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乔口镇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跳转至: 导航搜索
乔口镇

乔口镇,隶属于湖南省长沙市望城区,地处三地四县(长沙、益阳、岳阳,望城区、宁乡县、赫山区、湘阴县)交界处。乔口镇辖10个行政村和1个社区居委会,占地46.23平方公里,人口31056人(2017年)。

柳林江从乔口镇最西最北部自西向东流入湘江,与西岸的益阳市赫山区欧江岔镇、北岸的岳阳市湘阴县铁角嘴镇形成天然的行政区划分界线。

2019年10月,乔口镇入选“2019年度全国综合实力千强镇”。[1]2020年5月26日,乔口镇入选2020年农业产业强镇建设名单。

目录

乡镇简介

地理位置

历史沿革

区位优势

经济建设

乡镇建设

近年成就

乡镇简介

乔口镇扼望城西北门户,总面积46.23平方公里,辖7个村1个社区,总人口31056人(2017年),地处长沙、益阳、湘阴、宁乡四县交界处,位于湘江之滨,洞庭湖畔,三面环水。在计划经济和水运为主的时代,工厂密布,商贸繁荣,素有“长沙十万户,乔口八千家”之说;在市场经济和陆运为主的时代,乔口一度衰落,企业倒闭,集镇破败,成为望城县最为困难的湖区乡镇。


乔口镇辖10个行政村和1个社区居委会。乔口镇扼望城西北门户,处长沙、益阳、湘阴、宁乡四县交界处,位于湘江之滨,八百里洞庭湖边,有水面980公顷,行政区域总面积46.23平方公里,辖10个行政村1个社区,乡镇总人口31056人(2017年),境内高乔大道、乔朱线、东延线、团头湖公路、红南公路等交织成网,距县城仅16分钟车程,基本形成“四纵三横两桥一环”的交通格局。境内稻花香连百里,水产来势喜人;内街商贾云集,外街车水马龙;湘江迤逦北去,团头湖波光潋滟,是一个交通发达、物产丰富、商贸繁荣、景致怡人的“江南鱼米之乡”。

乔口镇新农村建设强力推进。即将硬化6.3公里的红南公路,通村公路全新铺开;农网改造进入扫尾攻坚阶段;绿化美化庭院,生态能源沼气得到推广;分类处理垃圾;新建广播线路;倡导文明新风,在新农村建设示范村的带动下,乔口镇经济社会事业和谐发展,新农村建设已步入全新的阶段。生逢其时,理当奋斗其时;欣逢盛世,更应不负盛世。

乔口人民将保持永不懈怠的精神,发扬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增强发展意识,把握时代机遇,推动乔口镇经济社会事业新一轮快速高效发展。围绕以打造“秀美的水乡古镇、繁荣的商贸名镇、宜居的风情小镇”为目标,以“乔口渔都”建设为突破口,以项目推进为抓手,坚持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高效能管理,增强商贸古镇集聚能力和辐射能力,全面推进城乡一体化,取得了意想不到的效果。

地理位置

乔口镇地理位置独特。位于益阳、湘阴、宁乡三地四县交界处,是湘阴、益阳北向省会长沙的必经之路,也是承接三地四县人流物流资金流的桥头堡,毗邻湘江,水运发达时期,商贸业发达,是商人进退的避风良港,故有“长沙十万户,乔口七千家”、“朝有千人作揖,夜有万盏明灯”之说,商贸业发展至今天,继承了其优良传统,乔口集镇仍是三地四县商品的集散地,尤其是到了节假日,更是车水马龙、人流如织。

集镇历经了几千年的发展,已发展至1.21平方公里,百货、南杂、建材等店铺林立,形成了四纵五横的公路骨架,望城人民和湘阴人民期盼已久的柳林江大桥已经建成通车,更是打通了省会长沙的北向通道,乔口镇也已形成了“四纵三横两环一桥”的公路网络,也必将把乔口带向更良性发展的快车道。

粗体文字历史沿革

乔口镇拥有悠久的历史 。据考证:团头湖古遗址说明了乔口是望城最先有人类的地方,是望城人民的发源地,距今有5000多年的历史;湖尾古遗址留有春秋战国部落生活的足迹;乔江书院是清朝诏赐的书院;“三贤堂”敬供着曾来乔口深发感溉的杜甫、贾谊和屈原的三位大文人,尤其是杜甫南下时的《入乔口》早已是深入民心,深厚的文化底蕴浸润着乔口人民的生活。

