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塌菜核菌病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乌塌菜核菌病
乌塌菜菌核病病株,是一种针对乌塌菜发作的真菌型病害。该病害在生育期各阶段均可发病,最终会导致植株枯死。为害的真菌核盘菌和小核盘菌,属于子囊菌亚门。该病害可以通过田间管理或药剂喷洒等方式防治。
基本信息
中文学名:乌塌菜菌核病
别 名:菌核性软腐病中文名核盘菌和小核盘菌
拉丁学名:S.minor Jagger称小核盘菌
病原分类地位:子囊菌亚门
主要危害作物:十字花科植物
主要为害部位:全株
症状
在生育期各阶段均可发病,生产上以生长后期和采种株上发生较多,苗期染病多在近地面处形成黄褐色水浸状病变,后致病部湿腐,长满白色棉絮状菌丝,形成叶腐,或茎腐致幼苗腐烂或枯死,病部现黑色鼠粪状菌核。
病原特征
核盘菌(Sclerotinia sclerotiorum(Libert)de Bary)和小核盘菌(S.Minor Jagger),均属子囊菌亚门真菌。菌丝无色、纤细、具隔。菌核长圆至不规则形,成熟后为黑色,形状及大小与着生部位有关,菌核萌发产生1~50个子囊盘,一般4~5个。子囊盘初为杯状,直径2~8毫米,大的可达14毫米,淡黄褐色,盘下具柄,柄长受菌核埋在土层中深度影响,短的仅几毫米,长的可达70毫米。子囊排列在子囊盘表面,棍棒状,内含8个子囊孢子。子囊孢子椭圆形,无色,单胞,大小8.7~13.6×4.9~8.1微米。S.Minor菌核很小,似菜籽状,大小0.5~1毫米,子囊盘直径0.5~2毫米,子囊圆筒形,大小125~135×8~11微米,子囊孢子椭圆形,大小12~16×6~8微米。
病因
主要靠菌核留在土壤中或混杂在种子中越夏或越冬。南方菜区,菌核多在2~4月及10~12月萌发,北方菜区多在冬春季萌发。当月均温5~18℃时,土壤中的菌核一部分开始萌发侵染乌塌菜幼苗,致苗期发病,经8~15天子囊盘上又散发出大量子囊孢子,借风、雨传播,子囊孢子萌发从花瓣侵入,带病花瓣落到健康叶片或茎杆上以后,引致茎杆和叶片发病,且通过枝叶传染到邻近植株上,形成发病中心,继续扩展。[1]
传播途径
主要靠菌核留在土壤中或混杂在种子中越夏或越冬。南方菜区,菌核多在2~4月及10~12月萌发,北方菜区多在冬春季萌发。当月均温5~18℃时,土壤中的菌核一部分开始萌发侵染乌塌菜幼苗,致苗期发病,经8~15天子囊盘上又散发出大量子囊孢子,借风、雨传播,子囊孢子萌发从花瓣侵入,带病花瓣落到健康叶片或茎杆上以后,引致茎杆和叶片发病,且通过枝叶传染到邻近植株上,形成发病中心,继续扩展。
发病条件
该病属子囊孢子气传病害类型。其特点是气传的子囊孢子致病力强,从寄主的花、衰老的叶或伤口侵入,以病健组织接触构成再侵染。菌核萌发、子囊盘形成适温15℃,子囊孢子侵入、菌丝生长适温为20℃,本病属低温高湿型病害,生产上气温低、相对湿度高于80%的条件下或阴雨连绵、偏施氮肥、地势低洼、排水不良、栽植过密发病重。在白菜类蔬菜生产上发现芥菜型和甘蓝型油菜较抗病,而白菜型油菜易感病。
防治方法
基本方法:①种植乌塌菜的地块要与水稻、大麦、小麦、玉米等禾本科作物进行2年以上轮作。②菜畦宽不要大于2米,畦面做成龟背形,畦沟、围沟深应大于30厘米以上,开花前及时清沟,做到雨后能及时排灌,确保田间不积水,防止湿气滞留。③选用抗病品种。
药剂方法:①播种前用种子重量0.2%~0.5%的50%速克灵或扑海因可湿性粉剂拌种。②在发病前或发病始期喷洒50%速克灵可湿性粉剂2000倍液或50%扑海因可湿性粉剂1500倍液、50%苯菌灵可湿性粉剂1500倍液、60%防霉宝超微可湿性粉剂800倍液,隔7~10天1次,连续防治2~3次。采收前3天停止用药。[2]
相关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