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乌江乡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跳转至: 导航搜索

乌江镇隶属于贵州省遵义市播州区,位于区南部,跨乌江两岸。辖4村1社区86个村(居)民组,总人口15635人人,其中非农业人口9000多人(含流动人口)。[1]

基本信息

1949年为养龙司乡,属息烽县。江北属遵义县刀靶镇。1970年建乌江特区,改隶遵义县。旋撤销特区,置乌江公社。1981年析置乌江镇、乌江公社。1984年公社改乡。1992年镇、乡合并置乌江镇。

乌江镇地处遵义市与贵阳市交界处,是遵义市的南大门。北距历史文化名城遵义50公里,南距省会贵阳100公里,全镇国土面积64.85平方公里,耕地面积8920亩,水资源面积8000余亩。全镇有民营经济500余家,规模工业企业6家。

相关地区

面积46平方公里,人口2.2万,有汉、苗等民族。辖3居委会、10村委会。有中小学9所。镇人民政府驻地乌江,在南白镇南25公里,乌江畔。人口 6 500。海拔640米。为新兴电力工业城镇。川黔铁路经此并设站。210国道经此。

资源状况

镇内旅游资源丰厚,有以红军抢渡乌江天险为代表的红色文化,有以贵遵高速公路乌江特大桥、斜拉吊组合桥、210国道乌江大桥、川黔铁路大桥为代表的桥梁文化,有被誉为"中国一绝、黔北一技"美称的乌江豆腐鱼为代表的饮食文化。乌江渡发电厂是亚洲在喀斯特地貌上建成的第一座水电站,总装机容量125万千瓦,年发电量65亿千瓦时,是全国青少年科教基地;乌江库区风光秀美,有七峡九岩十二险滩景点;乌江渡是国家3A级旅游风景名胜区。

境内有丰富的磷矿、煤矿、铝土矿等资源,探明储量均在500万至1000万吨以上,美竹箐至柚榨坪、茅坡一带还分布有大理石,长3000米,宽60米,厚4米,有10余种花色,储量约72万立方米,未开发利用。境内还有大量的紫砂岩可用生产加工页岩砖的原料。

经济状况

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丰富的水、电、旅游资源和良好的社会环境,为乌江经济社会的持续、快速、健康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2010年,全镇完成地区生产总值26.3亿元,比"十五"期末增加13.7亿元,增长108.3%;工农业总产值23.3亿元,其中工业总产值21.9亿元,较之"十五"期末分别增长264%,278.5%;完成地方财政收入1482万元,比"十五"期末增长82.1%,农民人均纯收入从3407元增加到6884元,增长102.1%.

社会改造

全镇共新建和改建黔北民居694栋,美化黔北民居500多栋;建设沼气池1150口,修建农民文化家园2座。在养龙和核桃两村种植核桃2500亩10万余株,在老君关村种植李子500亩,种草1500亩,新发展养牛220头,养羊580头,养鹅7000多羽。2014年6月,投资2.3亿元的乌江双龙水泥厂100万吨技改项目正式投产。投资3500万元的乌江花炮厂技改项目运行投产。投资30多万元,在210国道、高速公路沿线修建20块宣传广告牌,提升乌江旅游形象,打造乌江旅游品牌。完成了高家堰200余户的拆迁安置小区工程、构皮滩库区涉淹33户的还房建设工程、集镇中大街140多户的房屋立面改造工程、集镇路灯安装工程。

旅游景点

乌江渡景区位于乌江干流与川黔铁路纵横交汇点--播州区 乌江镇境内,乌江镇地处遵义市与贵阳市交界处,素有黔北南大门之称,210国道、贵遵高等级公路、川黔铁路横贯镇境,交通便捷,北距历史文化名城遵义市40公里,南距省府贵阳100公里。