乔口有多处自然景观。首推是团头湖,团头湖,是一个天然湖泊,湖岸曲折多弯,相传为南洞庭湖汊口之一,是长沙地区最大的湖泊。总水面8000亩,长达8800多米,宽约600米,东起靖港樟木桥,西至马转坳,南连宁乡左家山果园。该湖水系发达,与撇洪河相通直达湘江,附近无任何工业污染。湖区四季风景宜人,南部群山绵延,林峦攒秀,湖内碧波荡漾,水天一色,湖内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交相辉映。

团头湖历史悠久,湖内有仙泥墩、塔山咀、樟木咀、黑公咀等48咀,有美女晒羞、河螺晒孔、兔子望月等自然景观,关刀山、熊虎山威猛突出,团洲、长洲静卧湖中。其美丽的传说,不胜枚举:相传八仙之一的吕洞宾,飞渡洞庭湖时,发现团头湖山清水秀,环境优美,便停下来歇息,从其木屐上掉下一块泥土到团湖头中,便形成了今日的仙泥墩。民间流传着“团头湖四十八咀,如果葬得起,代代有人在朝里”的说法。同时,团头湖是我县主要的历史文化遗址之一,据1987年文物考查发现,团头湖共有16处文化遗址,15处窑址,文化内涵丰富,延续时间长,有大量的磨制石器和陶片,距今有3000年以上。团头湖是长沙市内最大的自然湖泊,面积8800亩。

其次是有着美丽故事的甑皮州。它如一条永不沉没的绿色舰艇浮在湘江边上,这个州名还有一个美丽的传说,据说有一年湘江涨大水,乔口人民为了保卫家园,驻守在湘江一线大堤上,但仍没有阻挡汹涌的水势,引发了大的管涌,无论是填沙袋还是堵木材都无济如事,这时集镇有一个做白点世家的师傅手提甑皮跳到管涌中,管涌慢慢退去,师傅却再也没上来,他用他的大无畏的牺牲换来了全镇人民的安宁,乔口人民也深受感动,就给这个州取了一个“甑皮州”的名字来纪念他。现甑皮州上绿意葱葱,生机盎然

还有文化宗教用品一条街,那更是厚重的历史的沉甸,光溜溜的青石板和古色古香的木楼更是在诉说着怀旧的情怀。两边檀香味的宗教用品整齐的码放,婆婆、老爹爹安详地喝着豆子芝麻茶,走到这条巷子里,你会忘记了世界在转动,唯有静静地倾听历史的足音。

区位优势

乔口镇地理位置独特。乔口镇4面环水(湘江、柳林江、撇洪河、团头湖),养殖水面广阔,除面积8000多亩的团头湖外,另有青草湖、南湖、湛湖等大小湖泊池塘共近20000亩,是市“百里水产走廊”的核心区,先后引进了鸿基科技发展公司、湘奥特种水产公司、省水产公司来镇养殖特种水产,现养殖南美白对虾120亩,鳜鱼480亩,闸蟹40亩,基尾虾80亩,珍珠1600亩,开发莲藕300亩,收成不错,来势喜人。同时,是市“百里优质稻走廊”的主产区,土壤肥沃,气候适宜,2.3万亩优质水稻年年喜获丰收。水上休闲旅游业初具雏形,依托丰富的水面,新兴了一批集休闲、娱乐、垂钓于一体的农家乐,有3家已由市、县旅游局批准授牌。

乔口镇边贸集镇繁荣。古人云“长沙八万户,乔口七千家”,也有“小汉口”之说。今日乔口集镇再展新颜,高起点高标准编制了“2005--2020年乔口总体规划”和“镇域公路网规划”,硬化了新镇公路,绿化了广场,亮化了新老集镇,改造了社区礼堂,兴建了宣传文化法制站,整修了镇自来水线路,现老街商贾云集,新街车水马龙。集镇工业颇具活力,湖南望城包装有限公司产品质量已通过IS090012000质量管理体系认证,利税150万。福泰隆、后塘扣板厂、机砖厂等产销两旺。

经济建设

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通过镇党委、政府的不断努力,按照经济发展定位,克难奋进,扎实工件,乔口镇经济社会发展保持良好的发展态势。2005年乔口镇工农业总产值实现3.8亿元,人均纯收入3706元,工业总产值突破2亿元。出口包装厂、华望集团、絮片厂不断投入改造资金,扩大规模,2005年实现利税710万元。百里水产走廊建设稳步推进,青草湖鱼场成功改制,休闲农业发展态势良好。认真落实中央1号文件精神,全部取消农业税,并及时足额发放两补资金71万元。

