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烏蘇里瓦韋(中藥材)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烏蘇里瓦韋
圖片來自中國醫藥信息查詢平台

烏蘇里瓦韋,中藥名。為水龍骨科瓦韋屬植物烏蘇里瓦韋Lepisorusussuriensis(RegeletMaack)Ching.的全草。植物烏蘇里瓦韋,具有清熱解毒,利尿,止咳,止血之功效。主治小便不利,小便淋痛,水腫,尿血,濕熱痢疾,肺熱咳嗽,哮喘,咽喉腫痛,瘡瘍腫毒,風濕疼痛,月經不調,跌打損傷,刀傷出血。[1]

基本信息

中文名稱:烏蘇里瓦韋
漢語拼音:Wū Sū Lǐ Wǎ Wéi
別名:騸雞尾、人頭髮、飛驚草、鐵包針、小石韋(《貴州民間方藥集》)、青根、大石韋、劍刀草、大金刀、青葉紅、大骨牌草、七星劍(《湖南藥物志》)、金星草(《全國中草藥匯編》)
性味:味苦,性平
功能:清熱解毒,利尿,止咳,止血
主治:小便不利,小便淋痛,水腫,尿血,濕熱痢疾,肺熱咳嗽,哮喘,咽喉腫痛,瘡瘍腫毒,風濕疼痛,月經不調,跌打損傷,刀傷出血

藥理簡介

各種名稱

中文名:烏蘇里瓦韋

拼音名:Wū Sū Lǐ Wǎ Wéi

別名: 騸雞尾、人頭髮、飛驚草、鐵包針、小石韋、青根、大石韋、劍刀草、大金刀、青葉紅、大骨牌草、七星劍、金星草

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Lepisorus ussuriensis(Regel et Maack)Ching[Pleopeltis ussuriensis Regel et Maack]

來源

藥材基源:為水龍骨科植物烏蘇里瓦韋的全草。

採收和儲藏

夏季採收,除去泥沙,洗淨,曬乾。

生境分布

生態環境:生於海拔800m左右的山地樹幹或岩石上。

資源分布:分布於東北河北山西山東四川等地。

原形態

植株高10-20cm。根莖細長,橫生,密被黑色或近黑色、披針形不透明的鱗片,邊緣有鋸齒。葉遠生;葉柄長2-4cm,葉片厚紙質,狹披針形或線狀披針形,向兩端漸變狹,上端長漸尖,基部沿葉柄緩下延,中部寬5-10mm;中脈兩面隆起,小脈不明顯。孢子囊群小,圓形,背生於中脈與葉邊之間各排成1行,彼此分離,幼時有盾狀隔絲覆蓋。

性味

苦;平;無毒

功能主治

清熱解毒;利尿;止咳;止血。主小便不利;小便淋痛;水腫;尿血;濕熱痢疾;肺熱咳嗽;哮喘;咽喉腫痛;瘡瘍腫毒;風濕疼痛;月經不調;跌打損傷;刀傷出血

用法用量

內服:煎湯,9-15g。外用:適量,搗敷。[2]

摘錄

中華本草

相關論述

  • 1、《貴州民間方藥集》:「主治精神病,驚風,又治風濕疼痛,刀傷等。」
  • 2、《湖南藥物志》:「去風寒,消肺炎,活血利尿。」「(治)血脈不和,月經不調。」

臨床應用

相關配伍

  • 1、治急性泌尿系統感染,烏蘇里瓦韋、金銀花各30g,石韋15g。水煎服。(《河北中草藥》)
  • 2、治哮喘,烏蘇里瓦韋15g。水煎服。(《河北中草藥》)
  • 3、治月經不調,烏蘇里瓦韋全草9-15g。水煎服。(《湖南藥物志》)

藥材鑑別

藥材性狀

乾燥的全草多成團狀,根莖橫走,外表被黑褐色的鱗片及鬚根;葉片線狀披針形,長10-15厘米。寬0.6-1.5米,兩邊反卷;孢子群在葉背面排列成2行。葉味淡,根味苦。

形態特徵

植株高10-15厘米。根狀莖細長橫走,密被鱗片;鱗片披針形,褐色,基部擴展近圓形,胞壁加厚,網眼大而透明,近等直徑,向上突然狹縮,具有長的芒狀尖,網眼長方形,邊緣有細齒。葉着生變化較大,相距3-22毫米;葉柄長1.5-5厘米,禾稈色,或淡棕色至褐色,光滑無毛;葉片線狀披針形,長4-13厘米,中部寬0.5-1厘米,向兩端漸變狹,短漸尖頭,或圓鈍頭,基部楔形,下延,干後上面淡綠色,下面淡黃綠色,或兩面均為淡棕色,邊緣略反卷,紙質或近革質。主脈上下均隆起,小脈不顯。孢子囊群圓形,位於主脈和葉邊之間,彼此相距約等於1-1.5個孢子囊群體積,幼時被星芒狀褐色隔絲覆蓋。

分布區域

分布於我國安徽、河南、山東、河北、北京、遼寧、吉林、黑龍江。

生長環境

附生林下或山坡蔭處岩石縫,海拔750-1700米。[3]

參考資料

  1. 烏蘇里瓦韋中國醫藥信息查詢平台
  2. 烏蘇里瓦韋中醫世家
  3. 烏蘇里瓦韋中國醫藥信息查詢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