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中华基督教会燕京书院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中华基督教会燕京书院
图片来自schooland

中华基督教会燕京书院英语:The Church of Christ in China Yenching College)是一所位于香港新界青衣岛,由中华基督教会香港区会于1977年创立的津贴男女子文法中学。该校开设中一至中六级共24个班别,采用微调中学教学语言政策。

历史沿革

成立缘起

1919年,燕京大学创校。为延续燕大精神,燕京大学校友会从1973年起决定要在香港九龙筹办燕京书院。

经历四年的筹备,于是中华基督教会燕京书院在1977年11月5日成功在九龙苏屋邨(分为南、北两校舍,前身为苏屋北官立小学及苏屋南官立小学)创立起来,当时作为中华基督教会香港区会直属津贴文法中学的其中一所。同年11月9日在长沙湾苏屋邨该校礼堂举行揭幕礼,由创校校长汪曼华女士、总校监汪牧师、副教育司何雅明等人揭幕,燕京大学旅港校友会会长黄笃修主持该校纪念碑揭幕仪式。创校时,由前燕京大学香港校友会赞助部份经费,取名“燕京”,以继承及发扬燕京大学之办学精神和传统。学校沿用“因真理,得自由,以服务”为校训。

学校秉承中华基督教会香港区会的办学抱负和宗旨,竭力培养学生在德、智、体、群、美、灵六方面全面发展,务使学生获得丰盛的生命,为社会和国家服务。

学校原址位于长沙湾苏屋邨彩雀楼及百合楼低座。在2000年9月才迁至青衣岛牙鹰洲街现址。

1979年12月7日,燕京书院举行首届陆运会。1980年,学校成立领袖生团,并举行第一届水运会。

发展

1982年,校政开始电脑化,北校新礼堂亦在同年落成。

1983年,学生会刊物《燕粹》创刊,中六级梁添同学担任总编辑、潘建刚同学担任副总编辑。

1984年,第一届中七生毕业,成立燕京书院校友会。

1998年5月起,由于原有校舍老化,向教育署争取搬迁。

1999年,燕京书院成立第一届家长教师会,而学校亦正名为“中华基督教会燕京书院”。

2000年,由苏屋邨迁往青衣千禧校舍,为全港首批九座中学千禧校舍之一。校舍所有课室均有冷气及资讯科技教学设施。书院有课室30间和特别室16间,当中包括宗教教育中心、演讲室、两个电脑室以及反思室。学校亦设有大型学生活动中心、三个运动场、健身室,以及一个广阔的图书馆。

现况

2005年9月,学校成立法团校董会,是中华基督教会香港区会第一所直属学校成立法团校董会的学校。

2012年8月,时任校长谭秉源加入香港教育局“开展德育及国民教育科委员会”,成为委员之一[1]

该校现在为青衣岛唯一的基督教中学。

历任校监

  1. 汪彼得牧师 (1977年-1984年)
  2. 李清词牧师 (1984年-1985年)
  3. 郭乃弘牧师 (1985年-1988 年)
  4. 翁珏光牧师 (1988年-1993 年)
  5. 苏宗仁博士 (1993年)
  6. 吴振智牧师 (1993年-1994年 )
  7. 胡丙杰牧师 (1995年-1997 年)
  8. 陆 辉牧师 (1997年-2003 年)
  9. 张黄韵瑶博士(2003年-2008 年)
  10. 李锦昌博士 (2008年-2013 年)
  11. 许俊炎先生(2013年-2019年)
  12. 蒲锦昌牧师(2019年-2021年)

历任校长

  1. 汪曼华女士(1977年-2008年)
  2. 谭秉源先生(2008年-2013年5月15日)
  3. 梁大辉先生(2013年2月16日-5月15日,署理)
  4. 梁国基先生(2013年5月16日-2016年8月31日)
  5. 夏丽珠博士(2016年-)

学校教育

升中讲座

为使小六学生及家长认识学校,加强中小学之间的交流,学校每年举办“升中讲座”及参与葵青家教会联会之“学校巡礼”。

德育教育

中华基督教会燕京书院设有初中德育课程、宗教课等,为学生提供品德教育。老师与个别学生有倾谈辅导。此外亦设有“燕京一家亲”全方位中一成长辅导计划。

学校纪律严明,对学生的服饰、仪容、行为有明确而严格的要求,学生仪容端庄在区内亦薄有名声。此外,该校也有清晰的环保政策及节约能源措施,课室照明系统全部更换新的节能光管。学校透过展览、绿化校园及环保学会,有系统地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

燕京书院通过不同措施,在品德、学习态度、义工服务等范畴嘉许学生,并公开赞扬。学生乐于参与社会服务,多次获得社会福利署义工服务计划(团体)金状。老师和社工筹办学窑计划“国内农村体验及交流计划”,每年两次到广东省穷困农村探访及当义工。

教学策略及师资

学校着重帮助学生提高学习动机,建立自主学习的态度和能力,同时教导专题研习的方法和技巧,使他们能有效学习。在正规课程方面,教师采用不同的学习策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非正规课程方面,学生有机会参与不同的学习活动,例如参观、考察、社区服务、学生组织,以提升他们的组织、合作和沟通等技能。 在教师发展方面,学校积极推动观课文化,教师亦不断进修。教师团队共64人。其中47%教师拥有硕士或以上学历,80%教师拥有10年以上教学经验。

学校与家长的关系

在家校关系方面,学校每年有数次家长会,让家长掌握学生的品行、学业及升学前景。除此以外,学校亦设有家长教师会资源中心,方便家长到校参加义工、家长小聚及各类亲子活动。老师亦以“阳光电话”联系家长,保持紧密的沟通。

学校与基督教会的关系

堂校合作方面,中华基督教会青衣全完堂于本校舍举行主日崇拜及团契,方便学生参与教会聚会。

开设科目

  • 学校于初中推行通识科,由老师整合及编写课程。
    • 在中一至中二级,学校设有英文、中文、中国历史、普通话、数学、生活与社会、历史、地理、综合科学、电脑、音乐、体育、家政、视觉艺术及宗教教育科。
    • 中三级科目有英文、中文、数学、历史、中国历史、生活与社会、地理、物理、化学、生物、电脑、音乐、体育、视觉艺术及宗教教育科。
  • 学校亦透过德育课、时事专题展板、德育与公民教育等活动,培养学生的德育及公民意识。
  • 学校每天设有阅读堂,中、英文科均推行广泛阅读计划,其馀学科各有不同形式的阅读计划。
  • 学校采用资讯科技教学,亦在推广网上教室。
  • 高中学生必须修读中、英、数、通识、宗教和体育科,然后再选修两至三个科目。可以选修的科目包括:历史、中国历史、生物、地理、经济、企业、会计与财务概论、旅游与款待、数学延伸课程单元二、物理、化学、资讯及通讯科技、视觉艺术。

联课活动

学校设有服务团体、制服团体、体育校队、艺术小组、兴趣小组及学科学会等40多个组织。所有中一学生必须参加最少一项活动,以培养学生志趣、技能、人际技巧和领导才能。中一学生更须参与制服团体,以培养学生的责任感、纪律及服务精神。开办的制服团体包括童军、圣约翰救伤队(只限女同学)、航空青年团、交通安全队及风笛军鼓乐团。另外,学生会设有干事会和代表会,全体学生分属四社,分别或联合举办多项活动,培养学生理性及独立思维和协作能力。

参考文献

  1. 开展德育及国民教育科委员会 委员名单 (PDF). 教育局. 2012-09-21. (原始内容存档 (PDF)于2018-1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