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乐港镇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乐港镇位于江西省乐平以南,乐安河北岸,是乐平市最大的蔬菜生产基地。镇政府所在地距城区仅1公里,总面积109.7平方公里,耕地面积4.35万亩。下辖2个居委会,31个行政村,2017年人口7.9515万人。镇政府驻港口。皖赣铁路、206国道、田(畈街)乐(平)公路过境。乐安河可终年通航。[1]

中文名称: 乐港镇

行政区类别: 镇

所属地区: 江西省景德镇市

下辖地区: 2个居委会,31个行政村

电话区号: 0798

邮政区码:333300

面 积: 109.7平方公里

人 口: 79516人(2017年)

气候条件: 亚热带潮湿季风气候

车牌代码: 赣H

行政区划代码: 360281101

历史沿革

镇依驻地而名。驻地港口,因处三溪交汇地得名三溪村,后因形成土特产集散地,水运发达,清末改名港口,后又因重名,改名为乐港。建国前夕属公安、鸣山乡。建国初属三区(菱田)公安、鸣山乡。1950年1月归三区(港口)民主、魁堡、新立、龙溪、新民、双桥、自强、大同乡。1952年6月隶港口区,设港口、石下、竹窠、老山、张家桥、袁家、童家、里汪、后杨、谢家、后畈乡,魁堡乡划入镇桥区。1956年6月撤区并乡,并为港口、鸣山、后杨乡。1957年6月复区,属镇桥区鸣山乡、浒崦乡和县直属港口乡。1958年10月成立港口公社,部分大队隶于东风公社。1961年上半年归县直属,同年8月属接渡区,部分大队隶于镇桥区鸣山公社和接渡区高桥公社。1962年10月复属港口区。1963年至1964年间曾立魁堡公社。1965年分属接渡、镇桥区。1968年10月撤区,并为港口公社。1984年改为乐港乡,1987年撤乡建镇。1997年,面积86.2平方千米,人口5.1万,辖港口、里汪、大路边、余家、程家埠、陈高、下朱、后畈、韩渡、芦家山、龙会州、后阳、里首、塔瑞、袁家、张桥、汪洪、龙溪、鸣山、魁陈、魁堡、童乐、龙塘、谢家24个行政村。2001年撤销观峰乡建制,并入乐港镇。

[邮编]333300 [2008年代码]360281101:~001港口社区 ~002张家桥居委会 ~200里汪村 ~201大路边村 ~202余家村 ~203谢家村 ~204陈高村 ~205下朱村 ~206汪洪村 ~207袁家村 ~208塔瑞村 ~209里首村 ~210龙会洲村 ~211后坂村 ~212韩渡村 ~213鸣山村 ~214龙溪村 ~215龙塘村 ~216童乐村 ~217魁陈村 ~218魁堡村 ~219杨家村 ~220翁家村 ~221邵家村 ~222蒋湾村 ~223楼房村 ~224前蒋村 ~225邵湾村 ~226明户村 ~227张家村

附:观峰乡位于乐平市西部边缘,乐安河北岸,距市区17.5千米。观鸣公路接田乐公路,直达乡政府所在地。乐安河可终年通航。1950年属镇桥、长溪、护里等乡,1958年属镇桥公社,1984年置观峰乡。1997年,面积21.5平方千米,人口1.8万,辖明户、前房、楼房、首家、岩山、邵湾、杨家、张家、前蒋、蒋湾、邵家11个行政村,乡政府驻北角。

辖区

乐港镇 面积:109.7平方公里,人口:79516人(2017年) 邮编:333300 代码:360281101

辖港口、张家桥等2个居委会,里汪、大路边、余家、陈高、下朱、后畈、韩家渡、龙会州、里首、塔瑞、袁家、汪洪、龙溪、鸣山、魁陈、魁堡、童乐、龙塘、谢家、明户、楼房、翁家、邵湾、杨家、张家、前蒋、蒋湾、楼房村.屋场村.洲上.邵家等31个村委会。镇政府驻港口。

行政区划

辖港口、张家桥等2个居委会,里汪、大路边、余家、陈高、下朱、后畈、韩家渡、龙会州、里首、塔瑞、袁家、汪洪、龙溪、鸣山、魁陈、魁堡、童乐、龙塘、谢家、明户、楼房、翁家、邵湾、杨家、张家、前蒋、蒋湾、楼房村.屋场村.洲上.邵家等31个村委会。镇政府驻港口。乐港镇党委下设54个党支部(其中村党支部30个,企业党支部8个,事业党支部9个,机关党支部6个,蔬菜产销协会党支部1个),党员1444人;有初级中学3所,村级完小26所,在校中、小学生近万名。境内交通便捷,皖赣铁路、206国道、田(畈街)乐(平)公路过境。乐安河可终年通航。境内煤炭、海泡石储量丰富。省属鸣山煤矿驻此。气候宜人,基础良好。有明瓷窑遗址。

杰出乡贤

清嘉庆年间武状元汪道诚,近代陶瓷美术家汪野亭,河北省军区政委汪潮海(少将军衔)为此地港口人。

汪潮海:1940年12月生,江西乐平市港口人。中共党员。少将军衔。1978年9月任第28军82师244团政委,1979年10月任师政委, 1985年6月任陆军第63集团军专职纪委副书记。后任山西省军区政治部主任,河北省军区政委。第9届全国人大代表。1988年被授予少将军衔.

