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中耳炎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跳转至: 导航搜索
 中耳炎

英文名称:    otitis media

就诊科室:    耳鼻喉科

多发群体:    儿童

常见病因:    常见的致病菌主要是肺炎球菌、流感嗜血杆菌等

中耳炎是中耳鼓室粘膜受到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双球菌、溶血性链球菌、流行性感冒嗜血杆菌等细菌感染而诱发的一种炎性病变,可累及中耳(包括咽鼓管、鼓室、鼓窦及乳突气房)全部或部分结构,好发于春冬两季,一般分为非化脓性和化脓性两种,其中非化脓性中耳炎也称为卡他性中耳炎,而化脓性中耳炎有急性与慢性之分。在中医上认为,中耳炎的发病是由于体内肝胆湿热,(火)邪气盛行导致的,故又称为“耳脓”、“耳疳”。儿童是中耳炎的好发人群。

发病原因

  • 患中耳炎的原因大多是由于中耳部位受到金黄色葡萄球菌、乙型溶血性链球菌和肺炎双球菌等细菌或病毒感染造成,病原体及分泌物很容易经过咽鼓管进入中耳引起炎性病变。
  • 由于鼓膜的作用,外界物质难以进入中耳。但从鼻咽部到中耳之间另有一条通道,称咽鼓管。在感冒发烧、鼻窦炎、鼻炎急性发作,或游泳呛水后,可能产生炎症反应,病原体及分泌物可经过咽鼓管进入到中耳,引起急性炎症。另外腺样体肥大的患儿,也容易引起中耳炎。因腺样体也位于鼻腔底部,和咽鼓管靠近,感染也可经咽鼓管进入耳内,导致中耳炎。
  • 呼吸道及鼻咽部感染:当患有感冒、鼻炎、咽炎等呼吸道及鼻咽部等疾病时,而某些传染病如麻疹、猩红热、流感等细菌病毒就会通过呼吸道等进入体内,常常会引起鼻咽部的分泌物增多,当鼻咽部存在大量细菌的时候,这些病原体就很容易进入耳部。
  • 婴儿喂奶不当:如婴儿平躺着喝水、喝奶,水或奶会向鼻咽方向流入,从而进入咽鼓管,导致咽鼓管受感染,有导致中耳炎的危险。
  • 给儿童掏耳朵的时候注意以免损伤了外耳道黏膜或鼓膜,导致耳朵里的分泌物进入中耳,这些分泌物含有不少的细菌,使中耳受到感染,也有可能蔓延到中耳发生炎症。
  • 急性中耳炎在吃了几天药后症状就会得到缓解甚至消失停止吃药和治疗。中途停止治疗是急性中耳炎长期不愈甚至转为慢性的原因之一。
  • 长时间用耳机听摇滚类的大分贝的音乐,如果时间较长的话,也容易引起慢性中耳炎。
  • 鼻涕中含有大量的病毒和细菌,如果两侧鼻孔都捏住用力擤,则压力迫使鼻涕向鼻后孔挤出,到达咽鼓管,引发中耳炎。[1]

发病症状

中耳炎
原圖鏈接  
  • 全身症状 轻重不一。可有怕冷、发热、乏力、食欲减退。小儿全身症状较重,常伴呕吐、腹泻等消化道症状。鼓膜一旦穿孔,体温即逐渐下降,全身症状明显减轻。
  • 耳痛 耳深部疼痛,逐渐加重。如搏动性跳痛或刺痛,可向同侧头部或牙齿放射。吞咽及咳嗽时耳痛加重,耳痛剧烈者夜不能眠,烦躁不安。鼓膜穿孔流脓后,耳痛顿减。
  • 耳流脓 是本病的主要症状,可为黏液、黏脓或纯脓性。非危险型流脓较稀薄,无臭味。危险型流脓虽不多,但较稠,多为纯脓性,并伴有异臭味。
  • 听力减退及耳鸣 开始感耳闷,继则听力渐降,伴耳鸣。耳痛剧者耳聋可被忽略。有些患者可伴眩晕,穿孔后耳聋反而减轻。
  • 耳聋 轻重不一,因多是单耳发病,易被忽视。一般为传导性聋。。少数分泌性中耳炎患者还可出现耳内流水,但是持续时间甚短,仅为数小时或1天左右。

