是[[中国]]5个不设市辖区的地级市之一。前身为1152年设立的香山县;1925年,为纪念[[孙中山]]而改名为中山县,位于[[珠江三角洲]]中部偏南的西、北江下游出海处,北接[[广州]]市[[番禺]]区和[[佛山]]市[[顺德]]区,西邻[[江门]]市区、[[新会]]区和[[珠海]]市斗门区,东南连珠海市,东隔珠江口伶仃洋与[[深圳]]市和[[香港]]特别行政区相望。
 
 
 
中山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发祥于中山的香山文化是中国近代文化的重要源头,享有广东省曲艺之乡(粤剧)、华侨之乡的美誉。有旅居世界五大洲87个国家和地区的海外侨胞、港澳台同胞80多万人。
 
 
 
中山连续多年保持广东省第5的经济总量,并与顺德、南海、东莞一起被称为广东四小虎。<ref>[http://www.zs.gov.cn/main/about/view/index.action?id=99593 中山市经济社会发展情况简介]中山市政府门户网站</ref>
 
 
 
==基本信息==
 
中文名称:中山
 
 
 
面积:1783.67平方公里
 
 
 
外文名称:zhongshan,Chungshan
 
 
 
人口:312.09万(六普常住)
 
[[File:中山沙溪忠,石岐梁 沙溪宗.jpg|缩略图|中山[http://k.zol-img.com.cn/dcbbs/15480/a15479403_01000.jpg 原图链接]]]
 
别名:香山(旧称)
 
 
 
方言:粤语、闽南话
 
 
 
行政区类别:地级市(不设区的地级市之一)
 
 
 
气候条件:亚热带季风气候
 
 
 
所属地区:中国华南
 
 
 
著名景点:孙文西路步行街、岐江公园、孙中山故居、中山城
 
 
 
下辖地区:24个镇街(即18个镇、6个街道)
 
 
 
政府驻地:中山市东区街道松苑路1号
 
 
 
火车站:中山站、中山北站、小榄站
 
 
 
电话区号:0760
 
 
 
车牌代码:粤T
 
 
 
邮政区码:528400
 
 
 
地理位置:珠江三角州中南部
 
 
 
行政代码:442000
 
 
 
市花:菊花
 
 
 
==历史沿革==
 
===古代===
 
中山古称“香山”,地多神仙花卉,故曰香山。在距今5000多年前的新石器时代,中山只是珠江口伶仃洋上的一个岛屿,此时就有古越族人在此渔猎、生活。近十几年,在中山发现了多处新石器时代的古人生活遗址,包括有南朗镇的龙穴彩陶遗址、石岐区的白水井遗址、大涌镇的全禄遗址等,出土了一批彩陶、磨制石器、夹砂陶器等文物。其中,南朗镇的龙穴遗址还是一个由新石器时代直至春秋战国时期的沙丘遗址,在后期的遗存中还发现有青铜器和铸铜石范等物。
 
 
 
前214年,秦始皇平定岭南地区的百越之地后,中山属南海郡番禺县辖地。
 
 
 
秦朝末年,赵佗创立南越国,中山属南越国领地。
 
 
 
前111年,汉武帝灭亡南越国,中山重回汉朝中央管辖。
 
 
 
秦汉时期,中山除了原先生活在此地的南越人外,开始有少量的中原人移居至此。
 
 
 
三国时,中山属于吴国领地。
 
[[File:中山.jpg|缩略图|中山[http://n.sinaimg.cn/gd/transform/20170112/Gwum-fxzqxha9374390.jpg 原图链接]]]
 
西晋末年,晋朝皇族之间爆发了史称“八王之乱”的宫廷权力争斗,为躲避战乱,大批中原人口移居岭南,其中一部分来到香山岛上。
 
 
 
东晋咸和六年(331年),南海郡分出东官郡,中山改为东官郡辖地。
 
 
 
南北朝时期的刘宋永初元年(420年),东官郡改为东莞郡,中山属东莞郡辖地。
 
 
 
