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變更

之江大学旧址

增加 362 位元組, 3 年前
無編輯摘要
[[File:之江大学旧址1.jpg|缩略图|240px|右|[http://www.mafengwo.cn/i/12301006.html 之江大学旧址]]]'''之江大学旧址''',位于杭州市杭富路六和塔西侧,现为浙江大学之江校区。之江大学系美国长老总差会创办的教会学校,遗存有钟楼、慎思堂、图书馆、都克堂等建筑22幢。之江大学旧址建筑布局高低错落,与空间环境融为一体,整个建筑格局解放后无多大变化,为中国保存的较为完整的教会大学旧址之一。<ref>[http://blog.sina.com.cn/s/blog_65ac3c910102vyqh.html 之江大学旧址_二叶舞鹤草_新浪博客]</ref> 
2006年5月25日,被国务院公布为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18年11月24日,被公布为第三批中国20世纪建筑遗产。
== 建筑特点 ==
不同于在中国的其他教会大学多采用中西合璧的建筑形式,之江大学采用了完全西式的建筑风格,包括古典复兴主义、中世纪哥特风格、很好的融合具有 [[ 独特 ]] 美国殖民地风格。其建筑风格上虽五花八门但整体效果却 [[ 非常 ]] 统一 [[ 和谐 ]] ,色彩主色调红、灰为基调,校园建筑整体呈现出质朴、典雅的建筑艺术效果。
之江大学早期建造的校舍是设计师在美国完成的,其直接照搬美国的建筑风格,折衷主义是惯常的设计手法,因此之江大学建筑风格也可称的上百花齐放,但和谐统一。如早期建成的慎思堂,慎思堂是之江大学的主楼,原为行政办公楼,位于校园广场中间,建于宣统二年(1910年),为三层砖木结构建筑。其建筑风格是美国早期移民风格乔治和亚当风格即希腊-意大利式风格(GrecoItalian)。
乔治风格是意大利文艺复兴风格传入英国后的派生物,亚当风格是乔治风格的延续和升华,亚当风偏爱的加长屋檐齿饰以及有装饰窗修饰的墙面。慎思堂继承了古典主义的 [[ 传统 ]] 风格,彩色建筑立面由红砖砌筑,建筑比例均匀、讲究对称,入口门设在平面中央,门窗两边对称,门窗上有对称小网格窗和扇形窗,入口正立面设带白色石膏柱的古典门廊,门廊上托檐部。屋檐和廊檐均有长方形灰色砖齿饰,建筑显得优雅精致。
经济学院即同怀堂,又名钟楼,建于民国二十五年(1936年),同怀堂隔着大草坪与慎思堂遥遥相对,两个大体量建筑构成校园中心。经济学馆建筑风格是装饰艺术风格(ArtDecoStyle),极具现代主义的线条感。红砖建筑立面装饰与几何形建筑形态的结合在质朴中透出现代气息。同怀堂由三座建筑相连而成,中间建筑最高为四层顶层设钟塔,左右两边是一层建筑,建筑体量呈阶梯状往后缩。
6号楼原名佩韦斋(初为教员宿舍,后改为女生宿舍,简称韦斋),建于民国十五年(1926年),由本校建筑部设计。
9号楼原名维勒邦格楼,因外墙呈现绿色,也称绿房,建于民国九年(1920年),由美国加利福尼亚州伯克利的W.M. Wheeler先生和其在费吉尼亚州的父母Nelson.P.Wheeler夫妇捐建,是之江大学外籍教授别墅之一,也曾是当年的女生宿舍。绿房的建筑风格是之江大学校舍建筑中的孤例,具有工艺美术运动的平房风格,其阁楼外墙采用美国别墅独具 [[ 特色 ]] 的壁板,由本校建筑部设计。
小礼堂原名育英堂、都克堂,建于民国八年(1919年)1月,由美国新泽西州都克家族捐建,是教会大学的象征。窗户上的尖券使其哥特复兴式的建筑风格十分明显,此建筑采用石料结合水泥,从用材到风格,在当时都是属于比较现代的建筑。占地360平方米,建筑面积439平方米。
== 办学背景 ==
之江大学选址在钱塘江滨,钱塘江在杭州城南接连拐弯两次,形成“之”字,由此而得“之江”雅号。之江大学旧址是近代美国人在中国创办的教会学校,以宗教的形式推广教育,却不是中世纪的神学院,而是在尘世中践行上帝宗旨的清教徒传统,充满了格物致知的理性精神。
[[File:之江大学旧 址7址8.jpg|缩略图|[252Fwwwhttp://blog.dianpingsina.com%252Fphotos%252F1209308343%252Fmember&theme=dianping .cn/s/blog_5f557f640102wymp.html 之江大学旧址]]] 
之江大学前身是清道光二十五年(1845年)于宁波创设的崇信义塾,光绪二十三年(1897年)成立育英书院。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杭州、苏州、上海、宁波等地的布道会各出一人,学校教员出一人,组成了学校董事会,于当年11月召开了第一次会议,通过了新校园计划,决定另觅新校址,将学校迁到城外;并成立了教职员委员会,负责新校址的选址、购地、建设等具体事务。
统三年(1911年)2月,117名学生从城区的大塔儿巷校址迁入秦望山新校址,学校也随即将育英书院更名为之江学堂,由王令赓出任校长。1914年正式改名为“之江大学”。学校设文、理、商、建筑四科,为一所综合性大学,学制为4年,实行学分制,并设有小学部和中学部。
新中国建立后,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务院在1952年2月颁布了《关于改革学制的决定》,在全国范围内全面开展高等学校的院系调整。根据教育部院系调整设置方案,之江大学各个学院被并入到浙江大学、复旦大学、同济大学、浙江师范学院、上海财经学院、南京工学院等相关院校,结束了其107年的办学历史。此后,之江大学旧址移交给新成立的浙江师范学院管理、使用。1958年,浙江师范学院与新成立的杭州大学合并,之江大学旧址的校舍又被改做中共浙江省委党校驻地。1961年,因科研等方面需要,之江大学旧址被正式划归浙江大学,成为了浙江大学三分部,先后有无线电系、物理系、管理系等在此办学。1996年,这里被改作浙江大学之江学院,现为浙江大学之江校区,是浙江大学光华法学院等所在地。<ref>[http://www.hangchow.org/index.php/base/news_show/cid/1717 之江大学旧址-杭州文史网]</ref> == 参考来源 =={{reflist}}[[Category:670 中国地方志总论]][[Category:630 中国文化史]][[Category:600 史地总论]]
8,096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