烏腳綠竹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烏腳綠竹 |
中文學名:烏腳綠竹 拉丁學名:Dendrocalamopsis edulis 界:植物界 門:被子植物門 綱:單子葉植物綱 目:禾本目 科:禾本科 屬:綠竹屬 |
烏腳綠竹(學名:Dendrocalamopsis edulis (Odashima) Keng f.)是禾本科、綠竹屬植物體木質化,呈喬木或灌木狀竹類植物。竿直立,淡綠色,高可達20米,基部較粗,籜鞘革質,先端作廣圓拱形,背面粗糙,籜耳小,微有刺毛;籜舌矮,籜片三角形或長三角形,竿每節生多枝,呈束狀。末級小枝甚纖細,葉鞘無毛,有縱肋,葉耳極小而不顯著,葉舌顯著,截形;葉片長圓狀披針形或細長披針形,上表面無毛,下表面灰色,葉緣粗糙,花枝無葉或混生葉片;小穗含小花,軸節間短,外稃卵形,內稃較窄,近倒卵形,質透明,花葯細長,紫黃色,子房長圓形,花柱線形,果實未見。2-10月出筍,9月開花。
烏腳綠是中國台灣原生竹種,台灣北部如宜蘭、基隆、台北、桃園、新竹等低海拔地區普遍分布。陽性植物。性喜高溫、濕潤、向陽之地,生性強健、耐寒也耐熱、耐旱、耐風。
其筍可供食用,筍味較綠竹鮮美。
目錄
形態特徵
生長環境
分布範圍
栽培技術
主要價值 [1]
形態特徵
植物體木質化,體中所含的二氧化硅可高達70%,常呈喬木或灌木狀。 [2] 竿直立,淡綠色,高達20米,基部較粗,直徑7,5-13厘米;節間長20-35厘米,竿壁厚1-1,8厘米。籜鞘革質,先端作廣圓拱形,基底幾為箭鏇形,背面粗糙,在下部貼生小刺毛,上部亦疏生刺毛,邊緣無毛但其上端微具纖毛;籜耳小,微有刺毛;籜舌矮,先端無毛或有纖毛;籜片三角形或長三角形,先端銳尖或漸尖,基部多少有些向內收窄,腹面在基部倒生褐色刺毛而上部則近於無毛,邊緣具小鋸齒而粗糙。竿每節生多枝,呈束狀。末級小枝甚纖細,具10-12葉;葉鞘無毛,有縱肋,長10-13厘米,外緣生纖毛;葉耳極小而不顯著,邊緣生有數條長為7-10毫米的絲狀繸毛,後者有極小的刺毛而粗糙;葉舌顯著,截形;葉片長圓狀披針形或細長披針形,長20-34厘米,寬3-5厘米,先端緩漸尖,基部圓或微呈心形,上表面無毛,惟在脈上微糙,下表面灰色,被小刺毛,葉緣粗糙,次脈10-13對,再次脈8或9條;葉柄長約4毫米。 花枝無葉或混生葉片;假小穗單生或簇生於花枝每節,呈細長形或較寬的細長形,長3-3,7厘米,寬5毫米,體扁;小穗含8-13朵小花,頂端的2或3朵為不孕;小穗軸節間短,具縱肋,體扁,先端較粗而生微毛;外稃卵形,長8-13毫米,寬6-8毫米,具多脈,先端尖銳而有小尖頭,背面於幼時粗糙而帶紫色,嗣後漸變無毛,腹面僅於先端倒生小刺毛,邊緣在上部生纖毛;內稃較窄,長6-10毫米,背腹兩面均生有柔毛,背部2脊上生有長纖毛,脊間4脈,頂端生纖毛,邊緣的上部具極弱的纖毛;鱗被2或3,近倒卵形,長1,5-2毫米,質透明,邊緣的上部生有長纖毛;花葯細長,長4-4,5毫米,寬1-1,3毫米,紫黃色,先端銳尖而在兩藥室間留有小凹缺,基部向下延伸成箭鏇狀;子房長圓形,長1-1,5毫米,先端生刺毛,花柱線形,長6-7毫米(連同柱頭在內),帶紫色,自基部即分為3柱頭,後者呈羽毛狀。果實未見。筍期2-10月,花期9月。
生長環境
烏腳綠屬陽性植物。性喜高溫、濕潤、向陽之地,生長適宜溫度18-30℃,日照70-100%。生性強健、耐寒也耐熱、耐旱、耐風。
分布範圍
烏腳綠是中國台灣原生竹種,台灣北部如宜蘭、基隆、台北、桃園、新竹等低海拔地區普遍分布。在台灣北部廣泛栽培。
栽培技術
栽植:栽培產筍竹林宜密植,平地(旱地)和平緩山坡地每公頃栽400株,竹苗在栽前一日挖掘,將竹苗地上部塗泥漿,或加敷潮濕鮮苔,防失水,栽時將竹苗截去捎部及技,留1米長,每穴植一株,深度因竹苗大小而異,一般較竹苗原來深度再加深5-10厘米,以40-60°角斜植,這樣苗莖部較接近土壤,濕度較高,水分蒸發較緩,可提高成活率。栽後分數次覆土,先填表土踏緊,再淋灌清水再填土使土與根部密合,直至竹苗不動搖為止,最後將心土覆上,此時最好加一層堆肥,竹苗成活後一個月,可用10倍稀釋尿素灌施基部兩邊約30厘米處,促進發育生長。
敷蓋:新植竹苗或已成林的竹叢,以甘蔗葉或割取雜草加以敷蓋,每叢約60千克分三次敷蓋,保持土壤濕潤,敷蓋材料腐爛後可改土,尤其在產筍季節敷蓋充足時,竹筍色澤近象牙色,味美,纖維少,品質價格均較未敷蓋者為高。農民一般不用稻草,擔心影響上壤酸鹼度,對竹筍生產不利,部分竹農用高培土方式代替敷草,效果亦好。以黑色PE塑膠布敷蓋,其結果敷蓋塑膠布有提早發筍效果,最多可提早45天,最少3天,由於發筍早,價值高,自可增加收益。
中耕:除草及整理竹頭:農閒時將竹林土全部淺耕一次,深約20厘米,改良土壤通氣性等,並防雜草繁衍,中耕時將三年生以上老竹砍除,並掘出竹頭髮筍以1-2年生幼竹為主,三年生以上老竹發筍能力殊弱,應砍除,優義產筍竹林每叢保存母竹2-3株,每竹在白露前後一周內砍除老弱竹株一株。留母竹不宜過早,因栽培日的在采筍,早期筍較大,長成竹林亦必然高大,竹大招風易受風害,影響竹筍產量。
施肥:施肥可分基、追肥二種。基肥用堆肥或雞糞,在早春中耕時,在靠近竹叢處開土或犁鬆土壤,放上基肥每叢15千克,後覆土;追肥以化肥氮、磷、鉀三要素比率為2:1.5:2,5或2:1:1,每年每叢追肥以台把6號或1號複合肥料2.5千克:或用三要素肥料混合、硫胺3千克;過磷酸鈣1千克;氫化鉀0.5千克,竹林施肥時期和當地降雨期關係密切。
主要價值
烏腳綠其筍可供食用,筍味較綠竹鮮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