隋朝开皇十年(590年),中山属宝安县(古东莞县)辖地。
 
 
 
唐朝至德二年(757年),宝安县更名东莞县,中山属东莞县辖地。因为中山盛产海盐,官府开始在今珠海市山场村设立了名为香山镇的军事营镇。
 
 
 
北宋元丰五年(1082年),设立香山寨,仍属东莞县。
 
 
 
南宋绍兴二十二年(1152年)由于香山寨的发展,升级为香山县,中山始有县级行政区划,此时的香山县隶属于广州府。
 
 
 
南宋末年,宋端宗在元军的追杀下,曾逃往香山躲避,南宋灭亡后,大批南宋皇族和官员的后裔流落定居于香山。
 
 
 
明朝,香山北部地区开始淤积成陆,此时才与大陆相连。
 
 
 
清朝,珠江三角洲一带开始逐步修筑防洪防潮的河道堤围,香山县围垦的田地在不断增加,农业产量也在提高。
 
 
 
在清朝嘉庆年间,由于农业的发展,香山由原来的下等县改成与南海、番禺、东莞等县同列的大县。
 
 
 
===近现代===
 
辛亥革命后属广东省。1925年(民国14年)4月15日为纪念孙中山先生改名为中山县。
 
 
 
1949年后,先后属珠江、粤中、佛山地区。
 
 
 
1953年3月12日内务部批准设立石岐市(省辖市),以中山县石岐镇的行政区域为其行政区域。1959年3月20日国务院批准撤销石岐市,将原石岐市的行政区域全部划归中山县。
 
 
 
1983年12月22日,经国务院批准,中山县撤县改市(县级),由佛山市代管。1988年1月7日,升为地级市。
 
 
 
1951年1月,中山县设置1个区级镇(石岐镇)、11个区。1953年3月改设17个区、3个区级镇。同年6月,中山县分出珠海县后,全县设15个区,3个区级镇。1955年8月,全县各区均以区(镇)所在地命名。1957年2月,撤区改设乡,15个区改划为34个大乡。1958年8月,各大乡建立人民公社。同年10月,全县34个公社合并为7个大公社,实行政社合一体制,全县共辖34个耕作区。1959年10月,石岐公社改为石岐镇;12月,经广东省人民委员会确定为县级镇,仍称中山县石岐镇,属中山县和佛山专区双重管辖。
 
 
 
1961年8月,恢复区建制,其中张家边区辖榄边、南蓢、翠亨等7个公社。1963年初,撤销区建制。
 
 
 
1976年12月,全县设3个区级镇、25个公社。1983年11月,撤销公社,改称区公所,下辖乡(乡级镇)。1984年2月,撤销石岐镇,设立中山市石岐中区、石岐烟墩区、石岐岐江区、石岐莲峰区、石岐西区,为市委、市政府的派出机构,该5个区称作城区。
 
 
 
1986年7月,从南蓢区划出4村成立翠亨村镇;12月,撤区改镇建制,并扩大市区范围,郊区和环城、张家边划入市区。<ref>[http://www.zs.gov.cn/main/about/menuview/index.action?id=39085 历史沿革]中山市人民政府网</ref>
 
 
 
==行政区划==
 
===沿革===
 
1995年,辖9街道24镇:中山港街道、中区街道、东区街道、西区街道、郊区街道、环城区街道、岐江区街道、莲峰区街道、烟墩区街道、三乡镇、三角镇、大涌镇、小榄镇、五桂山镇、古镇镇、东凤镇、东升镇、民众镇、沙朗镇、沙溪镇、坦洲镇、坦背镇、板芙镇、阜沙镇、南头镇、南朗镇、神湾镇、浪网镇、黄圃镇、港口镇、翠亨村镇、横门镇、横栏镇。市政府驻东区。
 
 
 
1996年9月,将中区、烟墩区、莲峰区、岐江区4个街道合并为中区街道;同年12月,石岐郊区街道改为北区街道。
 
 
 