1935年1月至3月,中心红军第一方面军长征在黔北辗转作战,三次出入县境,在乌江两岸留下一批重要的战斗遗址、遗迹和革命文物,在中共党史、军史、战史上具有重要价值,这笔丰厚的革命历史文化遗产,如闪闪红星,熊熊火炬,照耀着这片英雄的故土。红军抢渡乌江,血战高原的光辉历程,使天堑乌江渡成为国内外游人热切向往的革命圣地,在全国诸多红色旅游区中,是独具个性特色的地方,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价值。

1935年2月,红军二渡赤水,回师黔北,在娄山关战争中重创黔军,取得长征以来第一个大胜利,2月28日重占遵义城。遵义失守,蒋介石大为恐慌,急令中心军薛岳部军长吴奇伟率五十九、九十三师从贵阳北进,渡过乌江,星夜驰援遵义。3月1日,国民党中心军两个师反扑,企图夺回遵义城,红军主力在红花岗、老鸦山、插旗山阵地与敌决死战,中心军大败,溃兵沿川黔公路向南仓皇溃逃,红军一、三军团勇士乘胜长追,誓"把敌人赶下乌江去喝水"。在红军沉重打击下,吴奇伟及僚属夹在溃兵和难民中来到乌江,仰天大哭,在侍卫护送下逃过乌江渡浮桥,此时,沿川黔公路东侧和公路追击的红一、三军团将士已控制了北岸山头,在浮桥东西两翼居高临下猛烈射击,同时阻断了败兵顺江逃窜的去路,溃兵背水反抗,拥塞北岸浮桥头和沙滩上,人马杂沓,争先抢登浮桥乱成一团。红军发动冲锋将敌压缩江岸,吴奇伟唯恐红军追过乌江,急令砍断浮桥缆索,大批人马掉进波涛,淹死无数,留在北岸的1800多名中心军成了红军俘虏。红军缴获大批辎重武器,轻重机枪上百挺,子弹十万发。乌江追击战的胜利,红军消灭敌两整师又八个团,取得长征以来最大的一次胜利,为遵义战争画上圆满的句号,极大地鼓舞了红军斗志。蒋介石中心军在遵义乌江的惨败,哀叹"这是国军追剿以来的奇耻大辱"。

乌江渡红军战斗遗址,不但是工业重镇,水电之都,更是美食之城,具有独特地方风味的餐饮美食中,首推乌江豆腐鲶鱼,独特的配料和烹饪工艺,造就了辣、烫、香、鲜的地方美食,具有很高的营养滋补功效,号称"中华一绝,黔北一技"。以乌江豆腐鲶鱼为代表的地方美食闻名遐迩,已建成乌江美食一条街,有专营店37家,慕名前来品尝的食客和旅游团队络驿不绝。

精品线路及周边景点介绍:

2010年到2014 ,以乌江渡为中心,已形成"贵阳--息峰集中营--乌江渡景区--遵义会议会址、乌江渡发电厂大坝--两河口--化觉--六广、乌江渡--茶山关--构皮滩--长江"三条红色旅游线路。

老君关又名老君关,镇南关,乌江北岸古代军事要塞,地处临江两山相夹的槽中,控扼川黔必经孔道。始建于宋元时代,是播州宣慰司土司凭借乌江天险构筑的屯军关隘,原有城堞卡门。1928年贵州省主席周西成修建贵阳至桐梓"贵北公路"时,拆除老君关城门,其遗址当地仍称为关口。

1935年1月7日至17日,红三军团五师一个营奉命驻防乌江,担任警戒,在乌江北岸十余里长的山头设防,营部设在老君关,营长住叶文毕家,有一名连长住刘兆南家,红军则驻扎在双龙寺。红军营长宣传动员群众,建立了老君关农民调查组,有刘兆南等6名成员,配合红军打土豪、分粮食、杀猪分肉给穷人。调查组长刘兆南在红军领导下组织农民打土豪,将在乌江渡厘金卡敲诈勒索过境客商和过渡习惯行人的毛卡员列为打击对象,没收了他掠夺的不义之财。红军带领群众到双龙寺,没收了大地主陈厄姑的几千斤粮食,几大缸菜油和几条肥猪,老君关人民同红军结下深情厚谊,当地流传许多动人的红军故事。

