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临江仙 佳人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临江仙 佳人

来自 搜狐网 的图片

作品名称:临江仙 佳人

创作年代:宋朝

文学体裁:诗 词

作者:李石

临江仙 佳人是宋朝词人李石的作品之一。

李石。少负才名,既登第,任大学博士,出主石室,就学者如云。蜀学之盛,古今鲜俪。后卒成都,时作山水小笔,风调远俗。卒年七十外。[1]

信息

本   名:李知几

别   名:李石

:知几

所处时代:宋代

民族族群:汉族

出生地:资阳(今四川资中)

主要作品:《方舟集

正文

烟柳疏疏人悄悄,画楼风外吹笙。倚阑闻唤小红声。熏香临欲睡,玉漏已三更。坐待不来来又去,一方明月中庭。粉墙东畔小桥横。起来花影下,扇子扑飞萤。

注释】:

这首《临江仙·佳人》是描写了月夜下少妇的情态的。词一开头就写出特定环境中的特定的人 :“烟柳疏疏人悄悄,画楼风外吹笙 。”疏疏落落的柳树掩映下,有一座画楼 ,楼上住着佳人,周围静悄悄地,只闻有人在吹笙,——当然是这位佳人。按距离观察的,所以笙声似由“ 风外”传来。“笙”是一种簧管乐器,可奏出哀怨的音调 。南唐中主李璟的《 山花子》词,写妇女思念远出的丈夫,午夜梦回,独自吹笙,倍感凄凉,中有句云 :“细雨梦回鸡塞远,小楼吹彻玉笙寒;多少泪珠何限恨,倚阑干 。”这首词中的“ 佳人”,身份与李璟笔下的这位妇女并不相同,但因思念所爱而“ 小楼吹彻玉笙寒”、来抒发心中哀怨的做法 ,是相似的。“倚栏闻唤小红声”句的“倚栏”,与李璟词中的“ 倚阑干”心境相似。虽然不一定流着簌簌的泪珠 。她吹罢了笙 ,倦倚栏杆;一会儿 ,她低声呼唤侍儿小红。“熏香临江睡,玉漏已三更。”是让侍从小红去为她熏香整被,因为夜已深了,她想去睡觉了 。古代富贵人家妇女多用香料熏被子,犹如今日的洒上一点香水,感到舒爽而易入睡 。《西厢记》写莺莺由于对张生思念,而难以入睡,对红娘唱道:“翠被生寒压绣裀,休将兰麝熏。将兰麝熏尽,则索自温存”,由反面可见此点。这上片以时间为顺序,写了画楼上佳人的吹笙、倚栏、唤侍儿熏被,纯粹是外部动作,没有丝毫的心理描写;但主人公的情怀是那么凄凉哀怨,依然透纸而出。

上片对佳人活动的描写尽管极清晰,但是,她与所怀念的人的关系,仍不清楚了。这有待于下片的进一步描写叙述与说明。进入第二片时,我们看到,女主人公并没有沿着上片的线索发展下去,而是朝另外一个方向发展 。“坐待不来来又去”二句,写她的心理活动 ,她看到的夜色 。本来,分付了侍儿准备衾枕,就应该走向卧房;但是却没有,她蓦然涌起了伤感之事:自己等待的人儿,怎么也不来;来了却又走了 。这当然不是此一瞬间的事 ,而是指很久以来的事 。那么,这位男子并非她的丈夫,而是她的情人,就比较清楚。想到了心爱的人不来的懊恼事以后,她再也睡不着觉了,她的注意力移到了庭院中来。只见一庭月色 ,把周围景物照得如此清晰。“一方明月中庭”,沿用刘禹锡《生公讲堂》诗句“一方明月可中庭”。“ 粉墙东畔小桥横 ”,就是月色下所见的景色。

她按捺不住了,“起来花影下,扇子扑飞萤。”在花下扑流萤以分散思绪,排遣苦闷。这种情景,杜牧在诗中描述过 :“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天阶夜色凉如水,坐看牵牛织女星。”(《秋夕》)杜牧写的是一位宫女,她也以扇子扑流萤来排遗苦闷?因为此时此地,除此以外,实在也没有更多的排遣方法了——要不就是呆呆的坐着。第二片,心理描写仍然是不多的,还是以写景和外部动作为主;但是主人公内心情怀是痛苦,却淋漓尽致地表现出来了。

评析完这首词,女主人公“佳人”的形象,就浮现在我们的眼前:在那个明月之夜,她怀念情人,吹笙抒怨,三更过后还无法入睡;看到一庭月色,就起来用扇子扑打飞萤,以排遣胸中苦闷。整首词动作描写丰富。主人公的动作是井然有序,都能找到心理的依据。因此这首词写人的特点,就是通过动作表现思想感情。几个镜头,形象鲜明优美。作者将佳人活动安排于月夜之中 ,人物与景物交融 、契合,相得益彰。自描性的语言突出 ,流畅而隽快 ,切合《临江仙》曲牌的调性特点。[2]

作者简介

李石,字知几,四川省资阳人。进士,绍兴末年,任太学博士,后来降职为成都学官。乾道中再入为郎,后历知合州、黎州、眉州,皆以论罢。终于成都转运判官。

陆游《老学庵笔记》载其本名知几,后感梦兆,改名石,而以知几为字。

李石最有名的诗词

忆秦娥

《如梦令(忆别)》

《如梦令》

望江南

《雨中花慢(次宇文吏部赠黄如圭韵)》

《出塞(夜梦一女子引扇求字,为书小阕)》

谢池春

《卜算子》

《八声甘州(怀归)》

《南乡子(十月海棠)》

满庭芳(送别)

《临江仙(佳人)》[3]

参考资料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