1998年1月1日,环城区街道正式更名为南区街道。
 
[[File:中山1.jpg|缩略图|中山[http://res.zohi.tv/a/10001/201812/56ac2f03ad015d775ec0c84fc4d47318.jpeg 原图链接]]]
 
1998年,撤销翠亨村镇、横门镇,将其行政区域并入南蓢镇。
 
 
 
1998年8月,撤销管理区。
 
 
 
1999年,撤销沙朗镇并入西区街道,撤销坦背镇并入东升镇。
 
 
 
2000年5月,撤销中区街道办事处和北区街道办事处,组成石岐区街道办事处;撤销浪网镇,将其并入民众镇;6月8日正式实施。至2000年底,全市设置19个镇、4个街道、1个开发区,辖94个居委会、400个村委会。
 
 
 
2002年,中山市辖5个街道(东区、西区、石岐、环城、中山港)、19个镇(港口、三角、民众、南蓢、三乡、坦洲、神湾、板芙、大涌、沙溪、横栏、古镇、小榄、东凤、南头、阜沙、黄圃、东升、五桂山),400个村委会、124个居委会。
 
 
 
2003年9月1日,南蓢镇更名为南朗镇。
 
 
 
2005年11月10日,撤销五桂山镇,设立五桂山街道办事处。至此,中山市辖6个街道、18个镇。
 
 
 
2008年末,中山市户籍总人口1464343人,其中非农业人口772615人。辖6个街道(石岐、东区、西区、环城、中山港、五桂山)、18个镇(港口、三角、民众、南朗、三乡、坦洲、神湾、板芙、大涌、沙溪、横栏、古镇、小榄、东凤、南头、阜沙、黄圃、东升)。市政府驻东区街道。
 
 
 
2009年末,中山市面积1770.42平方千米,辖6个街道、18个镇,120个社区、159个行政村。市政府驻东区街道。
 
 
 
===区划===
 
中山市是中国五个不设市辖区的地级市之一,截至2011年9月1日下辖1个国家级火炬高技术产业开发区,6个街道、18个镇;镇(街道)下辖若干个行政村和社区;行政村下辖若干村民小组,社区下辖若干居民小组。镇办事机构为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机构为街道办事处,行政村办事机构为村民委员会,社区办事机构为社区居民委员会。<ref>[http://www.zs.gov.cn/main/about/menuview/index.action?id=39182 行政区划]中山市人民政府网</ref>
 
 
 
==地理环境==
 
===位置境域===
 
中山市位于广东省中南部,地处珠江出海口。地理坐标:东经113°9′2″至113°46′,北纬22°11′12″至22°46′35″。市境面积1800平方公里,东与深圳市、香港隔海相望,中山港至香港51海里;东南与珠海市接壤,毗邻澳门,石岐至澳门60公里;西面和西南面与江门市、新会市和斗门县相邻;北面和西北面与广州市南沙区和顺德市相接;马鞍和大茅等海岛分布在市境东西的珠江口沿岸。
 
 
 
===地形地貌===
 
中山市地形平面轮廓似一个紧握而向上举的拳头,南北狭长,东西短窄。地形配置分北部平原区、中部山地区和南部平原区。平原面积约占全市面积的68%,山地占25%,河流占7%。市境三面环水,境内主要水道从西北流向东南,5000多条河涌和人工排灌渠道纵横交织,互相连通,以冲口门为顶点呈放射状的扇形分布。中山地形是在华南准地台的基础上,经过漫长的气候变化和风雨侵蚀,形成了以冲积平原为主,低山丘陵台地错落其间的水乡地形地貌。平原基底是花岗岩,属淤积浮生平源。
 
 
 
