鲻鱼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鲻鱼,又称乌鱼、青头仔(幼鱼)、奇目仔(成鱼)、信鱼、正乌、九棍、乌头,为鲻属的一种鱼,广泛分布于热带、亚热带及温带的咸淡水域中。
特征
本鱼体圆而长,头部略扁而尾部稍侧扁。成鱼之脂性眼睑发育完善,有时将瞳孔完全掩盖。主上颌骨不向下弯至前颌骨下方。背部中央无隆起棱脊。体侧有6至7条暗色纵带,胸鳍基部上半1/2处有一黑色斑块。具有巨大的背鳍上有硬棘4枚和软条8枚,臀鳍鳍条8枚。整个身体有栉鳞,并常有黏液分泌,以增加保护性,无侧线。体长可长120公分。
生态习性
鲻鱼广泛分布于全球的温、热带海域的沿岸。喜栖息在入海口,水深0至120米。幼鱼常溯河入淡水河川。产卵期时会洄游至外海产卵。利用其鳃耙滤取有机物为食。对环境的适应性很强,遭污染的港湾、河川皆能生存[1]。
物种分布
鲻科鱼类是常见的海产鱼类,分布极广,遍及热带、亚热带、温带水域。鲻鱼虽产于海中,但对盐度的适应范围很广,在海水、咸淡水中均能正常生活,有些种类能完全适应淡水生活,是沿海海水养殖和咸淡水池塘养殖的主要鱼类。根据文献记载,养鲻业始于明代,在珠江三角洲至少有200多年历史。
史籍记载
观之乌鱼,两眼从额头突出,看起来非常威严,全身都是深绿色斑点,喜欢身居海水清浊之间,在海中蛇行回游环绕,好动刁钻,围入网中遇惊吓会奋不顾身往上跳跃,至死不屈,不易捕获,老一辈的人称之为“𬶐乌”。台海采风图考云:“鱼黑色如鳅,长不盈尺,二目突出于额,身多绿斑。志称多在海边泥涂中,善跳跃,土人以为美味。置于地上能跳,亦能行数步。”(花跳?) 如畜池中,有跳石上毙者。
‘台湾府志’称:“乌鱼,即《本草》之鲻鱼;海港所产甚盛。冬至前捕之,曰正头乌,则肥而味美;至后捕之,曰回头乌,则瘦而味劣。官征税,给乌鱼旗,始许采捕。按隋大业六年,吴郡献海脍四缶井,帝以示群臣曰:昔介象殿庭钓得鲻鱼,此幻化耳[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