2020年5月26日,乔口镇入选2020年农业产业强镇建设名单。

乡镇建设

乔口镇由于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深入推进,市、县对湖区乡镇的政策倾斜及大批工程项目的落户,使乔口镇经济实力迅速发展,农村面貌一日千里。集镇自来水改造、廉租房建设、内街亮化、道路整修工程,使集镇基础设施质的飞跃;新镇开发也已初见成效,80来户农民已入驻发展第三产业,成功实现了新镇的扩容提质,成为镇域经济发展的龙头;华望蜂窝有限公司连创19项专利,出口包装厂年产值过千万,工业经济健康有序增长。

这几年来,乔口镇特种水产养殖业获得长足发展,农业产业项目方兴未艾,核心示范区的建设,团头湖万亩珍珠基地的开发,湘粤、鸿基、省水产、开元等公司的相继落户,使珍珠、闸蟹、青鱼、黄鳝、基尾虾等名优特水产养殖业逐步成长为乔口镇主导产业。优质稻种植、牲猪养殖、休闲农业等蓬勃发展、农业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农民人均纯收入2006年已突破4145万元,年均增长15%,乔口镇实现工农业总产值5.3亿元,财政收入突破1200万元。[1]

2007年,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乔口镇党委、政府创新理念,依据新的发展形势及时调整,确立了“作水字文章,建和谐乔口”的工作思路,明确了未来几年五篇文章即“水”字文章、“农”字文章、“诚”字文章、“和”字文章、“效”字文章的工作重点。随着核心区建设的成功推进,团头湖综合整治的顺利实施,柳林江大桥工程的启动,商贸城的规划建设,乔口必将在发展中抓住机遇,在机遇中求得发展,乔口镇党委、政府将团结带领乔口镇人民为把乔口建设成为经济繁荣、人民富裕、环境优美、社会和谐的省会边贸重镇而努力奋斗。

结构调整

镇党委、政府一直对产业结构调整高度重视,加大稻田改制的力度,全面推广优质稻。培植养殖大户,年出栏生猪500头以上的有22户,2005年出栏生猪49800头;年出产鲜鱼200担以上的47户,年产鲜鱼达到800吨;奶牛养殖70头;发展沼气用户125户。利用乔口资源优势,发展特种水产养殖,南美北对虾、鳜鱼、闸蟹养殖获得成功。

集镇建设

以“建新镇,活老镇”的指导思想,抓住边贸集镇建设带来的发展机遇,高起点规划,编制了2005——2020年“乔口镇总体规划”和“镇域公路网规划”,政府多方筹集资金,硬化了新镇公路,绿化了新镇广场,改造下水道,全面实现集镇亮化。

基础设施

在县委、县政府和水利部门的大力支持下,投资900多万元,完成了4.4公里的撇洪河大堤处险工程。投资100多万元,对团头湖护坡1000米;对多条渠道进行整修、清淤,确保水系畅通。在县农业局的支持下,投资180万元,建设标准农田3000亩;积极争取市、县支持,投资120万元,新修团头湖公路1300米,硬化了百里水产走廊基地公路500米。

社会事业

社会保障体系不断完善,全镇共有1978名特困人员被纳入城镇、农村低保或五保,2005年共发放低保金101.8万元,发放社会救济款17.8万元,新建了敬老院,启动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率达77%。完成了中心小学礼堂D级危房、教师宿舍和办公楼改造工程。

近年成就

近几年来,镇党委、政府坚持“生态立镇、文化兴镇、产业强镇、管理靓镇”的发展理念,采取“政府引导、市场运营、群众参与、滚动开发”的建设模式,以建设长沙市特色镇为目标,以“一体(乔口古镇)、两翼(长沙柏乐园、现代渔业生态示范园)、三大产业(休闲农业、商贸旅游业、现代服务业)”为重点,强力推进乔口渔都二期建设,努力打造“城乡一体的亮点镇、休闲旅游的热点镇、全面小康的重点镇”,经济社会发展取得长足进步,先后获评“全国都市休闲第一镇”、“全国环境生态镇”、“全省小城镇建设示范镇”、“省城乡一体化示范镇”、“省特色景观旅游名镇”“湖南省卫生镇”、“长沙市最美乡村”“长沙市文明镇”、“长沙市特色镇”等荣誉。

2019年10月,乔口镇入选“2019年度全国综合实力千强镇”。

参考资料

  1. 乔口镇,搜狗, 2018-07-13