中山市平原面积约1242平方公里,由低山丘陵分隔成三大片:北部平原,范围东起张家边,西至古镇,北达黄圃,南到石岐附近,面积约850多平方公里,是全市最广阔的平原;南部平原又称金斗湾平原,南及东南与珠海市接壤,西南傍磨刀门水道,北和西北背靠五桂山低山丘陵和白水林高丘陵,面积约11O平方公里,是市内第二大平原;西南部平原,位于磨刀门水道中游东侧,面积近100平方公里,地势偏低,大部分在海平面以下,地下水位高,是市内低层土壤分布地区。滩涂主要分布在市境东面沿海、西南部沿海和河岸,有的已越过横门外侧,面积约150平方公里。全市海岸26公里,濒临珠江口伶仃洋一带,大部分属淤泥质海岸,由于冲积物不断下冲沉积,滩涂面积不断扩大,西、北江河口逐年向外伸展,成为新的冲积平原。
 
 
 
中山市低山丘陵台地位于市境中部偏南,面积约400平方公里。以五桂山为主脉,与周围诸山形成全市低山丘陵台地的主体,海拔高度多在100至300米之间,300米以上山峰10多座。山脉行列有卓旗山、旗山、长腰龙山、大尖山、南台山、周东坑山、白云迳山、五桂山、飞云洞山等9条山列,其中五桂山最高,海拔531米,山列较连续,地势雄伟,东南坡延至珠海市境。竹篙山区位于五桂山以西,西至磨刀门水道,面积较五桂山区小,基底以花岗岩为主,抗风化力较强,山势较高峻,有300米以上高峰5座,最高峰白水林达473米。五桂山区和竹篙山区的低山丘陵,基本都有植被覆盖;在溪流发育的沟谷,乔木和灌木丛较多。山区丘陵外围,高度渐降,是广阔的丘陵和等高明显的台地,主要分布在沙溪、张家边等镇。台地海拔一般在25至50米之间,风化层厚,多已开发成为果园、旱田,市境的文化活动和经济活动,主要集中在这一带地区。乡村聚落设置、公路取道,也多与台地有关。
 
 
 
===地质状况===
 
中山市出露地层以广泛发育的新生界第四系为主,在北部、中部和南部出露有古生界、中生界地层和北部零星出露的元古界震旦系的古老地层。新生界第四系在境内分布广泛,按其成因类型分为残积层、冲洪积层、冲积海积层和海积层。地质构造体系属于华南褶皱束的粤北、粤东北、粤中坳陷带内的粤中坳陷。粤中坳陷又分为若干个隆断束,中山则位于其中的增城至台山隆断束的西南段。市境内断裂构造发育,分布广泛,出露清楚。按其走向可分为北东向、北北东向、北西向和东西向数组。褶皱构造,由于沉积岩出露不多,且受断裂变动和岩浆侵入的破坏,因而褶皱构造多不完整,较明显的仅有深湾褶皱、雍陌褶皱两组。
 
 
 
===水文特征===
 
中山市河网密度是中国较大的地区之一。各水道和河涌承纳了西、北江来水,每年4月开始涨水,10月逐渐下降,汛期达半年以上。东北部是北江水系的洪奇沥水道;中部是东海水道,下分支鸡鸦水道和小榄水道,汇合注入横门水道;西部为西江干流,在磨刀门出海。还有黄圃水道、黄沙沥等互相沟通,形成了纵横交错的河网地带。全市共有支流289条,全长977.1公里。
 
 
 
主要水道有鸡鸦水道北接容桂水道,两岸北起经东凤镇、阜沙镇;东岸北起经南头镇、马新联围和民三联围,在大南尾与小榄水道汇流,注入横门水道出海,全长33公里,面宽200至300米。该水道宣泄西江洪流,两岸成为中山市的防洪地区。小榄水道北接顺德市马宁水道,于莺哥咀注入市境内。两岸途经小榄、坦背、港口镇;东岸途经东凤、阜沙镇,在大南尾与鸡鸦水道汇流注入横门水道出海。全长31公里,面宽150至300米。该水道宣泄上游西江洪水,河道两岸成为市境主要的防洪地区。横门水道上接小榄、鸡鸦、石岐水道,经张家边、中山港区,由横门流出珠江口。全长12公里,面宽800至1000米。黄沙沥西接鸡鸦水道,向东流经黄圃、三角镇边界,至石基沙头汇入洪奇沥,全长10公里,面宽130至150米。是黄圃镇、三角镇、民众镇农田的排灌河,又是鸡鸦水道的主要排洪分支。黄圃水道西接鸡鸦水道,东至三星围口接洪奇沥,全长11公里,面宽100至150米。是黄圃、南头镇农田的排灌河。
 
