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乐一通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乐一通》(Looney Tunes)是华纳兄弟早期推出的卡通系列之一[1],人物众多,风格倾向为观众带来欢乐。到了现代,华纳兄弟亦会在网上推出一些新的动画系列,兼且重温昔日的经典。

历史

1930年,华纳兄弟决定跟随业界先锋迪士尼,制作于电影院播映的黑白短篇音乐动画,以宣传其古典纯音乐产品。于是,他们起用Rudolph Ising和Hugh Harman,制造一系列的动画。当时的片头固定形式、主题音乐“旋转木马坏了”、简约制作名单、标题艺术卡和完场指定句子“That's All Folks! ”等,都已经有了雏形,并在有线电视多年反复重播的模式下,成为了许多美国市民的跨世代集体回忆。

系列开初因为以配合音乐为主,存在较多单篇收结的故事,但当中一个名为Bosko的人物随着各种发展成为了主要角色,而首本名作是《Sinkin' in the Bathtub》(1930)。同一时间,为了界定彩色制作及以剧情为主作品的不同,华纳这时展开了姊妹品牌“Merrie Melodies”。除却定位外,两者资源和角色基本上都是互相共用,直至1940年本系列亦彩色化后,两者基本上已形同合并。正当发展成功之际,主创团队内部发生纠纷,使Rudolph Ising和Hugh Harman于3年后带着Bosko的版权一起离开华纳兄弟。经过磋商后,华纳兄弟才能保住“乐一通”和“That's All Folks! ”这两个名义继续用于制作中。后来,华纳兄弟把Bosko稍为改造,转名为Buddy后重新推出,不过无论内部和观众都没有对此角色展现一致的好评。为此华纳又尝试起用新主角Beans the Cat,但这更突显了作品流于日常行动的内容乏味可陈。这促使华纳开始检讨如何将系列从其他音乐动画突围而出。

在此以后,一批动画制作新血Tex Avery、Friz Freleng和Bob Clampett,将不少熟悉的朋友带入系列当中。而持续多年营运后,“乐一通”品牌执意表现多种角色疯狂、以画面体现文字游戏、及能轻易穿插不同时代背景的形象,就在辗转间确立下来。首个能够持续发展到今天的角色为1935年的Porky Pig,并于及后被指定担纲大部分系列作品的结语。然后更有大受欢迎的达菲鸭(1937)和兔八哥(1940)[2],和十数名固定角色,让系列比过往更能无间断地吸引观众的眼球,受欢迎程度使华纳发行了不少将数套短篇作品以新故事衔接的总集电影。在1950年,伴随载体变化,乐一通系列开始在电视播放。而在1970年,乐一通的对象正式由大众转为儿童及青少年,不少不雅、种族歧视和推崇战争的镜头几乎被永久性删减,直至网络世代才陆续重新出土。不过基于版权问题和历史上较为尴尬的情况,华纳已近乎完全放弃1935年以前的“乐一通”内容。

在1969年,在影院中单纯播出乐一通的动画完全式微(最后一套名为《Injun Trouble》),但也有一些被DePatie-Freleng Enterprises以相对有限的发行形式推出。这情况直到1987年才转变,但这种影院动画已不及以往多,只安排在其他电影的片头片尾播放。在同年,乐一通朋友正式进入主题公园市场,在不少场地出现。在1988年的电影《威探闯通关》中,他们更和迪士尼朋友唯一一次在银幕一起亮相,并扩展到不少儿童电视台中播放(如Cartoon Network和尼克国际儿童频道)。

视频

乐一通 相关视频

乐一通,蚂蚁之间的战争
乐一通,指挥乐队的小猪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