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中巴公路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中巴公路

来自 网络 的图片

中文名称: 中巴公路

又称: 喀喇昆仑公路

连接: 中国西部与巴基斯坦

喀喇昆仑公路(中巴国际公路)是一条连接中国西部巴基斯坦公路,英文简称为KKH。喀喇昆仑公路北起中国新疆城市喀什,穿越喀喇昆仑山脉、兴都库什山脉、帕米尔高原喜马拉雅山脉西端,经过中巴边境口岸红其拉甫山口,南到巴基斯坦北部城市塔科特,全长1224公里。其中中国境内415公里,巴基斯坦境内809公里。喀喇昆仑公路是巴基斯坦北部地区的交通纽带,是通往首都伊斯兰堡及南部沿海地区的交通要道,对北部地区的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喀喇昆仑公路也是巴基斯坦国家公路网的组成部分,对于巴基斯坦的国家安全具有重要的战略和军事意义。 [1]

建设详情

喀喇昆仑公路始建于20世纪60年代。1965年印巴战争快结束时,巴基斯坦方面和中国政府进行了接触,经过商讨,双方很快签订了共同建设喀喇昆仑公路的协议。1966年两国工人在帕米尔高原炸响了开山第一炮。根据协议,中巴双方从两国边界海拔4700米的红其拉甫山口向各自方向修建公路,1969年开始,原本由巴方负责建设的红其拉甫到哈里格希路段改由中方施工,哈里格希至塔科特的路段上的十余座桥梁也由中方建设,塔科特到伊斯兰堡的路段则由巴方建设。中国工程人员援助巴方建设了北起中巴边界的红其拉甫山口、南到塔科特大桥的路段,全长613公里。

经过十余年的努力,喀喇昆仑公路1979年正式宣告建成,1986年5月正式对外开放。整条公路共有主桥24座,小型桥梁70座,涵洞1700个,建设中使用了8000吨炸药,8万吨水泥,运送土石3000万立方米。中方建设的路段最南端为塔科特大桥,于2004年8月更名为"友谊桥"。喀喇昆仑公路被称为公路建设史上的奇迹。

地质灾害及维护

公路全线海拔最低点为600米,最高点为4694米,地质情况极为复杂,雪崩、山体滑坡、落石、塌方、积雪、积冰等地质灾害经常发生,沿途路面和桥梁设施经常遭到破坏,许多路段难以通车。公路建成后,因地质情况极其复杂,需要常年养护,巴基斯坦军队特别成立了军队工程师专门负责公路的维修抢险。2005年10月巴基斯坦北部发生强烈地震,公路受到了不同程度的损坏。

筑路工伤情况

根据巴基斯坦官方公布的数字,在喀喇昆仑公路建设的过程中遇难的巴方建设者有500余人,而遇难的中方建设者没有确切数字。在巴基斯坦靠近中国边境的小城吉尔吉特建有中国烈士陵园,埋葬着88名在喀喇昆仑公路建设中遇难的中国工程人员的遗体。

扩建工程

2006年,中国和巴基斯坦决定全面改扩建喀喇昆仑公路,初步估计工程造价约为3.5亿美元。

最新消息

2013年8月19日凌晨两点左右,中国新疆阿克陶县境内因暴雨引发泥石流,导致中国至巴基斯坦的国际公路发生塌方,大约三公里的公路被阻断。造成数百辆车、千余人滞留帕米尔高原的山区。

据悉,18日深夜,阿克陶县境内突降暴雨,从喀什通往塔什库尔干塔吉克自治县的公路双向交通中断,该地区附近的车辆已经排起了几公里长队,千余名中外游客和施工人员被困。相关部门正在全力抢通这条中巴公路通道,目前已经通车。

参考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