 
 
  石岐河横穿市境 部,往东北经郊区、张家边区出东河口水闸,注入横门水道;西往南经环城区和板芙镇,至西河口水闸,出螺洲门,全长46公里,面宽80至200米。
 
 
 
北台溪发源于五桂 的风吹罗带峰和梅花地顶之间。主干流向北及西北,流经槟榔山、石莹桥,转西抵梅花坑经马槽水出石鼓挞、南坑口、紫泥湾等村,经大东洋山穿过岐关公路的北台桥,绕湖洲山北麓注入石岐河。全长23公里,面宽6至12米。大环河(小隐涌)发源于五桂山主峰和风吹罗带峰之间。主干流向北及东北,流经大寮村会童子坑水,过旧屋林,出西桠,经大环村,注入横门水道。全长25公里,面宽8至15米。
 
 
 
===气候特征===
 
中山处于北回归线以南,热带北缘,光照充足,热量丰富,气候温暖。太阳辐射角度大,终年气温较高,全年太阳辐射量为105.3千卡/cm²,其中散射辐射量为57.7千卡/cm²,平均直射辐量为45.5千卡/cm²。全年太阳总辐射量最强为7月,可达12千卡/cm²,最弱为2月,只有5.6千卡/cm²。光照时数较为充足,有高产的光能利用潜力。光照年平均为1843.5小时,占年可照的42%。全年光照时数最少时间为2月上旬至4月上旬,平均每天2.8小时,最多时间为7月至10月,平均每日6.7小时。气候温暖,四季宜种,历年平均温度为21.8℃。年际间平均温度变化不大。全年最热为7月,日均温度28.4℃;最冷为1月,日均温度13.2℃。无霜期长,霜日少,年平均只有3.5天。受海洋气流调节,冬季气候变化缓和。相对湿度和蒸发量。相对湿度多年平均为83%,最大是1957年为86%,最小是1967年和1977年为81%。年内变化,5月至6月大,12月至1月小。蒸发量多年平均为1448.1毫米,最大是1971年为1605.1毫米,最小是1965年为1279.9毫米。
 
 
 
中山市的气象灾害种类较多,一年四季都有可能发生,既有寒潮冷害、低温霜冻,又有高温酷暑、热带气旋;既有暴雨洪涝,又有干旱咸潮;既有雷电灾害,又有龙卷风、冰雹等强对流天气。重大的气象灾害,如大暴雨和特大暴雨、热带气旋正面袭击、特大洪水、严重干旱以及严重冷害等,在中山也时有发生。
 
 
 
==自然资源==
 
===太阳能资源===
 
平均太阳总辐射量达445155.4焦耳/平方厘米,是广东省太阳辐射资源比较丰富的地区之一。
 
 
 
===水资源===
 
中山属丰水地区,年降雨量1738毫米,降水量共达29.18亿立方米,西江和北江流经该市的磨刀门、横门、洪奇沥总水量1497亿立方米,每亩平均水量达12.57万立方米。此外,中山市地处滨海,可利用潮差进行排灌。
 
 
 
===矿产资源===
 
中山的地质发展历史悠久,地壳变动频繁,但地层分布比较简单,富矿地层缺乏,已探明并开发利用的矿产仅有花岗岩石料、砂料和耐火黏土。固体可燃矿产:泥炭土是中山唯一的燃料矿藏,分布在张家边,含油率一般在10%左右,部分高达16%至18%。质量较好,但储量仅100万吨左右,表土层薄,开采成本低,可供地方作小型露天开采。金属矿产有磁铁矿、黑钨矿、砂锡矿等,均因储量少,品位低,矿脉分散,开采价值不高。建筑矿产:蚝壳,大量分布在北部三角洲平原,埋藏深度不大,厚度可达2至4米,成条带状及层状分布,含丰富钙质,是常用的建筑材料之一;石材以花岗岩为主,主要分布在五桂山低山丘陵区;高岭土,主要分布在环城和张家边等地。其中石料主要是黑云母花岗岩、黑云母二长花岗岩和花岗闪长岩,广泛分布于市内的低山、丘陵和台地,以五桂山和竹嵩岭储量最为丰富;砂料以中粗粒石英砂为主,主要分布于市内东部龙穴、下沙一带沿海地区;耐火黏土主要分布于火炬开发区濠头村附近。
 
