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乌衣镇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跳转至: 导航搜索

乌衣镇隶属于安徽省南谯区,地处滁州市南部,东与来安县接壤,南与浦口区隔滁河相望,西于腰铺镇、全椒县十字镇相连,北与腰铺镇交界,镇人民政府北距南谯市区12千米,行政区域面积144.5平方千米,截至2019年末,乌衣镇户籍人口为55120人。

春秋战国时期,乌衣镇境域属楚地。2011年10月,又划归乌衣镇。截至2020年6月,乌衣镇辖6个社区、11个行政村; 镇人民政府驻三里岗。

2019年,乌衣镇有工业企业62个,其中规模以上企业18个,有营业面积超过50平方米以上的综合商店或超市151个。[1]

概况

滁州市南谯区辖镇,区政府所在地。位于区境东南端,东、南与江苏省南京市相连,西与全椒县十字镇接壤,北与来安县三城乡隔河相望。面积144.5平方千米。常住人口59800人(2017)。京沪铁路、京沪高铁穿境而过,滁河、清流河直通长江航道。

沿革

建国初期为乌衣镇,1958年改公社,1975年由乌衣公社析建乌衣镇。1996年,乌衣镇面积129.5平方千米,人口3.7万人,辖红星、新华、双桥、法华、何村、余楼、双郢、蔬菜、白庙、红山、袁庄、工农、胜利、牯塘、担子、万桥、东陈、柯湖18个行政村和一、二、三3个居委会;黄圩乡面积34.3平方千米,人口0.9万人,辖史山头、贯龚、吕河杨、芦庄、吴港、赵桥、张樊7个行政村;汪郢乡面积39.5平方千米,人口0.9万人,辖汪郢、双联、庙张、马庙、大同、新河6个行政村。2007年,撤销黄圩乡、汪郢乡,并入乌衣镇。 基本概况 滁州东南,清流西岸,坐落着具有千年历史,素有皖东"南大门"之称的南谯区乌衣镇。滁河、清流河贯境蜿蜒东流汇入长江,京沪铁路、京沪高铁、马滁扬高速、滁宁快速通道穿镇而过,区位优势明显,水陆交通便捷。大滁城建设乌衣镇已成为南谯区政府所在地,全区经济、政治、文化中心。

乌衣镇属副县级建制镇,辖11个村,5个社区居委会。镇域面积144.5平方千米,全镇总人口59800人(2017)。

乌衣镇人文荟萃,文化底蕴深厚。在宋朝德佑二年(1275年)即有"滁阳首镇"之称,旧时,乌衣老街是官方的铺递,江南向江北跨越的重镇,清流河上的舟船可达长江而亨通四海;同时,它又是南北两京古驿道的江北首站;尽管当时乌衣只是滁州治下的一个属镇,却有着"大乌衣、小滁州"的骄人辉煌,素有"小南京"之称。

乌衣镇是南谯区首镇,全国乡镇企业东西合作示范区,全省首批确定的省重点中心建制镇。1995年被安徽省确定为全省100家小城镇建设重点镇之一,1998年被确定为全省100家小城镇建设试点镇,2001年被列入省政府列为集中力量扶持的重点建制镇,2003年又被确定为全省63个重点建制镇之一,2005年又跻身于全省30个发展改革试点镇之一。[2]

社会发展

集镇建设

改革开放前,乌衣仅仅是一个面积只有0.2平方公里,人口不足3000人的老街小镇。经过多年的建设,尤其是紧紧抓住1984年乡镇合并和1994年被列为滁州市西南经济带重镇、省小城镇建设重点镇和全国乡镇企业东西合作示范区的两次契机,加大发展投入,加强集镇基础设施、市场体系和乡镇企业建设发展,镇区骨干道路全部改造,城镇规模不断扩大,建成区面积发展到3.2平方公里,建成了红山、蓝天两个工业园区,分别为1200亩、1500亩,进园企业40多个,投资上亿元。镇区人口增加到1万多人,建有5个居民住宅小区,建筑面积15万平方米,集镇人均居住面积达到22平方米,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为7000元,日用燃气普及率为95%,有线电视入网率为42%,城镇化水平已达56%,稳步向小康城镇迈进,乌衣镇已成为一座初具规模的现代化的区域中心集镇。

新农村建设

乌衣镇党委政府以市区新农村示范村为抓手,以点带面大力推进新农村建设。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目标要求,充分发挥圩区资源优势,积极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大力发展优质粮油生产,特种高效水产养殖,与此同时,紧紧抓住国家退耕还林契机,发展杨树及苗木花卉生产。全镇已建成"四大农业生产基地",即4万亩优质粮油基地、2万亩特种水产养殖、2万亩苗木花卉基地和0.8万亩绿色无公害蔬菜基地。另外畜牧业也健康发展,全镇年出栏生猪2万头、山羊2.5万只;以"四清四改"为突破突破口,调动广大农民积极投身基础设施建设,改善了农村生活环境和村容村貌。在充分尊重农民意愿的基础上,制定和完善了村规民约,充分利用"一事一议"制度,开展本村公益性设施建设,推进了村级民主管理。