古驿道和乌江关古驿道是从老君关山尖口朝南直下乌江老街的一段石板路,建在狭窄槽沟中,陡曲弯环,当地称为"九道拐",全长500米,以块石条在筑砌,修建于宋元间。《遵义府志》称,乌江北岸"悬壁临水,盘折而上,口开一,十里蚁行,为经省之要隘。"驿道坡顶以巨石建关一道,称"乌江关",始建于明朝洪武初年,有重兵驻守。驿道的半山腰处称为"半关",设有卡门。红军长征时,老君关的战士,即从古关,驿道下到乌江边侦察敌情,开展革命活动。驿道及左边的山峰,是红军乌江追击战的主要战场,年久失修,亟待清理复原。

红军战斗工事红军驻防乌江期间,在江北岸的印子山、轿子山山腰,山顶挖掘了战壕掩体等作战斗工事,在印子山腰横向挖了两道战壕,全长1000余米,后来修建公路,房屋,基建中开山取石将这部分战壕掩埋,山顶的战斗工事保存较好。1935年在遵义战役乌江追击战中,利用这些工事战壕,同国民党中央军吴奈伟部作战,取得遵义战役的圆满成功。

茶山关山川形胜极为险要,民谣有"行遍天下路,难过茶山渡"之说。古关原建于茶山关口,从关口岩畔开凿石级古径,盘旋至渡口,长1.5公里,江面波涛汹涌,使人不寒而栗。红军于1月10日在茶山关建立了青坑革命委员会,由钱承龙等8人组成,开展革命活动。红军为加强沿江警戒,在茶山关山梁上修建了战斗工事、碉堡。有一名红军伤病员在茶山关医治无效牺牲,当地群众买大棺木,葬在关口上,每年设奠追思。

乌江美食

乌江河鱼

滔滔千里乌江水,养了多少鱼,富了几多人。坐落于千里乌江之边的乌江镇,因江而盛产各式各样的野生鱼、网箱鱼,加之与特有的乌江豆腐烹制,形成了一道风味独特的名菜,被誉为"中国一绝、黔北一技".

乌江豆腐鱼主要原料最初以以乌江野生河鱼为主,后因有了与乌江豆腐的绝妙组合,食者剧增,原有的野生鱼已远不能满足市场需求。1994年,精明的商家从四川、广东等地引进鱼苗进行人工网箱饲养,经过十多年的发展,2009年至2014年的乌江库区网箱星罗棋布,主要品种如:鲶鱼科的鲶鱼、江团、叉尾鮰、云斑鱼、黄腊丁等;鲤鱼科的鲤鱼、鲫鱼、草鱼、花鲢鱼、白鲢鱼等;名贵鱼类有鲈鱼、鲟鱼、青波鱼、中华倒刺巴等,除满足本地和贵州市场外,还远销云南、四川、重庆等地。由于乌江鱼采用淡水全流水鱼养殖,不改变鱼类的生长环境,确保了鱼肉的鲜美,是一种人性化的养殖方式。2007年,乌江库区水产养殖基地被国家农业部授予"健康养殖示范基地"称号;2008年,国家农业部颁布了"贵州省无公害养殖基地水产品产地认定与产品认证"、"斑点叉尾回无公害产品及无公害养殖基地认证"等,成为全国规模最大的鲶鱼标准化示范养殖基地之一。