 
 
===动植物资源===
 
中山大中型兽类的主要活动场所分布于五桂山低山丘陵和白水林山高丘陵地区,现存的经济动物主要有小灵猫、食蟹獴、豹猫、南狐、穿山甲、板齿鼠和各种鸟类、蛇类等;平原地区以爬行类、两栖类、鸟类和鼠类为主;水生动物有鱼类、甲壳类和多种贝类。植被代表类型为热带季雨林型的常绿季雨林,植物主要种类有610多种,隶属于105科358属,森林覆盖率为12.95%。<ref>[http://www.zs.gov.cn/main/about/menuview/index.action?id=39165 自然地理]中山市人民政府网</ref>
 
 
 
==人口民族==
 
2010年,中山市户籍人口142.3万。祖籍本市的海外华侨和旅居港澳台同胞共80多万人。
 
 
 
==历史文化==
 
===民间艺术===
 
中山民间艺术丰富,其中有中山民歌、舞龙狮鹤凤、崖口飘色等。中山是民歌之乡,民间流行的民歌有咸水歌、高棠歌、大缯歌、客家山歌、鹤歌、姑妹歌、渔鼓、龙舟、小调儿歌等,其中以咸水歌和高棠歌最有特色,这两种民歌已有300多年的历史,流行于坦洲镇等大沙田区。中山舞龙分为木龙、火龙、金龙、沙龙、草龙、游龙、板龙、云龙等8个种类。2006年,坦洲咸水歌、小榄菊花会、沙溪凉茶被纳入 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南朗崖口飘色、五桂山白口莲山歌、沙溪鹤舞、黄圃麒麟舞、黄圃飘色等5项民间艺术形式被纳入广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名录。
 
 
 
===小榄菊花会===
 
小榄镇位于中山市北部。小榄人种菊从南宋开始,已有700多年历史。而举行菊花会,则起源于清代乾隆元年即丙辰年(公元1736年),以每隔60年举办一届“甲戌菊花大会”的历史传统而闻名海内外,被誉为“菊城”,以后小榄每年秋季举行一次。每到花期 种菊人将艺菊移到菊社观摩品评,交流菊艺心得,成为中山小榄的传统节日。菊花会期间,万盆菊花竞相开放,小榄人除了举行大型的菊花展览,还要开展各式各样的文化活动,有曲艺、飘色、舞龙、舞狮等多项文艺表演。人们穿上节日的盛装,喜气洋洋地欢度这最具小榄特色的盛会,统统聚焦于由菊花组成的艺术海洋,尽情感受着来自“中国菊花文化艺术之乡”小榄的魅力。
 
 
 
===水乡文化===
 
中山市民众镇是岭南一带保存最完整、最具有水乡特色的自然生态与人文生态景区,有“岭南水乡”的美誉。岭南水乡民俗民风浓郁,极富岭南地方特色。优美的环境,淳朴的民风,有如世外桃源。为更好开发挖掘本土旅游优势资源,发展乡村生态旅游,中山于2007年推出“中山市岭南水乡旅游文化节”,举办“和谐乡村”摄影展、名优农产品展销会、乡村美食风情街、动物演艺秀、水乡运动会、水乡民俗展、水上民歌邀请赛等丰富多彩活动。其中极具乡土气息的“水乡运动会”最有趣味性,群众参与性也强,包括水上拔河、扒禾桶、水上捉鳝、水上捉鸭、夫妻背跑等多项赛事。
 
 
 