耳内闷胀感或闭塞感。

临床表现

中耳炎
原圖鏈接
中耳炎
原圖鏈接  
  • 中耳炎是引起鼓室硬化最常见的病因。表现为鼓膜增厚,内陷。鼓室和/或乳突窦及乳突气房内充填软组织密度影,乳突气房含气减少或消失,鼓室及乳突内可以出现积液征象,听小骨破坏甚至消失,少部分患者可有乳突及鼓室壁的骨质破坏。但不会出现钙化。鼓室硬化和粘连性中耳炎都是中耳炎迁延过久,导致的永久性、非活动性的不可逆性病变。其中以机化粘连为主者,称为粘连性中耳炎;而以透明样变性、钙化为主甚至出现骨化者,称为鼓室硬化。两者的临床症状和表现及病史极为相似。鼓室硬化斑块出现钙化或骨化后,在HRCT上可明确的诊断,而在出 现钙化或骨化之前,在HRCT上很难区分,均表现为鼓膜正常或增厚、内陷 。鼓室内出现软组织密度影和骨壁、听骨链相连。鉴别方法主要通过病理或手术证实。
  • 中耳炎一般分为化脓性和非化脓性两大类。
  • 化脓性中耳炎包括急性化脓性中耳炎和慢性化脓性中耳炎
  • 急性化脓性中耳炎一般是由化脓性细菌感染引起的,主要症状是耳朵痛、会有流脓现象。儿童多会发生全身症状,比如发热、呕吐等。比较严重的中耳炎并发症有颅内并发症,如脑膜炎、脑脓肿等。或者会有迷路炎、面神经麻痹等其他的并发症。
  • 慢性化脓性中耳炎指的是中耳黏膜、骨膜或者深达骨质的慢性化脓性炎症。慢性化脓性中耳炎比较常见,一般会有耳朵里面间断或者持续性流脓、鼓膜穿孔、听力下降等症状,程度严重的话可能会引起颅内、颅外的并发症。
  • 急性分泌性中耳炎时可有轻微耳痛,慢性分泌性中耳炎多在继发感染时可出现耳痛。
  • 非化脓性中耳炎包括分泌性中耳炎、气压损伤性中耳炎等。
  • 分泌性中耳炎是以鼓室积液及听力下降为主要特征的中耳非化脓性炎性疾病,中耳积液可为浆液性漏出液或渗出液,亦可为粘液。本病命名尚不统一,有称为渗出性 中耳炎、卡他性中耳炎、浆液性中耳炎,浆液-粘液性中耳炎、非化脓性中耳炎。中耳积涂粘稠呈胶状者,称胶耳(glue ear)。急性分泌性中耳炎大多可于感冒后、乘飞机下降或潜水时,出现听力下降,可有“自声增强”现象。慢性分泌性中耳炎患者耳聋的严重程度常有波动。压迫耳屏或头位改变时,听力可有所改善,中耳积液黏稠时,听力不会因为头位的变动而改变。儿童多无听力下降的主诉,表现为对父母的呼唤不理睬,注意力不集中,或看电视时要求过大的音量。