乌江豆腐鱼

乌江鱼与乌江豆腐的完美调制,创造了一种名满天下的绝品美食:乌江豆腐鱼。

这种美食的主料为乌江鱼与乌江豆腐,缺了其中的任何一种,都不可能成为享誉内外、人们津津乐道的美食。从这个意义上讲,成就乌江豆腐鱼的乌江鱼与乌江豆腐,自然就是一种天然的绝配。而其中的乌江豆腐是选择优质黄豆,经筛选破碎、浸泡去皮、打浆滤浆、煮浆配料、上箱压榨等一系列工序加工而成。其以白如霜、滑如玉、嫩如脂、久煮不老、入口即化等诸多特点,其本身就是乌江镇的一种特产,一种美食。其保质期:在2℃--8℃,每天换水两次,可保质15天。

乌江豆腐上世纪七十年代为一朱姓老年夫妇首创,后经有心人王贻春在原来的基础上摸索并发扬光大,使之制作工艺更臻完善,遂有今天的乌江豆腐。乌江豆腐的生产除有特别的工艺外,还受地理条件的制约,有心人王贻春曾数次走出乌江镇,准备在外设厂磨制乌江豆腐,但均以失败告终。

如今的乌江豆腐,已远近闻名。在乌江镇,生产乌江豆腐的规模企业有一家,大小作坊10余家,每天出产豆腐5000余斤,远销贵阳、安顺等地。2001年至2014年在遵义,乌江豆腐已进入超市。随着乌江豆腐生产规模的不断扩大,相信将有更多的人品尝到这细嫩滑润、入口即化、回味无穷的美味。

民俗文化

苗族族源

苗族的族属渊源,和远古时代的"九黎"、"三苗"、"南蛮"有着密切的关系。

在距今五千多年长江中下游及黄河下游一带,逐渐形成了部落联盟--"九黎"。九黎以蚩尤为首领,凭借优越的地理条件,不断地开拓发展成为雄据祖国东方的强大部落。在黄河上游姬水以黄帝为首的另一部落,不断向黄河下游发展,与"九黎"发生冲突,在涿鹿(今河北省涿鹿县)大战之后九黎败北,蚩尤被杀,势力大衰,九黎部落的相当大部分战败后向南迁徙。

尧、舜、禹时期,九黎部落又发展起来,形成了新的部落联盟--"三苗"。当时,聚居洞庭、鄱阳诸湖和汶山、衡山等地,与尧、舜、禹为首的部落联盟进行过长期的抗争。经过禹的征伐,"三苗"集团的势力被彻底削弱,部落联盟被分化瓦解,使大部分族人离开江淮和洞庭、彭蠡之间的平原地带,避人山林沼泽,开始向西北和西南山区迁徙。

商、周时期,"三苗"的主要部分在长江中游地区与其他部落一起被称为"南蛮"(亦称"荆楚")。"南蛮"不断发展壮大,成为楚国的主体居民。到西周中叶,"荆蛮"已成为周朝南方的劲敌。故从昭王开始,对"荆蛮"多次进行"征伐","荆蛮"的势力受到削弱。九黎、三苗、南蛮、荆蛮之问有着一脉相承的渊源关系,他们是苗族不同时期的先民。

贵州"黔北民居" 独具特色

坡面屋、小青瓦、穿斗式、白粉墙、雕花窗……在贵州遵义,农户住进了这种独具特色的民居。

据悉,2006年以前,贵州遵义市农村出现建房热潮。遵义市政府经过调研后,设计出"黔北民居"风格的建筑图集,免费提供给农民使用,并由财政进行补贴,引导农民建房。

在余庆县敖溪镇,一位名叫李全酉的农民说,2007年他家修了这样的两层小楼后,从省城回来的亲友都羡慕不已,说他"住进了别墅",实际上,我只花了7万多元钱,政府补贴近一万元。