===语言===
 
中山市的语言状况较为复杂,主要使用粤方言、闽方言及客家方言。其中使用粤方言的人数最多,占总人口的84%,全境可通用。
 
 
 
====粤语====
 
粤语一般称作 话,分为4种:
 
 
 
*石岐话,主要分布在石岐区、东区、西区、南区、火炬开发区和南朗镇。
 
 
 
*沙田话(近顺德话),主要分布在南头镇、黄圃镇、东凤镇、小榄镇、阜沙镇、东升镇、横栏镇、港口镇、民众镇、坦洲镇、板芙镇及西区的沙朗、南朗镇的横门等地。
 
 
 
*三角话(近东莞话),主要分布在三角镇。
 
 
 
*古镇话(近新会话)主要分布在古镇镇。
 
 
 
====闽语====
 
中山闽语分为3小片:
 
 
 
*隆都片:隆都话俗称西乡村话,是沙溪、大涌两镇方言,中山市内的坦背镇观栏村、南区的月山村、寮后村、金溪村、沙田村、树涌村,板芙镇的深湾村,神湾镇的芒涌村,珠海市淇澳岛等较小的“方言岛”。使用该方言的人口约12万人。
 
 
 
*东乡片:又可以分为张家边话和南朗话,分布在火炬开发区和南朗镇。
 
 
 
*三乡片:三乡话分布在三乡镇。
 
 
 
====客家语====
 
客家语主要分布在五桂山镇、神湾镇及坦洲镇的南部。
 
 
 
===美食特产===
 
中山特色美食中山美食在全国乃至海外都有名,"吃在中山"是珠三角市民、港澳台同胞以及海外侨胞的共识。中山有大小食肆6000多家。
 
 
 
====小榄菊花肉====
 
小榄地区盛产菊花。充分利用菊花作食品便应运而生,其中最负盛名是菊花肉。菊花肉是选用猪的背部肥肉、切成透明状薄片用糖腌制, 外面拌一层半鲜半干的糖渍菊花瓣而成。
 
 
 
====神湾菠萝====
 
盛产于中山市神湾镇的菠萝,名之为神湾菠萝,神湾背山面海,雨水充沛、山地肥沃,特别适宜菠萝生长。经过长期选种培育,神湾所产的菠萝,一般每个一市斤左右,色泽金黄,皮薄肉厚,更难得是芯细爽脆无渣,甜蜜清香而无酸味,浓郁果香留齿颊间经久不散。
 
 
 
====荼薇花食品====
 
小榄镇除盛产菊花外,以荼薇花为原料所制成的食品,也是有名的传统土特产品。如荼薇蛋卷,是以鸡蛋浆烘干为皮,荼薇花瓣、砂糖为馅,食来既有蛋香,又有浓郁的荼薇花香
 
 
 
====石硖龙眼====
 
中山所产的龙眼,以榄镇九洲基的脆肉龙眼最为有名。石硖龙眼的特优品系--中山脆肉龙眼,质量后来居上。
 
 
 
====中山粉果金吒====
 
中山粉果,历史悠久,其中以金吒为代表,它是以猪腮肉(肉质不腻)配以南乳、花椒、八角等调料。金吒的吃法可要讲究:从尖端食起,到肉馅时,先吮一口油香,然后咬肉食。不然,冒失一口咬下去,那油沫便四溅。
 
 
 
====杏仁饼====
 
称旅游食品、纪念品,粤语自铸新词谓之“手信”,经济而传神。 杏仁饼在进入市场以前,前身就是民间的炒米(粉)饼。后经大户人家管饮食的佣人通过改用绿豆粉又加料、升档发展而来的。
 
 
 
==风景名胜==
 
中山市属亚热带季风气候,主要气候特点是光照充足,雨量充沛。月平均气温以1月最低13.3℃,7月最高28.4℃。
 
 
 
春秋两季是到中山旅游的最佳季节。春季(3月至5月中旬),需带薄外套或毛衣;夏季(5月下旬至9月中旬),温度高达31℃,雨量充沛,需带雨具;秋季(9月下旬至12月上旬)需穿毛衣及轻便外衣;冬季(12月中旬至2月下旬),天气稍凉,要带件大衣。
 