精神文明建设

按照"依法治镇"和"以德治镇"相结合的方针,强化宣传教育,努力提高全镇居民的文明创建意识,大力创建文明集镇。深入开展"十星户"文明评比挂牌活动,大力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发扬艰苦奋斗、自力更生的传统美德;崇尚科学,抵制迷信,移风易俗,破除陋习,树立先进的思想观念和良好的道德风尚,一个安全、文明、和谐的社会环境正在形成。[3]

经济概况

集镇功能

乌衣镇除拥有滁宁公路、合浦公路及312国道三条主要道路外,镇区主干道路也四通八达,总长12.5公里,其中水泥路7公里,已形成滁宁、法乌东西路、清流、车站南北路等6条干道网。下水道总长10.5公里,道路铺装率87%,绿化覆盖率15.8%;实现了自来水与滁城联网,日供水能力8000吨,普及率90%;建有35千伏安变电所1座,开通12000门程控电话,可提供国际国内长途电话、传真、国际互联网、移动通讯等业务;全镇建有1所完全中学,3所初级中学,14所小学,6所幼儿园,在校学生数6980人。敬老院3所。医院3所,能容纳980人的影剧院1座,有线电视台1座,入网用户1400户;集农贸、百货批发零售为一体的乌衣综合市场日人流量2000余人、年交易额1亿多元;公、检、法及工商、税务、金融等管理和服务机构也一应俱全。

乡镇经济

乡镇企业位居南谯区之首,连续多年被滁州市政府授予乡镇企业"十强乡镇"称号。近年来,乌衣镇以工业集中区为载体,紧紧抓住招商引资和发展个体私营经济作文章,乡镇企业发展迅猛,引进了扬天公司等一大批企业。全镇拥有工商企业60家,其中超亿元的3家,500万元以上的12家,另有个体工商户556家,经工经商人员4200人。并形成了汽车改装、汽车配件、汽车修理、运输、石油贸易、油漆化工、粮油加工、鞋业、羽绒制品等多行业并存的格局。2006年底,工业总产值达11.8亿元,相当于90年代初5倍以上;财政收入由90年的不足60万元,增加到1800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3030元;城镇居民人均收入达到7000元。

第三产业

集镇和经济的发展,促进了全镇人口、物资的快速流动。一部分人抓住时机进镇务工经商,从事商业、服务业,另一部分周边农户主动依托城镇集散中心,大力发展蔬菜、综合养殖和优质米生产及贩运。日均上市人数达2000人,年交易额2亿元。全镇逐步形成了以商业饮服、交通运输、建筑装潢为主的第三产业,其中从事商贸业的226家,交通运输88家,饮食服务130家,建筑装潢8家,从业人员1799人。[4]

投资环境

地理位置优越

安徽省滁州市南谯区乌衣镇地处安徽省滁州市最南部,北距滁州城12公里,南距南京42公里,是安徽江苏两省的结合部,也是东部沿海地区和中西部地区的结合部。乌衣镇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四季分明,雨水充沛,日照充足,年均气温15℃。

基础设施完备

乌衣工业园和蓝天工业园,是省级工业园区,规划面积分别为9.3平方公里和5.7平方公里,首期用地3000亩,即道路通、地下管道通、电通、电话通、水通、地平。

工业基础坚实

工业经济实力位居南谯区之首,连续多年被滁州市政府授予"经济强镇"称号。全镇面积196平方公里,总人口5.2万人,其中镇区面积3.7平方公里,集镇人口1.8万人,605家企业,国内生产总值规模18亿元,财政收入5000万元,全镇已形成了汽车改装、汽车配件、汽车运输、汽车修理、家电配套、钢构加工、油漆化工、粮油加工、羽绒服装、机械加工、印刷包装等多种行业并存的发展格局。

交通运输便利

京沪铁路、京沪高铁穿镇而过,距京沪高速铁路滁州站10公里,距京沪铁路滁州北站19公里。境内清流河与长江沟通,可通航百吨级客货船只;合宁高速公路、312国道、滁宁快速通道在乌衣交汇,马(鞍山)滁(州)扬(州)高速公路也从乌衣经过,并设计有出入口;航空运输便捷,距南京、合肥国际机场分别为50、130公里。

邮电通讯通畅

镇区设有电信分局,已开通程控电话15000门,并建立无线通讯网络,可直接提供国内国际电话、传真业务,国内国际互联网络可专线联接。

水电资源充足

镇区建有自来水厂,并已从滁城引水,日供水能力在8000吨以上,地下水资源也十分丰富。

镇区架设了3.5万伏和11万伏两条高压电输入线路和6条1万伏输出线路。

社会环境良好

镇区各部门办事机构集中,工作效率高。

科教文卫事业发展较快,拥有幼儿园4所、完全小学13所,普通完全中学一所、普通中学三所,实现九年义务制教育,基本消除文盲。此外,镇上还建有一座1100座位的影剧院和一家有线电视台,一所医疗设备先进、医务人员素质较高的中心医院。

公、检、法机构齐全,社会治安稳定,年年被市委市政府授予"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先进单位。

各金融机构建立了相应的办事处。工商、税务等部门也建立了办事机构。

此外,乌衣镇是安徽省委、省政府确定的东向发展战略重点镇,属南京市规划的"一小时都市圈"通向滁州市的咽喉要道。这将为"长三角"地区的朋友投资乌衣带来了良机。[5]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