样式新颖的房屋和漂亮的风景,吸引了一些游客入住。湄潭县黄家坝镇的村民陈福明说,他家一个月可以通过接待游客收入3000多元。

乌江历史

乌江全长1050公里。

乌江流域位于东经104度10分-109度12分,北纬25度56分-30度22分。除下游一部分位于四川盆地厨山地外,其余均分布在云贵高原东北部。西以乌蒙山与金沙江支流横江--牛栏江为分水岭;南以苗岭与珠江流域西江上游红水河、北盘江为分水岭;东以武陵山与沅江为分水岭;西北以大娄山与赤水河、綦江为分水岭。分水岭高程在700-2900米之间。乌江流域总面积为87920平方公里,在贵州省内面积为66830平方公里,占全河流域总面积的76.03%,占贵州总面积的37095%。

乌江流域横贯贵州西部、中部和东北部及四川东部。其范围包括贵州、云南、四川、湖北四省的12个地市区。其中有贵州的威宁、赫章、水城、纳雍、六枝、安顺、苦定、平坝、织金、清镇、毕节、大方、黔酉、南明、云岩、乌当、花溪、白云、修文、金沙、息烽、遵义市、播州区、开阳、瓮安、湄潭、余庆、风冈、石阡、思南、印江、德江、沿河、龙里、贵定、福泉、施秉、镇远、务川、正安、道真、绥阳、松桃。重庆的酉阳、石柱、彭水、武陵、涪陵、黔江、南川。湖北省的咸丰、利川、恩施以及云南省镇雄等共55个县市辖区。乌江流域总人口超过2000万,少数民族占15%,平均每平方公里就有227人,人口密度不仅高于西北地区,而且高于全国人口于均密度。 乌江流域的民族以汉族居多,少数民族占总入口的15%,主要有彝、苗、布依、土家、仡佬、白族等。在少数民族聚居的地区先后建立了民族区域自治机构,贵州境内有威宁彝族回族苗族自治县,松桃苗族自治县,印江土家族苗族自治县,沿河土家族自治县,务川仡佬族苗族自治县,道真土家族苗族自治县。湖北境内有鄂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重庆境内有酉阳土家族苗族自治县,黔江土家族苗族自治县,彭水苗族土家族自治县,石柱土家族自治县。除上述自治州、自治县外,还有320多个民族乡。 乌江傍河县城有思南、沿河、彭水、武隆、涪陵。乌江沿岸的小镇有贵州的乌江镇、文家店镇、邵家桥镇、潮砥镇、洪渡镇。重庆的龚滩镇、江口镇、羊角碛、白马镇、白涛镇。

乌江全长1050公里,分上中下游三段。上游包括三岔河、六冲河。三岔河流向东南,年平均流量164立方米/秒,与六冲河汇合后为339.9立方米/秒。三苗河为典型山区性河流,岩溶发育,有三处伏流段,第一段伏流,在威宁猴场与水城的汪家寨之间,人们惯称这里为天生桥,也有称水帘洞,伏流约500米后露出。第二段在保华至长阳之间。第三段在鸭甸河。上中河段,河谷束放相间,傍河台地较多,农田集中,下段为深切峡谷,坡陡流急、水力资源丰富。三岔河接纳支流有:二塘河、荫底河、月照河、阿南河、洞口河、水空河、白水河、依龙河、沙子河、僻龙河、岩脚河、那巴河、波玉河、牛场河、六冲河等15条。每公里落差为4.92米,故无舟楫之利。但小段通航也是有的。

中游崇山峻岭。从化屋基至思南河段,上段夹行于苗岭山脉与大娄山脉之间,下段夹行于大娄山脉与武陵山脉之间。乌江在崇山峻岭之间穿行,由于河段浸蚀和地下水溶蚀,很多地段形成二三百米深的"V"型峡谷,崩石堆积,坡陡流急,落差集中,共有大小险滩148处。其中著名特险滩有漩塘、镇天洞、一子三滩等断航滩。汇入乌江中游的一段支流有猫跳河、野济河、息烽河、偏岩河、鱼塘河、余庆河、浑塘河、绿池河、石阡河、清渡河(掌溪河)、谷撤河、湘江、清水江、瓮安河、沪塘河等15条。每公里落差1.37米,解放后通过航道整治,现60吨客货轮可达464公里的一子三滩下的马骆渡。