 
 
==著名人物==
 
[[陈临]] 香山 汉朝 苍梧太守、廷尉
 
 
 
[[郑愚]] 香山 唐朝 尚书左仆射(尚书省的副职)
 
 
 
[[周尚文]] 神涌 明朝 选龙岩丞,官至御史
 
 
 
[[黄瑜]] 县城 明朝 授长乐县知县
 
 
 
[[黄经]] 石岐南门麻洲 明朝 任沾益州同知,旋任教职,得泗州学正
 
 
 
[[黄畿]] 县城 明朝 潜心研习《大易》、《中庸》,追封翰林院编修
 
 
 
[[黄佐]] 县城 明朝 擢南京国子祭酒
 
 
 
[[何派行]] 小榄 明朝 陕西行太仆寺少卿
 
 
 
[[杨遇春]] 仁都 明朝 官至广西南宁参将
 
 
 
[[麦挥]] 小榄 明朝 按叙晋镇抚
 
 
 
[[袁三接]] 乡籍未详 明朝 官至光禄寺少卿、应天府丞升府尹
 
 
 
[[李孙宸]] 小榄 明朝 礼部尚书
 
 
 
[[何吾驺]] 小榄 明朝 入阁掌理朝政实权
 
 
 
[[卢兆龙]] 小榄 明朝 吏部给事中掌计典
 
 
 
[[钟宝]] 淇澳 清朝 平定台湾
 
 
 
[[麦佑]] 小榄 清朝 授刑部主事,升山西司郎中
 
 
 
[[郑应元]] 县城 清朝 由庶吉士授内阁中书
 
 
 
[[何耀泰]] 小榄 清朝 官至山东文登协副将
 
 
 
[[何士祥]] 小榄 清朝 署香山协副将
 
 
 
[[黄琮]] 香山 清朝 海门营参将
 
 
 
[[黄培芳]] 不详
 
 
 
清朝 封内阁中书衔
 
 
 
[[刘其昌]] 龙瑞村 清朝 殿试一甲第三探花及第
 
 
 
[[何长清]] 小榄 清朝 授广东水师提督
 
 
 
[[何定江]] 小榄 清朝 金门镇总兵、浙江定海镇总兵
 
 
 
[[孙中山]] 香山 近代 “中华民国国父”
 
 
 
[[杨仙逸]] 香山 近代 "中国革命空军之父"
 
 
 
[[阮玲玉]] 南朗左步关村 近代 中国早期影星
 
 
 
[[朱慕飞]] 西桠 近代 中国第一位女飞行员
 
 
 
[[佘诗曼]] 祖籍中山 现代 入选「壹电视大奖」的十大电视艺人之一
 
 
 
[[吴卓羲]] 祖籍中山 现代 偶像实力派
 
 
 
[[江嘉良]] 中山 现代 前世界杯乒乓球赛男子单打冠军、团体冠军
 
 
 
[[古天乐]] 祖籍中山 现代 华人地区著名影视巨星
 
 
 
[[叶倩文]] 祖籍中山 现代 香港电影金像奖最佳女主角提名
 
 
 
[[苏妙玲]] 中山 现代 最有气质的快乐女声
 
 
 
[[林欣彤]] 中山 现代 香港TVB选秀节目《超级巨声》第二季冠军
 
 
 
备注 中国近现代规模最大的四大百货公司——先施、永安、新新、大新的创始人[[马应彪]]、[[郭乐]]、[[郭泉]]、[[刘锡基]]、[[李敏周]]、[[蔡昌]]、[[蔡兴]]等均为香山人
 
 
 
==参考文献==
 
{{Reflist}}
 
 
 
[[Category:670 中國地方志總論]]
 
[[Category:660 中國地理總志]]
 
[[Category:680 中國地理類志]]
 

於 2023年3月4日 (六) 21:01 的修訂

中山國,姬姓,白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