检查

  • 鼓膜

松弛部或全鼓膜内陷,表现为光锥缩短、变形或消失,锤骨柄向后、上移位,捶骨短突明显外突,前后皱襞夹角变小。鼓室积液时鼓膜失去正常光泽,呈单黄、橙红色或琥珀色,光锥变形或移位。慢性者可呈灰兰或乳白色,鼓膜紧张部有扩张的微血管,短突显比垩色,捶骨柄呈浮雕状。若液体为浆液性,且未充满鼓室,可透过鼓膜见到液平面。此液面状如弧形发丝,称为发状线,凹面向上。头位变动时,其与地面平行的关系不变。透过鼓膜有时尚可见到气泡,咽鼓管吹张后气泡可增多。鼓气耳镜检查,鼓膜活动受限。

  • 拔瓶塞声

分别紧压耳屏后速放,双耳分别试验,患者自觉患耳有类似拔瓶塞时的声响。

  • 听力检查

音叉试验及纯音乐听阀测试结果显示传导性聋。听力损失正负不一,重者可达40dB HL左右。听力障碍显著者,应行听性脑干反应和耳声发射检查,以确定是否对内耳产生影响。

可见中耳系统气腔有不同程度密度增高。

治疗方法

  • 积极治疗上呼吸道病灶性疾病,如慢性鼻窦炎(Chronicsinusitis)、慢性扁桃体炎(Chronictonsillitis)。
  • 药物治疗,单纯型以局部用药为主,可用抗生素水溶液或抗生素与类固醇激素类药物混合液,如0.25%氯霉素液、氯霉素可的松液、氧氟沙星滴耳液能治疗中耳炎及外耳道炎等。
  • 局部用药注意事项,用药前先清洗外耳道及中耳腔内脓液,可用3%双氧水或硼酸水清洗,后用棉花签拭净或以吸引器吸尽脓液,方可滴药。脓量多时用水剂,量少时可用硼酸酒精。
  • 鼓膜大穿孔影响听力,在干耳后2个月左右可行鼓膜修补术或鼓室成形术。
  • 骨疡型中耳炎,引流通畅者,以局部用药为主,但应注意定期复查。引流不畅或疑有并发症者及胆脂瘤型中耳炎,应及早施行改良乳突根治术或乳突根治术,彻底清除病变,预防并发症。
  • 对于分泌性中耳炎,医院常规采用咽鼓管吹张器治疗法,该治疗无痛苦、不打针、不手术、见效快的特点。
  • 中药外治,红棉散,麝香、枯矾、干胭脂、炉甘石、片脑等名贵地道药材。

注意事项

对于中耳炎在我们的生活中要养成一种良好的生活习惯。

饮食禁忌一:忌腥荤发物。中耳炎患者日常饮食应忌吃鸡、鱼、蟹、母猪肉、驴肉、鹅、虾、猪头肉、马肉、羊肉、韭菜等食物,因为这些食物容易生热化火,使炎症扩展。

饮食禁忌二:忌辛辣刺激性食物。中耳炎患者要禁忌辣椒、胡椒、桂皮、生姜、花椒、芥末、良姜、葱、蒜等食物,因为这类食物温热辛燥,易化火伤阴,使中耳炎患者的症状加重。

饮食禁忌三:忌过咸或腌制的食物。常见的腌制食物如咸菜、咸鸭蛋、酸菜、咸肉等。这些食物也容易化火生热,引起口渴,使中耳炎加重。

饮食禁忌四:忌坚硬难咬的食物。坚硬难咬的食物主要是各种坚果类,如花生仁、西瓜子、开心果等。这些食物难以咀嚼,会加重中耳炎疼痛。

饮食禁忌五:忌烟酒。中耳炎患者还要戒除烟酒,多吃一些有清热消炎作用的新鲜蔬菜,如芹菜、丝瓜、茄子、荠菜、黄瓜等。

就像文中所介绍的那样,中耳炎患者在饮食上要有所忌讳,平时不吃辛辣刺激的食物,患者绝对一定要戒酒戒烟,饮食以清淡为主,提醒大家注意,痊愈后患者饮食也要有所调理。另外,患者在平时还要加强体育锻炼,增强体质,避免感冒。[2]

相关视频

不容小视的中耳炎!

参考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