乌江下游,峡谷与宽谷相间,河谷较开阔,水面较宽、干缓,该河段滩险少,但仍有险滩22处,著名险滩数潮砥、新滩、龚滩、羊角碛等。四大滩王旧时断航。船至滩头滩尾均得搬滩易船。下游接纳主要支流有印江河、马蹄河、坝坨河、甘龙河、洪渡河、马儿河、唐岩河、郁江、芙蓉江、大溪河等11条。下游每公里落差0.64米。现100吨客货轮可畅通思南县城。

乌江流域地形复杂,按其穿越造体系及其各河段构造线方向可以分为河源至化屋基属黔西"山"字型构造体系,构造方向为北西西和北东东向。化屋基至构皮滩段属川黔经向构造体系,构造方向为南北向。构皮滩至武隆段为新华夏构造体系,构造体系为北北东向,武隆至河口段,又屑经向构造体系,构造方向为南北向。整个流域沉积盖层发育较好,露出地层较全。以寒武系、奥陶系、志留系、二叠系、三叠系最广。全部为沉积岩,其中以碳酸盐岩为主,厚度占总厚度的60%以上,其分布面积占总面积约70%以上。贵州境内石灰岩分布广泛,岩溶在下游及各支流都很发育,常有暗河及伏流河段出 现。在干沉三岔河上就有三段伏流出现,在支流六冲河上更 多,有八段出现。其他各小支流亦多有伏流段出现。

流域总的地势,西高东低。源头高程2260米,河口高程 136.5米。沿江石灰岩陡壁常有巨石崩裂,堵断江面形成急 流险滩200余处。其中最著名的有镇天洞、潮砥、新滩、龚滩, 重庆境内的羊角碛。 流域位于我国西部龙门山北北东向强震带之东的弱震带,断裂不甚发育,地震活动微弱,一般频率低,强度不大。除上俯威宁、赫章和下游彭水一带曾有个较大地震活动外,其余地区活动较小。据历史记载,白1308年以来,流域共发生4级地震13次,最高震级没有超过6级。

流域内支流众多,流域面积在1000平方公里以上的有16条,这16条支流的流域面积占乌江流域面积的57.5%。流域面积1000平方公里以上的75条,流域面积50平方公里以上的75条。16条大支流是:

六冲河,又称寄仲河,是乌江上游最大的支流,习惯称乌江北源,发源于赫章罐子窑。东南流经赫章县城后潜入地下,经三段伏流河段出露于地表。东北流汇入红岩河,又潜入地下,经三段伏流,在七星关折向东南,流经总溪河后进入仙人洞伏流地段,出露后至经佐河口转向东流,在化医基汇入乌江上游三岔河。流域面积10822平方公里,河流全长273.4公里。

野济坷,上游段称皮甲河,下游段称尔海河,发源于黔西县纸厂大娄山南麓。自西向南流,至洪水折东北北流,至沙窝河口东北流至甘荫塘折正北流,至渭河口东南流,至石板塘折东北流,至中坪河口折东南南流,注入乌江。流域面积2176平方公里,全长106公里。

猫跳河,发源于苗岭山脉东北麓安顺旧州之长山。东北流至二铺河口折东南流,至旧州折东北流,称型江。至路塘折东流,至龙青正北流,至羊昌折北北东流,称羊昌河。至五里屯北流,至修文河口折西流,至乌里上折北流,至红岩折西北流注入乌江。流域面积3248平方公里,全长181公里。

偏岩河,发源于金沙县西北大娄山脉南麓的三岔。东北流经平洛折东南流,至金沙县城折东流,至龙坝折北东东流,至西安小河口折东南流,复折东东北流,至大庙场东南流汇入乌江。流域面积2176平方公里。