经济发展

农业以种植蔬菜、棉花、水稻为主,蔬菜远销上海、杭州、宁波等地。工业以采煤、农机修造、建筑为主。特产青靛蓼蓝。进入21世纪以来,乐港镇党委、政府坚持以资源为本,夯实基础,致创蔬菜主导产业,形成了“黑”(煤炭),“红”(制砖),“蓝” (淡水养殖),“绿”(蔬菜)以及建筑、机械、化工、茶果等构架的产业群。2001年,全镇实现国民生产总值3.5亿元,完成财政收入600.6万元。农民人均收入2500元。并以蔬菜总产量达16万吨之势成为赣东北蔬菜重产基地,享誉“江南菜乡”之美称。2007年,全镇工农业总产值完成82800万元,财政总收入完成1543.9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实现4530元。乐港镇是国家定点无公害万亩蔬菜基地,常年反季节各类蔬菜销往全国各地,随着蔬菜基地的建成和钢架式大棚的普及,蔬菜年总量达22万吨,总产值2.8亿元。全镇逐步形成东菜、西粮、中工业的经济格局。东菜即毗邻城市,地处城郊的镇东以蔬菜种植为主,重点发展无公害蔬菜和特色蔬菜。西粮即地处丘陵山区的镇西以发展粮食为主,成为优质商品粮生产基地。中工业即在中部全力打造以鸣山社区为中心,田乐线为走向,集煤炭、机械加工、化工、建材为主的乐港工业小区。同时,构筑了以张家桥综合大市场为中心,集农资、蔬菜、修理等为一体的商品加工贸易区。招商引资成效显著,旺顺化工、江南医药化工、化成化工、金乐农业股份有限公司、新鸣矿业、江西鸣山矿业有限公司等企业相继落户,成为乐港工业发展的重要力量和税收来源。2013年年完成蔬菜上市量24万吨,其中外销21万吨,实现产值4.1亿余元。蔬菜产值占农业产值的70%以上,蔬菜生产已成为我镇农民增收的主要途径。早在改革开放之初,乐港农民就在棉花田中套种蔬菜,尝到了甜头,进入90年代以后,国家强农惠家政策,政府“百千万”蔬菜工程如拂面春风,为我镇蔬菜的发展带来了前所未有的生机,大棚蔬菜如雨后春笋,铺天盖地,种植面积由原来的不到300亩发展到2.4万亩,蔬菜大户由不到100户,发展到2100户。如今常年供应蔬菜品种40多个,其中里汪的地瓜、程家埠的茄子、大路边的辣椒、余家的红莴笋、曹家边的西红柿、龙会洲的黄瓜等“一村一品”格局初步形成。

治安建设

“你家的门没关上”、“你的摩托车停在外面没上锁”……这是乐港镇实行邻里守望制度后,新构建的一种相互提醒防范、相互支持防范、相互照应防范的新型邻里关系。2005年以来,乐平市乐港镇针对农民家庭子女外出务工日益增多,群众邻里之间相互沟通锐减,一些群众思想麻痹、明哲保身,这种邻里关系“冷漠”给违法犯罪人员有机可乘,在农村发生夜闯、白闯、撬盗摩托车等抢夺、诈骗等案件发案率呈上升趋势。为了有效打击各类违法犯罪活动,该镇在公安部门的指导下,整合社会资源,发动群众签下了邻里守望合约,积极主动地参与社区治安防范,强化社会全面控制,以集点成结,编织农村治安防控网络。推广邻里守望制度,就是组织群众进行“三防范”,即相互提醒防范、相互支持防范、相互照应防范。“相互提醒防范”即邻里之间对存在防范隐患的,做到相互提醒,防患未然;“相互支持防范”即对邻里之间主动对接治安防范措施,密切配合,不损人利己;“相互照应防范”即在邻里之间做到有难必相帮,融洽邻里关系。2007年6月,里汪村守望人汪某发现一名陌生外地入夜间在水泵房附近溜达,警惕心极高的他打电话问了村领导,村领导马上组织护村队骨干,逮住了网上逃犯。通过推行“邻里守望”,动员广大村民共同参与治安防范,增强了群众的主人翁意识,弥补了警力不足,密切了警民关系,提高群众防范意识,织牢了治安网底。据统计,截止到2009年4月,乐港镇共有8个村实施了邻里守望制度,村(组)内小店店主或小摊主、经常在家的老年人、热心的“五老”及其他治安积极分子组成的邻里守望人员群防群治力量活跃在农村。通过推行“邻里守望”制度,2009年以来,该所已抓获违法犯罪人员33人,其中在册逃犯9人,刑拘逮捕6人,治安拘留11人,其他处罚7人,使乐港镇农村治安形势就明显好转,社会更加和谐。

视频

古戏台讲堂走进乐港镇大路边村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