湘江为乌江中游左岸较大支流,习惯上以洛江为主源,发源于大娄山脉金顶山南麓板牛沟。东流至牛蹄折东南流,至巷口以下折东北流,绕遵义市南折东南流,至角口与湄江汇合后折南南西流。于三合场汇入乌江。流域面积4929平方公里,河长149公里。

清水江,是乌江中游右岸的大支流之一,发源于苗岭山脉北麓的平坝县活龙冷水冲。上游称南明河,与独水河汇合后称清水河,源流段在松柏山以上的河段,为平坝县林卡与花溪磊庄的界河,东北流至围寨折东南流,至花溪折北东流,绕贵阳市南折东北流,经乌当下坝、平寨,至牛场折东南流,至两岔河折西北流,至米坪下折东流,于清水口汇入乌江。流域面积6 600平方公里,河长215公里。

余庆河,是乌江中游右岸支流,发源于瓮安县永和。东北流至草塘折东南流,至平溪折东北流入余庆县境,经余庆县城折东北流,至水口汇入乌江。流域面积1489平方公里,河长 110.6公里。

绿池河,位于贵州省东北部,发源于德江县煎茶溪镇彭家桥。西北流至风冈河口折东南流,至双山折东北流,复东南流至东华溪口,折东北流,至南盆折东南流,至桶口上接近河口段折东流,于桶口汇入乌江。总面积2098平方公里,河长112公里。

石阡河,又称龙底江,亦称义阳江。位于贵州省东北部, 是乌江中游右岸支流,发源于石阡武陵山脉北麓黑山沟。东南流至甘溪折东北流,至中坝折正北流,经石阡县城至洋溪河口折东北流,至大坝场以下折西北流。在塘头万亩大坝中绕一圈后折东北汇入乌江。流域面积2128平方公里,长116 公里。

印江河,是乌江下游右岸第一支流,发源于印江梵净山东麓青冈。东北流转西北流,至木黄折西南流,至合水汇入冷水河。至犀牛洞下折西北流,经印江县城至潮砥汇入乌江。流域面积1230平方公里,河长95.4公里。

甘龙河,是乌江下游右岸支流,发源于印江木黄。源流东 北转北流,至甘龙坪乡境折西北流,入四川境转东北流,至同溪河口下转西南流,复入黔境。至沙子河口折东北流,至杨柳 池汇入乌江。流域面积1700平方公里,长100公里。

唐岩河,乌江下游右岸支流,发源于湖北省咸丰县。于重庆市酉阳龚滩汇入乌江。流域面积5580平方公里,河长 248.7公里。

洪渡河,位于贵州省东北部,是乌江下游左岸支流,发源于正安县上官乡元河坝田家当门。东南流至永安河口折东北流,至德隆折东南流,至龙台上折东北流,至丰乐下折东南流 复转东北流,至关坝折西北流复转东北流,至大溪口折西北流,至羊冈河口折东北流,至洪渡镇汇入乌江。流域面积3712平方公里,河长203公里。

郁江,发源湖北省境内。于彭水县城汇入乌江。流域面积3800平方公里,河长175公里。

芙蓉江,位于贵州省东北部,是乌江下游左岸的大支流,发源于娄山山脉东麓绥阳县枧坝。东北流至枧坝折东南流,至黄枧后转东北流,经正安县城、旧城、长坝、浩口入重庆境,至武隆县江口镇汇入乌江。流域面积7367平方公里,河长231公里。

大溪河,乌江下游左岸支流,发源于四川南川县。于白涛镇大溪口汇入乌江。流域面积为2065平方公里,河长120公里。

乌江源远流长、蜿蜒曲折、兼纳百川,形成了乌江水系。流域大部分流经亚热带季风气候和季风性湿润气候区,故降雨充沛,流量较大,年径流量534亿立方米。河口年平均流量1609立方米/秒,为中国第二大河黄河河口年平均流量1820立方米/秒的92%。乌江水源丰富,径流稳 定,河道天然落差大,蕴藏着丰富的水力资源。

乌江今昔

乌江位于长江上游右岸,源出贵州西北部乌蒙山东麓,流经贵州、重庆两省市,于重庆涪陵注入长江。乌江干流长1037公里,涪陵以上447公里可全线通航。乌江离长江三峡库区489公里,是三峡大坝蓄水至175米后,库区回水能到达的最远的一条支流。

乌江风光在于险和美。她那纯净的青山绿水,古朴的吊脚楼群,光洁的青石小路,浓郁的民族风情,都让人向往。此外,乌江的人文资源也尤为丰富。她是古巴族人迁徙的重要通道和传承的重要地区;是长江流域古代悬棺葬俗分布区;是唐朝太傅长孙无忌、宋代黄庭坚等古代名人流放地。中国革命史上有名的"突破乌江天险"就发生在这里;乌江边上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有钱壮飞烈士陵园、赵世炎故居、乌江渡发电厂等。

峻秀乌江

水墨梦境乌江画廊 "千里乌江、万卷画廊"。文人墨客对这条天险乌江留下"蜀中山水奇,应推此第一"的赞誉。乌江贯空武隆,其山有夔门之雄、三峡之壮、峨眉之秀;水如碧玉流,人在画中行,驾车行驶在宽阔、平坦的沿江公路上,仿佛进入水墨仙境,远山神秘、近山奇雄、沟壑清幽、山峦秀丽、一里一景,气象万千……

神秘的乌江

自有中国地图、乃至世界地图起,无论比例是千万分之一、两千万分之一、还是五千万分之一,都少不了乌江的位置。早在两干多年前中国第一部通史--<史记)中,就有关于乌江的记载。

由于乌江地处内陆,加上历史原因,国内外人士对乌江缺乏了解。乌江发源于贵州高原,跨川黔两省,又因源头海拔高达2260米,而出口低至海拔136.5米的悬殊特大的落差,形成丁天险水道,故知道中国的西南部有条天险乌江的人也还是不少。乌江最出名的时间,应该是本世纪30年代,中国工农红军历经千辛万苦战胜了乌江天险,渡过乌江,并踏遍了乌江流域之后,乌江才名声大振,扬名天下,世人皆知。但人们知道最多的也是乌江天险,对乌江的历史、乌江的文化、乌江自身的价值和乌江这个"聚宝盆",可能就知之不多了。笔者通过对乌江的全程考察,亲眼所见,亲耳所闻和搜集阅读了古今大量资料,对乌江的全貌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乌江是神秘的,乌江的神秘在于它的自身价值。内涵丰富的乌江文化,亦是围绕着乌江自身的价值而产生发展起来的。

身聚众宝的乌江,是一条沉睡的巨龙。只要插上翅膀就会起飞继而腾飞。多少年,多少代乌江儿女盼望着乌江能够腾飞。如今乌江的价值正引起人们的高度重视,人们正在加深对乌江的认识。水电专家提出"以乌江水电为龙头,带动其他资源的开发"战略,水电就是巨龙的翅膀,为巨龙插翅的能工巧匠早已聚集,总指挥早巳到位。能上巧匠就是早已奋战在乌江流域的各路水电建设大军,总指挥就是贵州乌江水电开发公司。巨龙的翅膀正在逐步装上,巨龙正在起飞,巨龙就要腾飞。只要巨龙腾飞,丰富的铝、磷、煤、黑色冶金、建材、机械、电子工业就随着发展起来。同时也为交通不便的贵州开辟了一条"黄金水道"。乌江这个"聚宝盆"就很快变成摇钱树,这棵取不完、用不尽的摇钱树,将为振兴中华,兴黔富民作出重大贡献,为贵州、为乌江流域各族人民带来永远幸福。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